徐輝燕
摘 要:文中寫了把笑(smile/laughter)、幽默(humor)作為 “每道菜”必加的調(diào)味品. 形象教學就如同把調(diào)味品清楚地擺在學生面前,讓他們親自動手,保證他們吃得心知肚明,過而不忘。
關(guān)鍵詞:中職;英語;調(diào)味品
有經(jīng)驗的廚師,為了端出一盤令人垂涎欲滴的菜,他必定會經(jīng)過精心調(diào)制,巧用調(diào)味品,方能達到色香味俱全。而如此的美味佳肴,定能令人胃口大開,回味無窮,甚至趨之若鶩。如果能把廚師的做菜理念運用于平時的英語教學中,那學生是否還會對英語如此的食之無味,難以下咽呢?
英語作為學生必吃的一道主菜,如果不善于烹制,隨隨便便地把菜炒熟燉爛,天天一個味,那學生是很容易吃膩的。要是等到學生了無食欲了才來著急補救,那時可能會吃力不討好。痛苦的是學生,著急的是老師,煎熬的是家長,多么可怕的局面呀!
由此可見,功夫應做在前面。如果能精選 “食材”,巧妙添加調(diào)味品,再加上精心烹煮,那何愁端不出一道道稱心如意的菜肴呢?那時帶給學生的將是不斷的驚喜。
首先,把笑(smile/laughter)作為“每道菜”必加的調(diào)味品
A smile is the language has multiple meanings(微笑乃是具有多重意義的語言)。維克托·伯蓋說:“Laughter is the shortest distance between two people(笑是兩個人之間最短的距離)”。 馬克·吐溫也說過:The human race has one really effective weapon, and that is laughter. --Mark Twain (人類確有一件有效武器,那就是笑 )。
試想一下,吃飯時氣氛緊張,面對的人表情單一,甚至呆板僵硬,那即使飯菜美味無比,也可能會味同嚼蠟。相反,如果氣氛輕松愉快,老師面帶微笑,仿佛春天里和熙的陽光,溫暖到學生的心里去,那學生一定會體會到心情好,一切都美好的感覺,吃起老師遞上來的菜時必然津津有味,甚至會一掃而光,意猶未盡。
第二,幽默(humor)也是一樣不錯的調(diào)味品
Everyone loves humor! Humor can not only bring happiness, also can let people exchanges between the more harmonious(人人喜歡幽默!幽默不但可以給人帶來快樂,還可以讓人與人之間交往更和諧)。俗話說,笑一笑,十年少。那學生能否笑一笑,記得牢呢?如在教學生如何區(qū)分中文與英語翻譯上的差別時,我就曾講過一個笑話:有一次在英語課上,老師問一個學生How are you的中文意思是什么?該生不假思索,按中文習慣逐字翻譯,結(jié)果譯成 “怎么是你?”老師聽了很生氣,繼而又問道,那How old are you是什么意思,結(jié)果該生想當然地大聲回答 “怎么老是你?”
學生聽完,全班哄堂大笑。講完笑話以后,及時地對學生加以糾正,并告訴他們中文和英語的翻譯很多是不一樣的,要認真學習,否則會鬧出大笑話的。后來學生們對這兩個句子記憶深刻,而且以后在翻譯句子時都能謹慎對待。
第三,形象教學就如同把調(diào)味品清楚地擺在學生面前,讓他們親自動手,保證他們吃得心知肚明,過而不忘
死記硬背只會讓人勞心又傷神,尋找捷徑才是硬道理。如在教學at、on、in后加時間時,如果只是單純地說教,學生可能會記得快,忘得更快。那何不在黑板上畫一個鬧鐘,一個圓圈和一棵樹,然后讓學生觀察它們中藏著哪幾個字母。把學生的胃口吊起來,他們一定會興致勃勃地尋找,很快就會把a(鬧鐘中的小圓圈和指針)、o(圓圈)、i(樹干和樹葉)找出來。先別急著把菜煮熟端給學生,讓他們親自動手更能享受到勞動的樂趣。
先完成以下幾道題。(用at、on、in填空)
1.Teachers Day is _____ September 10th.
2.Trees turn green and flowers bloom spring.
3.Did you get up 7:00 this morning? No, I got up 6:40.
題目出來了。噓,千萬別急著告訴學生答案噢!不要急,鼓勵學生來一場PK賽,看誰做得又快又好,還能悟出其中奧秘的為優(yōu)勝者。接下來老師只須站在旁邊,微笑地看著教室里熱火朝天的場面就行了。好,時間到。心急的學生早就躍躍欲試,他們是何等聰明呀!最后同學們?nèi)翰呷毫?,一致同意答案分別為on, in, at。好,第一關(guān)集體通過。那第二關(guān)呢?終于有細心又愛鉆研的學生站起來說道,o就像是一個圓圈把時間固定住,故on應該是加具體的時間,如 on Sunday/ Childrens Day/ January 1st 等等。而i就像是一棵樹,它有滿樹的枝杈,根本不知道它要伸向何方。據(jù)此推斷,in 應該是加不具體的時間,如in May/ summer/ the morning……最后,明眼人一下就能看出來,點鐘前用的是at,如at 7:10/ 8:30 ……學生就是這么有創(chuàng)造力,只要你給他足夠的想象空間,他就能給你意想不到的收獲。
自己做的菜永遠是最香的,學生們在收獲知識的同時,也體會到勞動的無窮樂趣。最后再輔以一定的練習,學生們都能應付自如,而且記憶深刻。
第四,直觀教學就像是清清楚楚的調(diào)味品,明明白白易于學生辨認
記得在教many和 much的區(qū)別時,學生們常被這兩個都是四個字母又意思一樣的單詞攪得暈頭轉(zhuǎn)向,動不動就張冠李戴,錯誤不斷。后來,為了讓學生可以牢牢記住,我只好在這兩個單詞的表面上做文章,采用直觀教學法。我引導學生仔細觀察,看看單詞表面是否暗藏機關(guān)。學生們在研究一陣之后,發(fā)現(xiàn)many里藏著一個單詞man,而對much卻一無所獲。于是我順勢加以引導,告知學生雖然many 和much都是“許多”的意思,但many里面藏著單詞man(人),而man是可數(shù)的,所以many后面加的是可數(shù)名詞復數(shù)。Much雖然表面上看不出什么其它單詞,但里面藏著一個字母u,而u就像是一個杯子,杯子又是經(jīng)常被用來裝液體類的,順此推理,much后加的當然是不可數(shù)名詞。聽著我一番合情合理的分析,學生們終于恍然大悟,茅塞頓開,順便也解決了how many 和how much同為“多少”時的各自用法(與many、much的用法一樣)。至此,學生總算對many、much的用法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了。
最后,把鼓勵當成百加不厭的調(diào)味品
周宏老師通過不斷的鼓勵成功地把他雙耳全聾的女兒培養(yǎng)成留美博士,并由此形成中國自己的教育理論—賞識教育,從而改變了千千萬萬的家庭和孩子。他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好孩子是夸出來的。既然如此,那老師又豈能吝嗇贊美之詞呢?如果能把鼓勵作為調(diào)味品灑到每一節(jié)課里,那課堂將會是芳香四溢,學生也必定會信心滿滿,快樂多多。
當學生答對問題時,老師的表揚“Great!”或“Well done!”等如同一塊塊甜甜的巧克力,甜到學生的心里去。
當學生在苦思冥想時,老師的鼓勵 “Take it easy, I believe you can!”猶如冬天里一碗熱熱的湯,溫暖了學生的身心。
當學生回答不出問題時,老師的安慰 “It doesnt matter. Keep trying. Keep smiling and never give up.”就像是一杯香香的茶,沖走學生的苦惱。
做一個生活的有心人,多觀察,多思考,多創(chuàng)造。生活將會回報予我們無盡的驚喜。我們也將會快樂地享受每一天的。Go for it! Just do it!加油!向前沖!做了再說!
(作者單位:福建省南安職業(yè)中專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