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勝斌
[摘要]近年來,薄壁空心墩翻模施工技術得到了快速發(fā)展和廣泛關注,研究其相關課題有著重要意義。本文首先介紹了工程概況,分析了翻模施工工藝原理,并結合相關實踐經驗,分別從結構形式,以及施工工藝等多個角度與方面,就薄壁空心墩施工工藝和施工技術措施展開了研究,闡述了個人對此的幾點看法與認識,望有助于相關工作的實踐。
[關鍵詞]薄壁空心墩;翻模;施工技術;應用
1、前言
作為一項實際要求較高的施工工作,薄壁空心墩翻模施工的特殊性不言而喻。該項課題的研究,將會更好地提升對薄壁空心墩翻模施工技術的分析與掌控力度,從而通過合理化的措施與途徑,進一步優(yōu)化該項施工工作的最終整體效果。
2、工程概況
某橋梁全長為408.2m,上部結構采用40m預應力混凝土箱梁,4、5號墩全部采用矩形空心薄壁墩,墩身高達50.06m,橫橋向寬6m,縱橋向寬2.5m,其中下部2.5m、上部1.0m為實心段,中間部分為空心段,壁厚為50cm。
3、翻模施工工藝原理
將墩身分成等高的節(jié)段,分段澆筑,根據(jù)分段高度,將外側模板設計成與分段等高的2或3節(jié),配合1節(jié)內側模板,其高度比外側模高50cm。澆筑完頂節(jié)混凝土后,拆除底節(jié)模板,將其接于頂節(jié)模板之上,繼續(xù)進行混凝土澆筑施工,如此循環(huán),直至墩身完成。在墩高小于30米內用吊車提升模板和物料,混凝土可采用料斗提料,串筒配合,墩高大于30米時,采用塔吊提升模板和物料,混凝土可采混凝土地泵或混凝土汽車泵泵送混凝土。內模設置簡易操作平臺,在混凝土截面中心線位置設置型鋼定型骨架,用于固定鋼筋,簡易工作平臺固定在定型骨架上。
4、薄壁空心墩施工工藝和施工技術措施研究
4.1結構形式
采用翻模施工,利用人工將模板不斷向上翻升逐步完成混凝土灌注工作。外模板均采用組合模板。沿橫橋向外模共計8片2.7m寬模板,沿縱橋向共計2片2.6m寬模板,每片均高2.25m。內外模板通過φ16拉桿與方木內撐連接加固。工作平臺由φ25豎向鋼筋及φ12橫向鋼筋通過折彎、焊接而成,上鋪竹膠板。工作平臺及防護圍欄用φ25鋼筋或50×5角鋼加小鋼筋及防滑鋼絲網片與外模板焊接成4部分整體,并用油漆做防護標志,模板拼裝就位后即形成一個封閉的工作平臺,施工人員,站在操作平臺進行施工,安全快捷。內模采用小塊組合鋼模配內支架施工與外模配套同一高度上翻,小塊鋼模視具體情況定制。提升設備采用塔式起重機,根據(jù)橋高及跨徑、起重機有效提升重量,采用60型塔吊,作業(yè)半徑為60m,在30m處提升重量為2.5t,這樣可以同時兼顧2個墩位的施工。
4.1.1外支架
外模拆開后,用鋼管支護抱住墩身混凝土,再在一側支架成之型跑跳,用防護網圍住以便工人上下班及輸送泵管固定。
4.1.2內支架采用滿堂紅支架
第一次預留通氣孔時在6.6m位置沿橋的縱.向留孔成排,內模拆卸出氣孔后,沿縱向在通氣孔內穿一排鋼管,再在其上支滿支架,并拆除下面支架,其后每4 5m重復一次。如此類推,內架隨內外模同時上翻工人由外架上升至施工面。
4.2施工工藝及技術措施
4.2.1前期工作
嚴格按照塔吊安裝說明進行塔吊安裝工作。塔吊基礎為鋼筋混凝土基礎,基礎的設計要以能夠承受塔吊自重荷載和起吊重物荷載及傾覆力矩為準。墩身模板采用大塊鋼模板進行施工,強大的桁架結構作為背肋,每個施工節(jié)段高4.5m,為滿足施工要求。
4.2.2施工放樣
在進行某節(jié)段墩身混凝土施工前,首先要進行橋墩平面位置放樣,目的是檢查上一節(jié)段墩身施工的平面位置是否有偏差(或承臺中預埋墩身鋼筋位置的準確性),同時作為支立本節(jié)段模板的參考點。另外,需要對翻模的主要受力構件和易疲勞破壞的部位進行檢查,如鋼絲繩、卷揚機、拉模鋼筋螺絲等。
4.2.3墩身鋼筋的安裝和綁扎
測量定位和安全檢查符合施工要求后,開始墩身鋼筋的安裝和綁扎。墩身鋼筋的提升通過塔吊來完成。主鋼筋采用滾軋直螺紋連接,主筋接頭數(shù)在同一斷面不超過全斷面的50%。主筋的垂直度采用定位架來控制。在主筋上畫線來對箍筋定位,確保其箍筋間距與設計一致并注意保護層厚度的控制。
4.2.4提升模板
鋼筋安裝完成后,進行模板的拆除、支立和提升,先吊外模,再吊內模。模板提升到位后對內、外模板進行整體校正。
4.2.5澆注墩身混凝土
根據(jù)此處墩身特點,墩身混凝土采用分段澆注施工。每次施工高度為4.5m。每段混凝土一次連續(xù)澆注完成。墩身的模板安裝采用塔吊吊裝,施工人員利用塔吊及人行棧橋上下。混凝土的澆注采用塔吊輔助施工。
混凝土在拌和站集中拌制,罐車運輸。混凝土拌和嚴格按照試驗室提供的配合比進行拌和。墩頂通過軟管分流進行澆注。振搗采用插入式振搗器,層厚一致,不大于30cm。混凝土茌入泵前應檢查其坍落度、和易性,防止堵管。嚴格遵循“少進料、勤振搗、跟漿走”的原則,保證混凝土結構物“內實外美”。
4.2.6重復2~5作為一個循環(huán)。
4.2.7墩頂實心部分施工
茌澆注墩頂?shù)谷遣糠謺r在頂部預留槽口,以便鋪設實心段底模。外模仍利用前一節(jié)上翻的模板,并注意蓋梁施工預埋件的預留。
4.2.8空心墩墩頂蓋梁
墩帽側模采用大塊鋼模,高度不夠時要拼小塊鋼模,有臺階的要拼高側模。端頭模采用竹膠板加工,下?lián)沃Ъ堋?/p>
4.2.9模板拆除
模板拆除可利用塔吊系統(tǒng)進行,再配合以簡易腳手架、倒鏈等共同完成拆除工作。
4.2.10養(yǎng)護方法
施Ill寸采用灑水養(yǎng)護。側面模板拆除后,立即用塑料薄膜覆蓋養(yǎng)生;且茌模板提升后從上往下噴水,使水進入下節(jié)塑料薄膜中,保持薄膜內墩身濕潤。墩身澆注完成后在頂部設水袋開小孔使水均勻流下,以保持墩身濕潤為準。養(yǎng)生時間一般不小于7d。
結語:
綜上所述,加強對薄壁空心墩翻模施工技術應用的研究分析,對于其良好施工效果的取得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在今后的薄壁空心墩翻模施工實踐中,應該加強對其關鍵環(huán)節(jié)與重點要素的重視程度,并注重其具體實施策略與方法的科學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