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機械工程及自動化學院,北京 100191)
埋弧焊是一種效率高、工作條件好的焊接方式,在重型機械、船舶工程、大型結構體等的焊接制造中起著重要的作用。相對直流(DC)埋弧焊來說,交流(AC)方波埋弧焊能夠調節(jié)更多的焊接參數,焊接工藝適用性廣,并且磁偏吹小,因此能夠適應更廣泛的焊接需求[1-2]。
目前比較成熟的大功率交流埋弧焊電源主要有晶閘管式方波埋弧焊電源、絕緣柵雙極型功率管(IGBT)型逆變埋弧焊電源等。晶閘管式埋弧焊機功率損耗大,且多采用工頻變壓器,其體積和重量都很大,因此其應用受到一定的限制[3-6]。相對而言,采用IGBT的交流方波埋弧焊電源能夠采用高頻變壓器進行變壓輸出,其體積小,效率高,應用廣泛。在文獻[7]中,逆變交流方波埋弧焊電源存在著較長過零時間(超過10μs),過零速度較慢(約0.25A/μs)等問題,影響電弧的穩(wěn)定,甚至會有熄弧的可能。文獻[3]中設計了一種帶耦合電感的二次半橋電路,其換向速度較快,但在二次逆變電路中引入了功率開關K來控制續(xù)流回路中電容的充、放電,增加了電路的復雜性和控制的難度。在提高弧焊電源變極性的轉換速度上,需要主電路拓撲和控制方法的結合才能達到好的效果。
本研究旨在采用傳統(tǒng)的雙逆變電路交流方波埋弧焊主電路拓撲的基礎上,對主電路拓撲進行改進并配合相應的控制策略,研制了一種大功率快變換的交流方波埋弧焊電源,在換向過程中實現了電流過零無死區(qū)時間,過零速度最高可達90A/μs,解決了交流方波電源換向速度不夠快等問題。
主電路采用以IGBT為開關器件的全橋型一次逆變電路和半橋型二次逆變電路,其結構如圖1所示。三相380V電網電壓經過輸入整流、濾波后轉換為較為穩(wěn)定的直流電,再輸入一次全橋結構的逆變電路。一次全橋逆變電路的IGBT的開關頻率為20kHz,直流電經過其開關控制后得到了交流方波電壓(頻率為20kHz),輸入到高頻變壓器的原邊,經過變壓器的降壓將約500V的電壓值降低到約70V。變壓器的副邊電壓經過二極管整流輸入到二次半橋逆變電路,通過較低的開關頻率將輸出的電壓轉換為10~100Hz頻率的交流方波電壓。
圖1 埋弧焊電源主電路拓撲Fig.1 Main circuit topology of SAW power source
此外為滿足最大1000A的電流輸出,文獻[5]中采用了雙全橋并聯拓撲和均流控制技術,實現了高達1000A以上的電流輸出,相當于將兩臺逆變焊機并聯起來,導致電路結構復雜,此外還要考慮電流均衡問題。為使電路簡單且滿足大功率的輸出要求,本研究中將二次逆變電路采用三路半橋直接并聯的方式。
為了保證輸出的變極性方波能夠快速變換,二次逆變電路采用串接耦合電感的半橋式逆變電路,并帶有小功率電壓尖峰吸收保護逆變回饋電路。如圖2所示為二次逆變電路結構。
圖2 埋弧焊電源二次逆變電路結構Fig.2 Secondary inverter circuit of SAW power source
一次逆變后,高頻電壓經過高頻變壓器T1降壓到副邊,T1副邊的高頻電壓(20kHz)經過VD1和VD2的半波整流后輸入到串接耦合電感的半橋電路中,通過半橋電路中Q1、Q2的開關控制輸出方波交流電。其中L1、L2是耦合電感,能夠對輸出電流起到濾波以及輔助加快極性轉換速度的作用,并且維持電流的連續(xù)。
一次逆變電路主要是對電源系統(tǒng)的外特性進行控制,通過脈寬調制(PWM)控制調節(jié)IGBT的開斷從而得到可靠的滿足焊接需求的電源輸出特性。本研究中主要采用了電壓電流雙閉環(huán)控制,對輸出進行恒壓恒流的控制策略,其控制原理框圖如圖3所示。
圖3 雙閉環(huán)控制原理Fig.3 Double closed loop control principle
霍爾電壓傳感器、霍爾電流傳感器分別采集電弧電壓參數和焊接電流參數,然后與給定的電壓電流進行比較后產生電壓誤差信號和電流誤差信號。兩個誤差信號進入PI控制調節(jié)后,進入PWM模塊產生相應占空比的PWM驅動信號,最后通過驅動電路產生相位相差180°的兩路驅動信號,分別驅動Q1、Q4以及Q2、Q3兩組IGBT,從而產生高頻交流方波信號,通過電壓電流雙閉環(huán)控制輸出電壓、電流。
二次逆變電路決定了輸出方波交流電的換向過程,其結構、參數以及控制策略對電源的輸出性能有很大的影響。目前,二次逆變電源的換向控制策略主要有兩類,一類是在正反兩開關管交互導通階段之間設置延遲時間,以防止直通現象,稱為“共同截止”控制策略;另一類是讓兩組開關管存在幾個微秒的共同導通時間,稱為“共同導通”控制策略。認為“共同導通”策略能夠加快電流的換向速度,同時也更能保持電弧的穩(wěn)定[7-10]。但是共同導通時間不宜過長,過長則將導致輸出電流為零,且電流過零時間隨著共同導通時間的增加而增加。通過分析主電路切換過程,若“共同截止”、“共同導通”時間過長都將使輸出電流出現過零死區(qū),只有使上下橋臂切換介乎“共同截止”與“共同導通”之間,輸出電流過零才無死區(qū)時間,這種控制策略本文稱為 “臨界共同導通”控制策略。實際試驗表明,由于L0的存在,“臨界共同導通”控制策略選取使上下橋臂切換時其驅動波形存在(1~2μs)的共同導通時間,效果最佳。
采用“臨界共同導通”策略時,正向焊接電流向負向焊接電流轉變過程中,將Rarc等效看作電弧的等效電阻,L0為輸出回路電纜等效電感,二次逆變電路的工作過程如下。
(1)Q1導通,Q2截止:如圖4所示,此時T1高頻電流經過VD1的半波整流后,流向L1,L1對高頻半波電流進行濾波,流向 Q1、Rarc、L0,最終回到 T1的中心抽頭。電流流向為L1—Q1—Rarc—L0—T1中心抽頭。此時輸出電流是“正半波”。
圖4 Q1導通Q2截止時的電流情況Fig.4 Current condition when Q1 on and Q2 off
(2)Q1導通,Q2導通:在電流換向前,Q1、Q2共同導通的時間,二次逆變電路進入“直通”狀態(tài)。此時電流經過開關管Q1之后分別流向電弧和通過開關管Q2流向電感L2,由于分流的作用,電弧電流會迅速下降并且為電感L2儲能。此時的電流方向如圖5所示,L1—Q1—Rarc—L0—T1的中心抽頭以及L1—Q1—Q2—L2—VD2—T1。利用共同導通階段使電弧電流快速衰減,為電弧電流換向做好準備。
(3)Q1截止,Q2導通:此狀態(tài)下,流過開關管Q1的電流迅速減小到零,電感L1因電流的瞬間切斷而產生感應電動勢,由于互感作用電感L2產生與L1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電動勢,與一次逆變電路輸出電壓疊加形成反向電壓,提高了反向電流的建立速度,因此能夠迅速建立起電弧反向電流,形成電流輸出“負半波”。換向過程完成,此時輸出電流是“負半波”。電流方向如圖6所示,T1的中心抽頭—L0—Rarc—Q2—L2—VD2。
圖5 Q1、 Q2都導通時的電流情況Fig.5 Current condition when both Q1 and Q2 on
圖6 Q1截止Q2導通時的電流情況Fig.6 Current condition when Q1 off and Q2 on
通過以上過程的分析,在“臨界共同導通”控制策略下,所采用的續(xù)流電感使得二次逆變換向過程中的電流減小速度加快,電流過零無死區(qū),并且能迅速建立起反向電流,保證電流極性的快速變換以維持電弧的穩(wěn)定。
對埋弧焊電源進行了輸出性能的測試,測量并繪制了電源的輸出外特性,給出了二次逆變電路的PWM驅動波形,采集了電源變極性工作過程中正負600A的電流波形及其上升沿和下降沿波形。
電源輸出電流分別給定為600A、450A和300A,通過改變輸出負載的阻抗值,測量并記錄負載兩端的電壓值和電流值,繪制電源的輸出外特性曲線,如圖7所示。可以看到,電源的空載電壓為80V左右,電弧容易引燃。同時,電源的恒流特性良好。
由于變極性特性主要由二次逆變半橋電路決定,對其IGBT的控制采取“臨界共同導通”策略,設置導通時間約2μs,其進入高頻驅動電路的PWM信號和IGBT的驅動信號分別如圖8、圖9所示,PWM信號約2μs的共同導通時間,進入驅動電路后,由于驅動電路的延時和上升速度有限,形成了極短的共同導通時間。
此外,根據實際的焊接情況以及控制需求,設置脈沖方波電流的頻率為50Hz,占空比為50%時測得實際變極性工作過程中正負600A輸出電流波形如圖10所示,可以看到輸出電流的波形換向快速。圖11所示為電流換向過程的波形圖,電流從負600A上升到約正300A及從正600A下降至負300A僅用時10μs左右,即電流變化率高達90A/μs,且電流過零無死區(qū)時間,極大地提高了電源的電流變換速度。
從試驗結果來看,所研制的交流方波埋弧焊電源輸出電流的外特性控制穩(wěn)定,變極性換向過程迅速,電流過零無死區(qū)時間,電弧穩(wěn)定。
圖7 電源的輸出外特性曲線Fig.7 External characteristic of power source
圖8 二次逆變電路PWM信號Fig.8 PWM signal of secondary inverter circuit
圖9 IGBT驅動信號波形Fig.9 Drive signal waveform of IGBT
圖10 輸出電流波形Fig.10 Output current waveform
圖11 輸出電流換向過程中波形Fig.11 Waveforms of output current commutation process
(1)研制了一種雙逆變電路結構的快變換交流方波埋弧焊電源,該電源由全橋型一次逆變電路和半橋型二次逆變電路組成,二次逆變電路由續(xù)流耦合電感、小功率電壓尖峰吸收保護逆變回饋電路、IGBT半橋電路構成。
(2)交流方波埋弧焊電源的變極性主要是由二次逆變電路所決定的,采用了“臨界共同導通”的控制策略,分析了在這種策略下的變極性切換的過程,表明“臨界共同導通”策略的變極性的切換效果好,切換速度快。
(3)快變換交流方波埋弧焊電源的輸出特性測試表明,在電流極性轉換的過程中,無過零死區(qū)時間,變極性速度(電流變化速率)可達90A/μs。
[1]張海均.方波交流埋弧焊電源的設計與分析[J].電焊機,2006, 36(4):36-38.
ZHANG Haijun.Design and analysis of AC square wave SAW[J].Electric Welding Machine, 2006, 36(4):36-38.
[2]李鶴岐,王新,蔡秀鵬,等.國內外埋弧焊的發(fā)展狀況[J].電焊機,2006, 36(4):1-6.
LI Heqi, WANG Xin, CAI Xiupeng, et al.Develop-ing status of SAW at home and abroad[J].Electric Welding Machine, 2006, 36(4):1-6.
[3]杜春水,張承慧,張光先,等.新穎方波交流TIG電源二次逆變主回路的研究[J].電力電子技術, 2007, 37(2):56-59.
DU Chunshui, ZHANG Chenghui, ZHANG Guangxian, et al.Study on a novel second inverting main circuit of the square-wave AC TIG inverter[J].Power Electronics, 2007, 37(2):56-59.
[4]駱德陽,方培泉,張恒輝,等.快速過零逆變交流方波電源研制 [J].電焊機,1998, 28(6):28-30.
LUO Deyang, FANG Peiquan, ZHANG Henghui, et al.Study on quick response AC square wave inverter power source[J].Electric Welding Machine, 1998, 28(6):28-30.
[5]何寬芳,黃石生,孫德一,等.大功率埋弧焊交流方波逆變電源[J].華南理工大學學報, 2008, 36(8):79-82.
HE Kuanfang, HUANG Shisheng, SUN Deyi, et al.Development of AC square wave inverter for hign power SAW[J].Journal of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008, 36(8):79-82.
[6]齊鉑金 ,從保強.新型超快變換復合脈沖變極性弧焊電源拓撲 [J].焊接學報,2008, 29(11):57-60.
QI Bojin, CONG Baoqiang.A novel ultrafast con-vert complex pulse variable polarity are welding power topology[J].Transation of the China Welding Institution, 2008, 29(11):57-60.
[7]李忠友, 劉秀忠,陳茂愛,等.變極性方波電源的換向與控制 [J].焊接學報,2002, 23(2):68-71.
LI Zhongyou,LIU Xiuzhong, CHEN Maoai, et al.Study on commutating process and its control of variable polarity square waveform power source[J].Transation of the China Welding Institution, 2002,23(2):68-71.
[8]陳杰,朱志明,王琳化,等.新型變極性焊接電源二次逆變電路及其控制技術[J].焊接學報, 2009, 30(2):29-34.
CHEN Jie, ZHU Zhiming, WANG Linhua, et al.A novel secondary iverting circuit of the variable polarity welding power supply and its control technology[J].Transation of the China Welding Institution, 2009, 30(2):29-34.
[9]伍昀.高頻變極性弧焊電源的研究[D].哈爾濱: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06.
WU Jun.Study on high frenqency variable po-larity power source[D].Harbin: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2006.
[10]黃繼強,陳樹君,殷樹言,等.新型方波交流GTAW逆變電源的研制 [J].電焊機,2001, 31(10):20-22.
HUANG Jiqiang, CHEN Shujun, YIN Shuyan, et al.Study on a novel square wave AC GTAW inverter[J].Electric Welding Machine, 2001,31(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