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小燕
陶行知指出:“教學做合一,不是別的,是生活法,是實現(xiàn)生活教育之法?!彼赋觯汉玫南壬?,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而是教學生去學,就是要把教與學聯(lián)系在一起。就一個問題來說,如果老師僅僅是教給學生現(xiàn)成的方法,那是遠遠不夠的,這樣只是照本宣讀,長久以往,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不能得到培養(yǎng)。教育者要教給學生如何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途徑,讓學生自己思考去攻克難關,解決問題,這恰巧跟老子的“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異曲同工。新課標倡導的是比學會、獲取現(xiàn)有的知識更為重要的是掌握和習得新知的方式,怎樣才能做到“授之以漁”呢?
一、學習興趣要激發(fā)
小學英語中高年級階段,要學習對話和文章的篇幅變長了,學生會覺得學習較難進而覺得枯燥乏味,這時要運用多樣方法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創(chuàng)設能抓住學生興奮點的話題;提一些具有挑戰(zhàn)性和啟發(fā)性的問題,或是Do a survey,充分利用他們的興趣特點,像閱讀理解那樣帶著問題學習文章。實踐證明:越有趣的問題和任務的設置,越能激發(fā)學生潛在的好奇心和解決問題的欲望,學生不由自主地加入課堂活動。
二、傳統(tǒng)觀念要改變
陶先生告訴我們:教育要面向社會,面向生活;要走向社會,走進生活,就要給學生更多選擇的機會,鼓勵他們按照個人的愛好、需求,開展實踐、探索和創(chuàng)新活動。這樣一節(jié)課從頭講到尾,要給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能讓他們對知識的理解暢所欲言、發(fā)揮學生主觀能動性的一個和諧、民主的課堂。從教材中的語篇教學發(fā)現(xiàn),因為語篇中會有很多的詞、句和語法,很多老師都會在教學中停下來進行詞、句和語法的教學,這樣就把語篇的整體性無形斬斷,這就失去語篇教學的最初目的。我認為語篇教學就應該要進行整體教學,引導學生進行整體認知,對閱讀的速度和技巧等作相應的輔導,然后逐步課文的細節(jié)、語法、詞匯、句型等,這樣有利于學生語言的學習和應用的整體性把握。
三、閱讀方法要培養(yǎng)
教師的首要任務是教會學生如何學習英語而不是教會他們英語。所以筆者認為在語篇教學中要 “授之以漁”,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我們要適時地、靈活地進行閱讀方法和策略的培養(yǎng),幫助學生迅速、有效地學習好閱讀材料,為今后的英語學習打好基礎。
1.略讀是一種快速閱讀的技巧,指用非??斓乃俣葘﹂喿x材料瀏覽,有選擇地進行閱讀,跳過一些細節(jié),快速抓住文章大意。在教學六上Unit1 “The kings new clothes”時,課文主要講的是一個寓言故事,那么我們先設置容易的任務后進行略讀,讓學生快速瀏覽,理清文章脈絡,了解故事梗概,并進行簡單的選擇題的選擇。
2.尋讀是一種快速閱讀技巧。有明確的目的性是尋讀不同于其他閱讀方法的最根本特點,它是在語篇中直接找問題的答案。這樣我們就能用盡可能少的時間得到想要的結果,當需要回答有關Whquestions等的時候,可以說是“一尋即得”。根據(jù)尋讀的特點,我們在語篇教學時會設計出多種多樣訓練形式,如是非題、 匹配題、選擇題等。在教學譯林版六上 Unit3“Holiday fun”時,在第一遍略讀了解大意后采用尋讀的方法,布置5個是非判斷題,通過判斷題了解學生對課文的掌握情況。
3.精讀又稱研讀。強烈的目標意識是閱讀成功的關鍵。小學高年級教材部分是短文,精讀的目的是不僅要讀通課文,還要讀懂課文;不僅要掌握課文的主要內容,還要對語篇中的詞匯、句型、語言點一一研習。任務型學習,能激活學生的閱讀思維,更有效地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在教學六下Unit 7 “Summer holiday plans”一課時,完成表格是筆者這節(jié)課的一個亮點,通過尋讀,分別找出Yang Ling, Mike, Liu Tao和Su Hai四個孩子的暑期計劃,從暑假去的地方、去的時間和去做什么三個方面進行活動的歸類,使學生對課文的主要內容一目了然。
4.活讀即表演。在精讀課文后,為了檢查學生是否掌握課文,可以進行復述和表演來再現(xiàn)課文的內容,把課文讀活。復述課文是最簡便有效的方法之一,是高年級語篇教學中最常用的一種方法。板書在語篇教學中是不可或缺的一個部分,在精讀課文時一個個問題的答案都在學生的尋找和回答中展現(xiàn)在黑板上,課文學完了,一個課文的大綱就呈現(xiàn)在黑板上。在教學六上Unit4 “Then and now”一課時,板書中對比表格又一次派上用場,在精讀的基礎上,學生運用句型,根據(jù)表格中的內容輕松地把課文的主要內容復述出來。對課文的復述是教師檢查學生是否掌握課文、是否達到精讀的要求,也是提高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一項行之有效的方法。
四、課外閱讀要擴展
語篇教學的出發(fā)點是讓學生對知識點的習得、對文本的理解,還要激發(fā)他們對英語語篇閱讀的興趣,提高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使他們享受閱讀帶來的快樂。因此,只局限于教材中語篇的閱讀是遠遠不夠的,他們的閱讀能力和興趣的提高會受到制約。教師可以收集一些相關閱讀材料,利用好班級中訂閱的英語雜志推薦給學生閱讀,開展英語角,每周提供一個英語小故事。如教學六下 Unit6 “An interesting country”一課中,在學生獲取對國家澳大利亞的認知后,我設計了一篇有關美國的短文進行閱讀理解的訓練,最后請學生寫一篇小短文“My interesting country”。對學生來說,這不僅是他們的閱讀理解的能力的提升,書面表達能力也得到鍛煉,引導學生由認知文本到運用文本。
“萬石谷,粒粒積累;千丈布,根根織成”,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長久過程,要在實踐中不斷嘗試、反思、總結,這樣才能使語篇教學接近它所要達到的理想效果,為今后的英語學習打下基礎。經(jīng)過多種閱讀技巧的培養(yǎng),小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定會顯著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