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濤
神通不是普通。
人的精神從肉體里脫身,在附近溜達一會,叫走神兒。小學生在課堂上挨老師的粉筆頭,多半是這個原因。精神不僅脫身出去了,還天馬行空地做出些事業(yè),叫神通。吳承恩對神通術有研究,《西游記》里寫孫悟空遭難了,身子被妖怪束縛住,他的精神就出竅了,天上地下的找菩薩或神仙幫忙。
人活一口氣,這是老百姓的家常話。事實上人的體內有兩種氣,血肉生理凝成的氣叫魄,一個人精神頭足,精力充沛,渾身有使不完的勁兒,別人一天睡八個小時,他睡三小時就夠了,就是魄力厚實。魄是先天的,娘胎里帶來的,長壽遺傳,頑疾也遺傳。心脈上聚集的氣叫魂,俗話里說的心氣盛,志存高遠,胸懷天下,指的是魂的層面?;暌揽亢筇斓男逓?,老子英雄兒子不一定是好漢,皇帝的子孫里邊,畜生多著呢。
魄與魂是人體里的能量,字體結構從鬼,意思是不太好把控,不太好琢磨。魄是向心力,講究沉住氣,守住本元?;晔请x心力,要升騰起來,人往高處走。健康人的魄與魂在體內各司其職,但相互合作,和諧統(tǒng)一?;晔墙y(tǒng)帥,是領袖,魄是內當家的。孫悟空靈魂出竅之后,是魄在看家護院,這個節(jié)骨眼上,如果魄不顧全大局,他的靈魂返不回來?;觑w魄散,人就沒有了。魄與魂失和,也是大病,輕一些的,睡眠不好,一個人長期睡眠不好,身子骨就跨了。魄與魂鬧矛盾,各自為政,各說各的,各忙各的,問題有多嚴重呢?去精神病院里領略一下就知道了,里邊的諸位差不多都是魂魄失和的代表人物。修身養(yǎng)性這個詞,修身健魄,養(yǎng)性怡魂。修養(yǎng)魂魄,旨在催生正能量。我們中國的老祖宗還有一句事關修身養(yǎng)性的經典話,叫隨遇而安,碰什么樣的時代,就過什么日子。少一些好高騖遠,社會上踏實的人多了,世上就安定了。一座城里全是"創(chuàng)客",這樣的生態(tài)是欣欣向榮,但會亂象叢生的。
神通盡管不普通,但神通廣大在漢語里不是褒義詞,有點四方旌旗,八面來風的意思,這是中國智慧。佛教由印度傳入中國后,被中國智慧融合,落地生根,并且上了一個大臺階,講禪定,神通成了第二位的。東西方都研究神通,只有中國文化里對神通有警惕意識。孫悟空本事大,但逃不出智慧的掌心。
神通是花,不是果。是手段,不是目的,重視手段的時代不是大時代,中國的大歷史里,每逢亂世,或社會改革的年月,各色有特異功能的神通人就出山了。寫文章也是這么個道理,妙筆生花,仍然是花,不是果。如同跳高,跳姿瀟灑,但在高度上不贏人,是出不了成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