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利洪
梅寧對自己目前的生活感覺很滿意,丈夫不再酗酒,不再經常打罵她,偶爾兩人還一起上街買東西,三年前的喪子之痛正在變得不那么撕心裂肺,梅寧認為帶來這一切改變的最大的功勞要歸于“泰德”——半年前她請回來的一尊“神靈娃娃”。
目前,擁有自己的“神靈娃娃”已經成為泰國炙手可熱的潮流,人們堅信“神靈娃娃”能帶給他們財運、福氣、安寧和幸福。
實際上,這已經不是泰國歷史上第一次出現“娃娃神”崇拜,早在數百年前的阿育他亞王朝時期就已經出現了一種后來流傳極廣并影響深遠的“娃娃神”——阿曼童。
阿曼童來自泰語的音譯,意思是“金童子”或“金佛童”。據史料記載,他的創(chuàng)造者是二世皇時期素林府的諾猜大統(tǒng)帥。在以他為原型的泰國古典學作品《坤平將軍》中對此有極為詳細的描述。書中說坤平將軍與他的妻子關系惡劣,有一天他發(fā)現妻子打算下藥毒死他,于是他先砍死了妻子,并且將即將臨產的妻子的肚子剖開取出已經死去的胎兒,采用一種古老的巫術儀式用火將胎兒烤干,然后將其骨灰放置到一個泥像里,供奉起來,這樣這個孩子的靈魂就聽從坤平將軍的指揮,接受命令前去殺人,或者打仗抓獲俘虜,從此以后,坤平將軍在戰(zhàn)場上戰(zhàn)無不勝,成為有名的長勝將軍。
坤平將軍的戰(zhàn)績是否真的得益于阿曼童顯然還需要考證,但泰國許多兵法書和史書中確實都記載了諾猜大統(tǒng)帥創(chuàng)造了阿曼童,并且在他隨后的一段時間里,阿曼童的神奇開始暗暗流傳。一開始是在下層的貧困人家,他們夭折的孩子相對比較多,于是他們將孩子的衣物、飾品,更多的是孩子的一點骨灰放置到泥娃娃或者布娃娃中供奉起來,祈求孩子能夠盡早投胎轉世或者帶給家里好運。由于泰國普遍信奉佛教,慢慢地一些人將這樣的泥娃娃或布娃娃放置到佛寺中或者請高僧開光,希望阿曼童能夠更加充滿靈氣,展露更多神跡。
然后更多的僧人開始幫助人們制作阿曼童,采用的材料也非常豐富,金、銀、玉、瓷等等,佛徒們相信將那些因意外,生病、墮胎等等因素死亡的孩童的無所歸處的靈魂收入特制的娃娃像內,放于廟內或神壇上,佛法能夠清洗及凈化靈魂之怨氣,直至感化成為一個純潔的童靈。供奉者也要給他溫暖真誠的愛,所以古曼童會因恩協(xié)助和保護供奉者,免生意外或受其它邪靈滋擾。例如:使供養(yǎng)人生意興隆、預報危難、看守門戶、防賊防盜、抽獎得財等等
隨著供奉的人越來越多,阿曼童在泰國數百年來成為一種法寶圣物,被認為有著多方面的法力,后來在亞洲一些地區(qū)也開始出現,但由于需要使用孩童的尸骨等物,為大多數主流文化所忌諱,未能流行開來。
或許正是由于這個原因,一種新型的改良版的“神靈娃娃”近幾年開始在泰國流行起來,并有向中國香港、臺灣、柬埔寨等國家和地區(qū)發(fā)展的趨勢。
這種“神靈娃娃”看上去和普通的玩偶一樣,但不同的是你需要進行一場特殊的儀式請“童靈”住進你選定的普通的娃娃玩偶里,有些請靈師會將象征護身符的五谷同時放到玩偶身體里,她們認為這樣的“神靈娃娃”更充滿靈氣。最重要的是供奉者還要對“神靈娃娃”悉心照料,“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為他(她)穿衣打扮,和他(她)說話等等?!薄吧耢`娃娃”的創(chuàng)造人之一瑪楠亞說。她認為這是保持“神靈娃娃”充滿靈氣的關鍵,一旦對他(她)疏于照顧,“神靈娃娃”的靈氣將很快消失,和普通的玩偶毫無區(qū)別。
在創(chuàng)造“神靈娃娃”前,瑪楠亞只是一名普通的商人,售賣玩偶、飾品和衣物,大概三年前,瑪楠亞覺得自己的兒子實在是太調皮了,令她疲于應付,有天她產生了一個有點詭異的念頭,她將一個男玩偶打扮成自己兒子的樣子,向他供奉香火,每天向他祈求希望兒子的性格能有所改善。沒想到,一段時間后,瑪楠亞發(fā)現兒子真的變得溫和聽話了。
瑪楠亞開始向她的朋友和客戶推薦,雖然瑪楠亞相信“神靈娃娃”確實是靈驗的,但“娃娃神”走紅的速度和范圍仍然令她也很吃驚。
現在泰國的街道上隨處可見懷抱著“神靈娃娃”的人,許多明星也是人手一個,社交媒體上充斥著人們帶著他們的“神靈娃娃”旅行、逛街、購物、吃飯、上班等的照片,人們還熱衷于講述“神靈娃娃” 是如何給他們帶來經濟上、生活上好運的故事。
對許多人來說,這種售價從1999銖(約合人民幣400元)到50000銖(約合人民幣10000元)不等的“神靈娃娃”不只是能夠保佑他們的神靈,還是他們生活中不可替代的伴侶。梅寧說:“有了他之后覺得特別幸福,像兒子重新回到了我身邊,生活里很多事都開始往好的方向發(fā)展?!?/p>
這股蓬勃興起的“娃娃神”崇拜給眾多產業(yè)帶來了巨大的利潤,不僅僅是與之密切相關的衣服、配飾、珠寶還是日常用品業(yè),甚至一些人還開設了“神靈娃娃”家教課和“娃娃學院”,連一些餐館也推出了“神靈娃娃”的專用餐單和套餐。不久前,泰國航空公司甚至還針對娃娃開售特別機票,神靈娃娃不僅能夠占有一個座位,還能夠享受免費飛機餐。
泰國“神靈娃娃”興起的火爆和人們對其深信不疑的決心令很多別國人覺得不能理解和接受,而曼谷大學傳媒學教授功拉徹解釋認為泰國擁有濃厚的迷信思想和巫術文化,而“神靈娃娃”對泰國人來說并不是突然出現的全新的事物,而且泰國人喜歡跟風。
命理師盧克說:“在泰國,人們只對兩種事物感興趣——性和巫術”,他從20年前就開始從事這個行業(yè),目前他已經建立了價值數百萬美元的算命帝國。早在十幾年前,盧克就預測過即使科學和技術的再發(fā)展,也很難打破泰國長期以來靈異思想占統(tǒng)治主導地位的狀況,甚至科技還會為人們的巫術行為提供輔助。
現在隨便走進一家泰國的便利店,隨處可見象征好運的護身符與薄荷糖比鄰,占卜書籍則混跡在一堆方便面和零食之中。普通人家家供奉的傳統(tǒng)佛龕也被做了改良,用瓷磚、玻璃及花崗巖面板等現代結構材料取代木材,有的還能通電接通開關,兼具照明和裝飾作用。
據曼谷一家調查中心數據顯示,泰國人每年在拜訪傳統(tǒng)命理師的花費約為19億泰銖,約合5億4百萬人民幣。他們平均每年每人要向命理師咨詢三次,而這一數據與十年前相比并沒有明顯變化,甚至在政治人物身上還有所增加。泰國流行的占卜和其它超自然活動的主辦方都是政府高層,這與其它亞洲國家所有不同。
前不久,泰國曼谷的一家大型報紙就刊登了一名政治人物秘密舉行儀式驅逐陰霾的報道,而與之相鄰的版面是泰國知名DJ普郭懷抱著他的“神靈娃娃”在得意洋洋的講述他的“娃娃神”是如何幫他獲得一份又一份待遇優(yōu)渥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