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傳璽(國際關系學院圖書館 北京 100091)
?
美國圖書館電子書借閱限制及優(yōu)化分析
劉傳璽
(國際關系學院圖書館北京100091)
〔摘要〕近年來,美國圖書館電子書借閱服務雖然得到了較快發(fā)展,但也面臨著在館藏數(shù)量、閱讀媒介、流通政策和功能使用方面的一些限制,基于此,從合作和博弈視角探討出版商和圖書館在電子書借閱中應發(fā)揮的作用。
〔關鍵詞〕美國圖書館電子書借閱限制合作博弈
〔分類號〕G252.3
〔引用文本格式〕劉傳璽.美國圖書館電子書借閱限制及優(yōu)化分析[J].圖書館,2016 (2):65-69, 82
自從集成商NetLibrary首次向用戶免費提供電子書借閱服務以來,美國的電子書借閱服務得到飛速發(fā)展。2010年,72%的美國公共圖書館提供電子書借閱服務,而到2014年,提供電子書借閱服務的公共圖書館高達95%[1]。目前,大約有26000所公共和高校圖書館通過Overdrive平臺提供電子書借閱服務。
雖然美國的電子書借閱服務發(fā)展很快,但是其借閱率,僅為23%。一方面因為相當多的學生和老師缺乏電子書借閱意識,另一方面是由于美國電子書借閱在館藏數(shù)量、閱讀媒介、流通政策和功能使用等方面存在較多限制,這些限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用戶對電子書的需求[2]。文章主要探討了美國圖書館電子書的借閱限制及優(yōu)化,以期對我國圖書館的電子書借閱服務提供借鑒。
2.1電子書館藏數(shù)量限制
目前,美國圖書館電子書館藏數(shù)量普遍不足。2014年由Library Journal開展的第五次公共圖書館電子書使用情況年度調(diào)查顯示,美國公共圖書館電子書平均館藏僅為20244冊,中位數(shù)為10484冊,提供10000冊以上圖書館比例僅占39%[1]。電子書館藏數(shù)量之所以不足,主要是由預算與價格矛盾以及消極的供買關系造成的。
經(jīng)費與價格矛盾是電子書館藏建設的重要障礙。從2010-2013年,全美學校圖書館電子書采購經(jīng)費占經(jīng)費預算比例的中位數(shù)分別為1.6%、1.6%、1.5%、4.0%,2014年這一數(shù)字降至3.4%。去年所有公共圖書館平均購買了1933冊電子書,中位數(shù)565冊。美國那些未提供電子書借閱服務的公共圖書館表示,經(jīng)費缺乏是他們面臨的最大問題[3]。相比于短缺的經(jīng)費,美國電子書價格卻很高,公共圖書館電子書的平均采購價為17.8美元,比紙質(zhì)書價格(15.68美元)高了近12%[4]。Timothy P. Bailey曾按美國國會圖書館分類法(Library of Congress Classification)對美國奧本大學(Auburn University,AUM)圖書館264本電子書和對應紙質(zhì)書的價格進行了比較,結(jié)果發(fā)現(xiàn),除了T-Z區(qū)外,電子書平均價格普遍比紙質(zhì)書要高(如圖1)。其中,紙質(zhì)書的平均價格為53.5美元,而電子書的平均價格高達73.5美元,每類圖書差價均值達到19.17美元[5]。
圖1 美國紙質(zhì)書和電子書價格比較
消極的供買關系是造成館藏不足的另一個原因。出版商和集成商們擔心圖書館電子書借閱不僅給電子書的數(shù)字權利管理帶來風險,而且還可能會直接影響電子書的銷售額,因此,他們限制圖書館電子書采購。如出版巨頭西蒙舒斯特(Simon&Schuster)公司在2013年之前根本不向圖書館提供電子書[6];蘭登書屋(Random House)雖然沒有直接限制,但是其提供電子書的價格要比原來價格高3倍[7];集成商Overdrive不僅提高電子書許可使用費用,還嚴格限制了圖書館的許可使用權利[8]。
2.2電子書閱讀媒介限制
2014年,服務人口在25000-99000之間的美國公共圖書館中,83%的用戶使用平板電腦(如iPad、Kinde Fire、Nexus等)借閱電子書,79%的用戶使用專用電子閱讀器(如Kindle、Nook等),50%的用戶使用智能手機以及其他的移動設備,28%的用戶使用個人電腦和筆記本[1]。而這些媒介終端在成本、兼容性和視覺效果等方面都給用戶使用帶來了一些限制。
(1)媒介成本限制
美國圖書館大都提供可借閱的電子書閱讀器,這些閱讀器的采購對于圖書館來說是個不小的負擔,如巴諾書店(Barnes & Noble)的Nook簡易版和高級版售價分別為100美元和120美元;亞馬遜(Amazon)Kindle的價格因型號不同,價格為120美元、140美元、380美元不等;Kobo和Sony閱讀器的價格也在130美元左右[9]。截至2015年,美國公共圖書館電子閱讀器平均擁有量僅為 19.4 臺,這個數(shù)量對于電子書借閱來說,數(shù)量明顯偏少,較難滿足用戶的借閱需求。
(2)媒介兼容限制
許多電子書閱讀器都有專用格式,只能讀取一種或幾種格式文本, 并且格式也不能被電子閱讀器兼容,如Kindle只能直接支持Kindle Format 8 (AZW3)、Kindle (AZW)、TXT、PDF、MOBI、PRC格式[10],而且它與3M云圖書館平臺不兼容[11];Nook APP只能用于蘋果的OS Snow Leopard0.6系統(tǒng), 與OS Mountain Lion10.8系統(tǒng)不兼容[12]。為了讓電子書閱讀器或閱讀平臺兼容不同的格式,需要使用專門的軟件對格式進行轉(zhuǎn)換,這一方面會消耗大量人力和物力,另一方面這些轉(zhuǎn)換軟件并不能保證轉(zhuǎn)換后文本的準確性。
(3)媒介視覺限制
與紙質(zhì)書相比,電子書的視覺效果相對差一些。首先,電子書容易引起視覺疲勞,這會對用戶的閱讀理解效果和信息吸收產(chǎn)生負面影響[13];其次,雖然電子紙(E-Link)技術解決了屏幕刺眼問題,但電子書在翻頁的時候,仍會出現(xiàn)閃屏現(xiàn)象,這可能對讀者的視力造成損害;再次,目前的E-Link還不能顯示彩色,這也限制了閱讀器多媒體功能的發(fā)揮[14]。這種視覺上的不適應會讓一部分用戶放棄電子閱讀,轉(zhuǎn)向紙質(zhì)閱讀。
2.3電子書流通政策限制
電子書在流通中也面臨一些限制,這些共享和使用中的限制嚴重影響了圖書館信息服務的效果。
(1)用戶數(shù)量和類型限制
美國圖書館最常見的許可使用限制就是限制一本電子書的用戶數(shù)量。Netlibrary最初制定了“單用戶”的政策,即一次只允許一個用戶使用電子書,目前依然被很多經(jīng)銷商效仿[15]。MyiLibray也對圖書館并發(fā)用戶數(shù)量進行了限制,每本電子書至多允許3位用戶同時訪問[10]。
除了用戶數(shù)量,不同類型用戶在使用電子書過程中也受到限制。美國很多圖書館許可條款規(guī)定,只允許目前在冊學生、教師和員工使用電子書,排除社會用戶(community patrons)使用,這一點在美國也受到爭議。另外,美國大約有800萬視覺障礙群體,但在亞歷山大市等一些地區(qū),沒有一家圖書館為他們提供服務。雖然有聲讀物的出現(xiàn)為這些群體使用電子書帶來了福音,但目前有聲讀物總量明顯偏少,比如Amazon旗下數(shù)字音頻書籍供應商Audible的在線平臺中,有聲讀物也僅有15萬冊,這一數(shù)字僅占Amazon書目總數(shù)的4%,其中,以技術和學術為主題的內(nèi)容尤為缺乏。視覺障礙群體在使用電子書時,需要依靠文本語音轉(zhuǎn)換(Textto-Speech,TTS)功能,但是三大電子書分銷商Apple, Amazon和Barnes & Noble對該項功能的支持力度也很有限,Kindle系列產(chǎn)品中只有Kindle Fire支持。同時,過度的電子書數(shù)字權利管理也會抑制TTS功能的發(fā)揮,這使得用戶在沒有使用電子閱讀器之前無法確定哪一款更加適用[17]。
(2)電子書獲取和檢索限制
截至2014年,32%圖書館只允許用戶使用已經(jīng)預先加載好的電子書,而且很多是出版多年的舊書,這很難滿足用戶對電子書時效性的需求。雖然也有20%圖書館允許用戶通過電子設備自由采購,但最大的許可采購數(shù)量只有一本或兩本,超出預設金額部分,用戶還需自己付費,這導致很多科研教材資料難于下載和獲取,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高??蒲杏脩舻碾娮訒栝喪褂眯Ч?。另外,用戶在檢索電子書時也不是很方便,比如截至2015年仍然有15%的圖書館沒有將電子書納入OPAC系統(tǒng)中[1]。同時,由于電子書供應商、服務模式、內(nèi)容類型存在巨大差異,電子書編目也缺乏統(tǒng)一的規(guī)則和標準。
(3)借閱政策及逾期限制
由于電子書閱讀器數(shù)量有限,所以在借閱前,很多圖書館要求用戶提前到館或者通過郵件、電話等方式預約。當有空閑的電子閱讀器時,圖書館員會及時通知用戶,如若未取,有些圖書館會對預約逾期的用戶處以罰款,例如Mead 公共圖書館對一周內(nèi)未取用戶罰款50美分[18]。這種預約機制比較繁瑣,難以滿足用戶對電子書的借閱需求。
一般圖書館電子書的借閱期只有一周至兩周,對于逾期問題,美國圖書館有嚴格的限制,如費爾里·狄金生大學(Fairleigh Dickinson University)對于超出日期按照每天10美元的標準收取滯納金[19]。美國胡克斯特縣圖書館(Hooksett Library)對到期未歸還的用戶會進行通知,并按照每天1美元的標準收取滯納金,但是25天未歸還以后,圖書館會要求用戶支付450美元更換新閱讀器的費用[20]。所以電子書借期短,且滯納金高,這會使得用戶在借閱過程中產(chǎn)生不小的壓力。
(4)數(shù)字權利管理(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DRM)限制
數(shù)字權利管理對電子書借閱的限制有很多,如用戶必須在指定電腦或播放機上播放;只有在特定的日期前才可以播放;限制播放次數(shù);現(xiàn)在內(nèi)容轉(zhuǎn)移次數(shù);限制刻錄到光盤的次數(shù)等[21]。DRM技術在電子書領域的廣泛應用受到不小的爭議,一方面是因為DRM并不能真正保護文檔版權,現(xiàn)在許多軟件能夠從受DRM保護的文檔中將數(shù)據(jù)流解碼出來并創(chuàng)建無DRM限制的文檔;另一方面,DRM系統(tǒng)使得設備和內(nèi)容提供商能夠控制和監(jiān)測用戶的硬件、數(shù)字內(nèi)容產(chǎn)品及其使用情況,如果這些信息使用或保管不當,可能會侵犯并泄露用戶隱私。
2.4功能使用限制
雖然電子書的許可使用條款一直處于變化之中,但是很多使用功能方面的限制依然普遍存在,即使在借閱合同期內(nèi)亦是如此。這些功能上的限制不僅影響了用戶的使用效果,而且還有可能會影響用戶借閱電子書的積極性。
(1)瀏覽與打印限制
瀏覽限制主要指用戶閱讀文獻的篇幅有限。很多出版商限制電子書在單次借閱中用戶瀏覽頁面的數(shù)量,如McGraw-Hill公司規(guī)定用戶在借閱期內(nèi)最大瀏覽次數(shù)為書頁數(shù)的4倍,即使是在多用戶的使用許可中,出版商也會對每個用戶的瀏覽量進行限制[22]。除了瀏覽,出版商對電子書的打印也有嚴格的限制。如出版商ProQuest只允許Ebrary平臺用戶每次在線打印整本書的30%,離線打印10%[23];美國圣母大學Hesburgh圖書館規(guī)定Ebrary平臺用戶一次只能打印40頁,一個借閱期最多打印60頁,同時,Ebrary強烈建議用戶打印時使用Safari瀏覽器,如果用戶使用Firefox等瀏覽器則會打印出多余的頁面[24];加利福尼亞大學戴維斯分校圖書館用戶在EBL(Ebook Library)上可以單次打印或者以PDF形式保存一本書的60%,在Ebrary上單次可以連續(xù)打印40頁,最多60頁,在EBSCO平臺上用戶可以打印或用郵件形式發(fā)送60頁[25];美國西北大學圖書館將用戶每天打印數(shù)量限制為整本書的10%,如若超過,系統(tǒng)軟件會禁止并告知用戶[26]。
(2)復制和下載限制
基于數(shù)字權利因素,用戶對電子書復制和下載也要受到一定限制。如出版商ProQuest只允許Ebrary平臺用戶每次在線復制每本電子書頁數(shù)的15%,離線復制10%[23];加利福尼亞大學戴維斯分校圖書館用戶在EBL上每次可以復制粘貼一本書5%的內(nèi)容,每次最多可以復制60頁[25];德克薩斯州大學圖書館用戶在EBL平臺上單次也只可以復制粘貼單本書5%的內(nèi)容[27];美國圣母大學Hesburgh圖書館,除了出版商規(guī)定的“單用戶”(single user)使用的圖書外,其他所有電子書的用戶都可以通過Adobe Digital Editions軟件下載,每本書最多可以下載60頁,一天只可以下載10本書。用戶下載的電子書只能保存7天或14天,超期后就不可用。
(3)學術和教學功能限制
電子書在高校圖書館更多作為學術和教學目的使用,與紙質(zhì)書相比,它是否適合學術和教學,這一點仍值得商榷。Siegfried Schomisch在研究中發(fā)現(xiàn),現(xiàn)有的電子書并不能無縫地融入學術文本處理流程中,無法適應學術工作模式和非線性閱讀,它亟需將書簽、評論、文本提取和非文本要素集成到一起,更多關注用戶在閱讀中或閱讀后如何使用學術材料[28]。在教學過程中,電子書也還有一些不足,首先是表格和圖片的分辨率和灰度有待提高;其次,沒有融入資源管理技術,不能實現(xiàn)快速高亮和標注功能;再次,還不允許多窗口同時瀏覽和切換,實現(xiàn)相關內(nèi)容之間的導航和快速定位,為學生課堂討論帶來諸多不便[29]。
圖書館電子書借閱之所以在館藏數(shù)量、閱讀媒介、流通政策和功能使用這四方面存在較多限制,主要是因為出版商(或集成商)與圖書館之間對電子書借閱立場存在較大差距。對于出版商或集成商而言,他們非常擔心圖書館的電子書借閱服務讓更多的用戶只借不買,下載到終端設備后,增加數(shù)字權利被侵犯的風險,從而使自己利益受損,因此他們提高電子書價格,限制電子書流通和使用功能。對于圖書館而言,他們追求電子書理想化的借閱制度,希望從出版商那兒獲得更多的使用權限。為了彌合雙方的差距,建立一個出版界和圖書館界都能接受的雙贏模式非常重要,而這種共贏模式只有在雙方長期合作和博弈過程中才能磨合出來。
3.1出版商以開放姿態(tài)與圖書館合作
美國出版界已經(jīng)逐漸開始意識到,出版商要樹立與圖書館合作的觀念,一方面因為圖書館對于出版商來說,是一個拓展讀者接受電子書的理想社區(qū),用戶可以通過圖書館發(fā)現(xiàn)出版商的電子書、閱讀電子書、談論電子書,甚至愛上電子書,這就可以為出版商創(chuàng)造讀者,讀者再去購買電子書,從而產(chǎn)生間接的經(jīng)濟效益;另一方面圖書館會批量購買電子書,本身也是出版商的顧客,帶來直接的經(jīng)濟效益,所以出版商應該擴大授權許可來支持圖書館借閱電子書[30]。最近兩年,出版巨頭們開始改變策略,開展電子書借閱試點項目,向圖書館提供更多的電子書和訪問權限。
出版商(或集成商)也應該幫助圖書館做好閱讀媒介硬件和軟件的優(yōu)化工作。關于硬件,出版商可以從閱讀器的尺寸、重量、顯示模式、續(xù)航能力等方面入手,如設計低電壓非對稱雙結(jié)構(gòu)處理器,用戶在進行翻頁、輸入文字等簡單操作時,使用低電壓的微控制器,而不須喚醒主應用程序處理器,這樣可以增強電子書的續(xù)航能力[31];設計中等尺寸的閱讀器,這樣用戶的閱讀效果要比較大尺寸屏幕的效果好;使用量子點增強液晶顯示技術(Quantum Dots Enhance Liquid Displays),它能夠減少色彩過濾損失,提高發(fā)光效率,擁有適度的響應時長和對比度,可以提供寬廣的視角和栩栩如生的色彩[32]。在軟件方面,可以依據(jù)屏幕尺寸合理設置字符大小來提高易讀性并緩解視覺疲勞,當屏幕大小為6.0-9.7英寸時,12號字體最佳,當屏幕是6.0英寸時,8號字體比較合適,當屏幕為9.7英寸時,適用12-14號字體[33];使用包括聲音注釋系統(tǒng)在內(nèi)的協(xié)同注釋系統(tǒng),提升視覺障礙群體及其他用戶的閱讀效率;建立頁面內(nèi)和頁面間導航系統(tǒng),方便用戶查閱相關內(nèi)容;廣泛使用能夠?qū)崿F(xiàn)跨平臺和跨系統(tǒng)兼容的EPUB3.0格式等。
3.2圖書館以共贏理念與出版商博弈
美國圖書館界也逐漸開始以共贏理念追求理想的借閱制度,如在館內(nèi)利用網(wǎng)絡平臺為出版商提供廣告展示區(qū)域;將購買鏈接兼容到OPAC平臺中,用戶可以借此購買圖書館未采購而自己所需的電子書,為出版商創(chuàng)造一定的效益;加強用戶素養(yǎng)培養(yǎng),讓用戶合理合法使用出版商的電子書資源,最大限度打消出版商對電子書借閱可能會侵犯其數(shù)字版權的顧慮等。
當然,因為出版界在電子書借閱中處于強勢地位,圖書館界也在不斷地與出版界博弈,如美國很多圖書館為了突破出版商或集成商的限制,除了使用集成商和出版商電子書借閱平臺外,他們還提出了新的電子書借閱模式:
(1)直接從圖書館借閱電子書
科羅拉多州道格拉斯縣圖書館(Douglas County Libraries)是在電子書采購、所有權、借閱和管理等方面不完全依賴電子書分銷商的先行者,它完全購得了電子書的使用權,并將它放在自建的內(nèi)容平臺上,用戶可以自由借閱,非常方便。道格拉斯圖書館開拓性的努力,證明了圖書館不只是受限于價格、規(guī)則和條件,它同樣可以堅持自己的原則,通過強有力的方式為自己的服務社區(qū)建立館藏[34]。
(2)網(wǎng)絡存檔(Internet Archive)電子書借閱
網(wǎng)絡存檔提供一種開放自由的獲取模式,它的館藏資源建立在“圖書館伙伴(library partners)”大量數(shù)字化電子書和二手書商可提供的電子書基礎上,用戶可以通過Open Library系統(tǒng)借閱100萬本沒有版權限制的電子書。會員制用戶可以通過它的In-Library Loans項目免費獲取10萬冊以上有版權限制的電子書。目前已有超過1000家圖書館參與了Open Library的In-Library Loans項目[35]。
(3)OCLC電子書借閱
2011年,聯(lián)機計算機圖書館中心(OCLC)與英格拉姆數(shù)字集團試點了一個名為WorldShare電子書項目。該項目中,用戶可以共享成員圖書館中英格拉姆數(shù)字集團中MyiLibrary聯(lián)合書目資源。一旦用戶通過OCLC搜索引擎FirstSearch發(fā)現(xiàn)需要的電子書,圖書館可以通過正常的館際互借渠道將相關信息發(fā)送請求給MyiLibrary,以便借閱。電子書有9天的使用權限,其收費定價為書價的15%。不同于其他涉及訂閱或購買的模式,OCLC借閱模式是通過標準的館際互借過程為用戶提供一次性訪問的電子書[35]。
(4)館際互借和資源共享
與紙質(zhì)書一樣,電子書館際互借也逐漸流行起來。雖然電子書館際互借面臨著一些挑戰(zhàn),比如圖書館員需要處理分開的章節(jié)文檔、出版商反對等,但這些問題在一定程度上會得到解決。由夏威夷大學圖書館、德克薩斯理工大學圖書館以及美國西部圖書館聯(lián)盟(Greater Western Library Alliance,GWLA)聯(lián)合開發(fā)的Occam閱讀器能夠?qū)崿F(xiàn)整本電子書的借閱,該閱讀器的電子借閱系統(tǒng)允許借出圖書館下載所有相關電子書文檔,并將它組成一個單一的文件,上傳到Occam閱讀器的服務器中,然后將文件的URL通過郵件的形式發(fā)送給借閱館[36]。GWLA則宣布他們正在與斯普林格(Springer)合作,爭取為33個GWLA館際互借成員館用戶提供Springer電子書[37]。
雖然美國電子書借閱在館藏數(shù)量、閱讀媒介、流通政策和功能使用等方面存在一些限制,但隨著各方共同努力,這種借閱限制正在逐步得到緩解,這也為我國電子書借閱服務的發(fā)展提供了啟示。首先,圖書館應該增加電子書采購預算,協(xié)調(diào)電子書采購比例;其次,電子閱讀器生產(chǎn)商可以生產(chǎn)不同價位產(chǎn)品,滿足不同用戶需求,同時優(yōu)化兼容性和視覺效果;再次,在流通和功能使用方面,圖書館和出版商(或集成商)可以友好協(xié)商,盡力實現(xiàn)雙方共贏的局面。
(來稿時間:2015年8月)
參考文獻:
1. 2014 Survey of Ebook Usage in U.S. Public Libraries[EB/ OL].[2015-06-09] .https://s3.amazonaws.com/WebVault/ebooks/ LJSLJ_EbookUsage_PublicLibraries_2014.pdf
2. Erin Dorris.Not in Love, or Not in the Know? Graduate Student and Faculty Use (and Non-Use) of E-Books[J].The Journal of Academic Librarianship, 2012, 38(6):326-332
3. 2014 Survey of Ebook Usage in U.S. School Libraries [EB/OL]. [2015-06-10].http://www.slj.com/wp-content/uploads/2014/11/LJSLJ_ EbookUsage_SchoolLibraries_2014.pdf
4. David J Gray,Andrea J Copeland.E-Book Versus Print: A Per-Title Cost and Use Comparison of a Public Library’s Popular Titles[J].References & User Services Quarterly, 2012, 51(4):334-339
5. Bailey T P,A L Scott, et al.Cost Differentials between E-Books and Print in Academic Libraries[J].COLLEGE & RESEARCH LIBRARIES, 2015, 76(1):6-18
6. Randall Stross. Publishers vs. Libraries; An E-book Tug of War[EB/OL].[2015-07-16].http://www. nytimes.com/2011/12/25/ business/for-libraries-and-publishers-an-e-book-tug-of-war. html
7. Michael Kelley. Librarians Feel Sticker Shock as Price for Random House Ebooks Rises as Much as 300 Percent[EB/OL] .[2015-08-10].http://www. thedigitalshift. com/2012/03/ebooks/ librarians-feel-sticker-shock-as-price-for-random-houseebooks-rise-as-much-as-300-percent
8. Carrie R. Does the durability of ebooks pose a digital danger to libraries? [EB/OL]. [2015-08-09].http://americanlibrariesmagazine. org/features/01122012/threats-digital-lending
9. Simon Hill. HOW TO PICK THE RIGHT E-READER[EB/ OL]. [2015-07-11]. http://www.digitaltrends.com/mobile/ereadercomparison
10. Amazon Kindle[EB/OL]. [2015-07-11].https://en. wikipedia.org/wiki/Amazon_Kindle
11. Library expands e-book options for patrons[EB/OL].[2015 -07-12]. https://multcolib.org/news/library-expands-e-bookoptions-patrons
12. Barnes & Noble Nook[EB/OL]. [2015-07-11].https:// en.wikipedia.org/wiki/Barnes_%26_Noble_Nook
13. Jeong H. A comparison of the influence of electronic books and paper books on reading comprehension, eye fatigue, and perception[J].ELECTRONIC LIBRARY, 2012, 30(3):390-408
14. Gibson C,F Gibb.An evaluation of second-generation ebook readers[J].ELECTRONIC LIBRARY, 2011, 29(3):303-319
15. Hodges D,Preston C,Hamilton M J.Resolving the chalenge of e-books[J]. Coleetion Management, 2010, 35(3/4):196-200
16. MyiLibrary ebook concurrency change[EB/OL]. [2015-07-11].https://ebookscambridge.wordpress.com/2012/12/07/ myilibrary-ebook-concurrency-change
17. E-Book Legal Restrictions Are Screwing Over Blind People[EB/OL].[2015-07-12].http://www.wired.com/2014/12/ e-books-for-the-blind-should-be-legal
18. Kindles at Mead Library[EB/OL].[2015-08-12].http:// www.mead public library. org/books/ kindle
19. Ereader and iPad Loan Program[EB/OL].[2015-07-12]. http://view2.fdu.edu/florham-campus/monninger-center/libraryservices/ereader-and-ipad-loan-program
20. Ereaders for Loan at Your Library[EB/OL].[2015-07-12]. http://www.hooksettlibrary.org/reading/ereaders-for-loan-at-yourlibrary
21. 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EB/OL].[2015-08-12]. https:// en.wikipedia.org/wiki/Digital_rights_management#cite_note-105
22. William H Walters. E-books in academic libraries: Challenges for sharing and use[J].Journal of Librarianship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2014, 46(2):85-95
23. Copy and print limits-ProQuest ebooks Support Center[EB/OL].[2015-07-13]. http://support.ebrary.com/kb/limits
24. eBrary 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Hesburgh Libraries /University of Notre Dame[EB/OL].[2015-07-13]. http://library. nd.edu/eresources/databases/ebrary_FAQ.shtml
25. Ebooks at the UC Davis University Library[EB/OL]. [2015-07-13]. http://guides.lib.ucdavis.edu/content.php?pid=315511&sid=3979108
26. eBooks: Printing, Copying & Downloading-North-West University[EB/OL].[2015-07-13]. http://libguides.nwu.ac.za/ ebooks/ebook-download
27. EBL(Ebook Library)-Texas University[EB/OL].[2015-07-13]. https://www.lib.utexas.edu/indexes/titles.php?id=536
28. Schomisch S,M Zens et al. Are e-readers suitable tools for scholarly work? Results from a user test[J].ONLINE INFORMATION REVIEW, 2013, 37(3):388-404
29. Project Purpose and Scope[EB/OL].[2015-07-13].http:// web.reed.edu/cis/about/kindle_pilot/index.html
30. Sara O’Connor.A publisher’s perspective: Why should libraries lend ebooks[EB/OL]. [2015-07-17].http://www.cilip.org. uk/cilip/blog/publisher-s-perspective-why-should-librarieslend-ebooks
31. Guimbretiere F,S Liu et al.An Asymmetric Dual-Processor Architecture for Low-Power Information Appliances[J].ACM TRANSACTIONS ON EMBEDDED COMPUTING SYSTEMS, 2014, 13(984):1539-9087
32. Luo Z Y,S Xu et al.Quantum Dots Enhanced Liquid Displays[J].OURNAL OF DISPLAY TECHNOLOGY, 2014, 10 (12): 987-990
33. Lin H,F G Wu et al.Legibility and visual fatigue affected by text direction, screen size and character size on color LCD e-reader[J].DISPLAYS, 2013, 34(1):49-58
34. LaRue J. An open letter about ebooks and Douglas County Libraries[EB/OL].[2015-07-16].http://douglascountylibraries.org/ content/ebooks-and-DCL
35. Anne Xu, Margarita Moreno. Journey of discovery: challenges of e-book lending in a digital world[J].Interlending &Document Supply, 2014, 42(2/3):51-56
36. Anderson R.Occam’s reader: an interview-The Scholarly Kitchen[EB/OL].[2015-07-16].http://scholarlykitchen.sspnet. org/2014/03/10/occams-reader-aninterview
37. Hagelin L.GWLA and Springer launch ebooks interlibrary loan pilot with Occam’s reader project[EB/OL].[2015-07-18].http:// www.gwla.org/Home/Announcements/OccamsReader
·專題研究·
American Libraries’ E-book Lending Restrictions and Optimization Analysis
Liu Chuanxi
( Library of Universit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although American libraries’ e-book lending service has rapidly been getting development, it also faces with some limitations. This article mainly analyzes the United States’ e-book lending restrictions of collection quantity, reading media, circulation policy, use and function, and analyses the publishers’ and libraries’ role in lending servi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operation and game.
Keywords〔〕American libraryE-bookLending restrictionsCooperation and game
〔作者簡介〕劉傳璽(1980-),碩士研究生,國際關系學院圖書館館員,已發(fā)表論文15篇,研究方向:信息資源開發(fā)與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