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是個元氣不佳、底氣不足、節(jié)氣不當、志氣不大的弱勢教師,所以剛剛走上講臺時教的只是灰色語文。
1980年9月15日,我受聘于吉林省永吉縣第五中學(省級重點校)。那一年,我32歲,依舊是一名只讀過兩年高中的早產(chǎn)畢業(yè)生,連函授大學的門都還沒摸到。那時,我教語文的基本理念和終極目的是:唯考是從,唯分是圖,唯升學馬首是瞻,唯題海戰(zhàn)術是求—我是個地地道道的應試教育的“急先鋒”。
在這種“四唯”理念的指導下,學生異化為“考生”,教師異化為“考匠”,一名以蔽之:“考奴”。于是,原本綠生生、水靈靈的語文教學,便被榨干了人生的“詩意”,只剩下功利的“實益”,導致文學的“失憶”,造成幸福的“失意”。
然而,古今中外,所有教育的本質(zhì)是什么?使人變成人。前一個人,是自然人;后一個人,是文明人。自然人不會自發(fā)地變成文明人,要想實現(xiàn)人格的升華,只有通過教育。然而,可悲而又可怕的是,在應試教育的桎梏下,育人已被淡化,甚至被閹割。
一
1993年,覺醒了的我,發(fā)自內(nèi)心地覺得:再也不能那樣活,從此就開始進行改革。1993—1996年,我成功實施了“擴展式語文教學”的改革實驗,初步擺脫應試教育的束縛。但真正徹底終結(jié)灰色語文的,是1996—1999年實施的國家“九五”重點課題下的“語文教育與人的發(fā)展”。這是我的綠色語文的源頭。
在這輪語文教改中,我擔任兩個文科實驗班的班主任和語文教師,開創(chuàng)出四種語文課型。
一是古典詩文拓展課。高一年段,我把高考大綱規(guī)定必考的古典詩文全部學完。高二、高三年段,我看中哪篇古詩文,就拿到課堂上學習。這樣,實驗班的學子就比同齡人多學很多古典詩文。
二是現(xiàn)代文學自選課?,F(xiàn)代文的教材,是由我的弟子們從當代作家和思想家的作品中精選出來的。于是,余秋雨、余光中、王小波、周國平的作品立馬走進我們的課堂。
三是“班會感悟”課。我把兩周一次的班會變成作文課。不過,這種作文課不是從方法入手,而是從思想入手:摸準學生的思想脈搏召開主題班會,或為解決理想問題,或為解決早戀問題,或為解決孝敬父母問題,或為解決自主學習問題……師生一起學習典型教材。誰真的受到感動,就寫一篇作文,體裁不限,篇幅不限,只要求真情實感。從此,我們告別充斥著假話、大話、空話、套話的灰色作文,開創(chuàng)“我手寫我心”的綠色作文。
四是“東方時空”課。除周一參加全校升旗活動外,周二到周五的早晨7點到8點,我的兩個實驗班的90名弟子,就在教室里收看中央電視臺的《東方時空》。從“早間新聞”到“百姓故事”,從“東方之子”到“時空報道”,看完四個欄目后,8∶10分再開始按課表上其他課程。每周看四小時的《東方時空》,寫一篇作文,按照綠色作文的標準:被哪個節(jié)目感動了,就寫那個節(jié)目,體裁不限,篇幅不限,只要求真情實感。
總之,我把“有字書”與“無字書”溝通起來,把“教語文”與“教做人”結(jié)合起來,突破“題海戰(zhàn)術”的重圍,開創(chuàng)了與灰色語文針鋒相對的綠色語文。
二
“綠色”,本是個環(huán)保概念,一是指純天然的,二是指可持續(xù)發(fā)展的。作為綠色語文的“純天然”,指工具性與人文性統(tǒng)一的學科本質(zhì);作為綠色語文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指不僅“為升學”學語文,更要“為人生”學語文。
一言以蔽之:教語文中教做人,學做人中學語文。
1997年1月,中央電視臺《東方時空》欄目報道了實驗班的教學改革;1998年7月,吉林省中小學語文素質(zhì)教育現(xiàn)場會在吉林毓文中學召開,9月,我因語文教改成績突出被評為“全國第三屆中小學中青年十杰教師”……
1999年7月,實驗班高考大獲全勝,89人升入大學,其中23人考進北京,2人考上北京大學,1人摘得吉林省文科英語考試狀元,7人榮獲吉林市市長獎勵基金(共10人受獎)。但比這些成績更重要的是,我培養(yǎng)了“東方之子”的追星族:
“東方之子:從前我羨慕你,如今我學習你,將來我成為你!”
這才是實驗班的主旋律和座右銘。
從此,我悟得一條真理:考大學并非“華山自古一條路”,而是“條條大路通北京”。你用你的題海戰(zhàn)術,贏得金榜題名;我用我的素質(zhì)教育,奪取高考和育人的雙贏。
是年教師節(jié),我和課題實驗的理論導師王鵬偉先生共同獲得吉林省基礎教育特等獎;同年,我被評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從此,我由“應試教育的急先鋒”,變成“語文教改的過河卒”。
三
2000年8月,52歲的我,破例調(diào)入清華大學附屬中學。走進清華大學附屬中學之前,我已經(jīng)綠化了詩歌教學、作文教學和閱讀教學,唯獨文言教學還是灰色的。來到這所學校之后,在海淀區(qū)教改實驗的推動下,我的文言教學也最終得到綠化。
2008年7月,從清華大學附屬中學退休之際,我的專著《趙謙翔與綠色語文》榮獲海淀區(qū)教育創(chuàng)新一等獎及北京市基礎教育專項獎,給我在職的綠色語文畫上一個完美的句號。退休之后,我便成了“綠色語文自由授課人”,講遍大江南北、長城內(nèi)外,而我的綠色語文也受到一線師生的熱烈歡迎。
本文僅以2015年在吉林大學附屬中學講授的《庖丁解牛》為例,做綠色文言教學的概說。
教學導入語,即朱熹讀書法:熟讀,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我又增補:微寫,使吾筆暢寫吾之見。
課堂教學流程:(1)正音誦讀:讀準字音和節(jié)奏。(2)釋義誦讀:通讀全文,整體感悟。(3)探究1:妙筆奇文繪解牛。全鏡頭:突出技巧;分鏡頭:說明訣竅;慢鏡頭:強調(diào)謹慎。(4)探究2:以事寓理悟養(yǎng)生。回避矛盾,虛靜無為;不求知識,不爭名利。(5)哲理拓展:庖丁解牛還能給人哪些哲理啟示?微文要求:精誠,精練,精彩。
(6)點評微文后總結(jié):勤學苦練,才能技藝高超;得道者圣,得技者匠;小心駛得萬年船。
這節(jié)文言教學的課,沒有花里胡哨,沒有繁文縟節(jié),貫穿課堂教學脈絡:熟讀,練語感;精思,悟文魂;微寫,抒獨見。
最后,全班學生當堂背誦292字的《庖丁解?!?。
這堂課在學生的熱烈掌聲中結(jié)束。僅選數(shù)例學生的評課實錄以供窺豹:
教學有方,引經(jīng)據(jù)典,花甲老人的授課令我們?yōu)橹褚徽?!思想升華,靈魂凈化,顛覆了我們對語文課堂的認知。模式新穎,主題明確,思路清晰。
不僅幽默風趣,課堂每一處也都拿捏得極為精準,有大家之風范。聲音如洪鐘,全無六十有余之態(tài),十分佩服。文言條理透徹清晰。結(jié)束之時,真正體會到課前所講的您是“中國最愛教語文的老師”!
感謝老師用您博學的思想和精湛的講評,使我們享受了一節(jié)“學生與老師”的課堂,不需要死記硬背,就在您的領導下大致背下了全篇。我們應該認同并繼承“綠色語文”的思想。這一課很寶貴,很難忘。謝謝您的贈言—我的青春,我做主!
……
上罷如此激情燃燒的課,不禁詩興大發(fā),在回京途中賦詩抒懷:
窗外北風呼嘯,窗內(nèi)熱血沸騰。
花甲先生授課,花季弟子傾聽。
庖丁解牛悟理,霸王別姬品情。
伯牙子期幸遇,匠石郢人巧逢。
臺上行云流水,臺下舞鳳游龍。
古文不再晦澀,背誦已然輕松。
兼授讀書正道,熟讀精思踐行。
既得文言語感,又悟先賢魂靈。
學生考生迥異,自主何去何從。
四節(jié)語文連上,一百八十分鐘。
教者淋漓酣暢,聽者余味無窮。
四十五人點贊,精練精彩精誠。
夸我老驥伏櫪,于我心有共鳴。
素愛千里寶馬,尤慕百歲青松。
溢美大師至圣,令我心虛不寧。
我實笨鳥一羽,貴在勤奮有恒。
久在杏壇耕耘,慣做綠化老農(nóng)。
熱戀母語成癖,癡情教學變靈。
最喜弟子贊我,綠色語文頑童。
教學相長至理,師生互動方成。
衷心感激不盡,故鄉(xiāng)父老弟兄。
貞姬確為伯樂,幫閣可畏后生。
更有同志多多,攜手助我前行。
育得一流桃李,獨冠長春名城。
瀟灑綠化文苑,看我任性師生!
灰色文言教學,教師主講:一言堂,說一不二;滿堂灌,絕無啟發(fā)。教師成教主,儼然真理化身;學子變書櫥,唯有消極接受。綠色文言教學,學生自學:熟讀篇章,練口之際語感自得;精思文意,礪心之時悟性自成。教師疑難處點撥,學子深思后頓悟,遂使靈性飛動,個性張揚。
灰色文言教學,死記硬背:背原文,背譯文,背注釋,背答案,不求甚解,不懂變通,索然無味,苦不堪言。綠色文言教學,熟讀精思:每學一篇,必先習其句讀,然后反復誦讀,不厭其煩,朗朗上口,言若己出。嗣后始會其主旨,明其匠心,書其感悟。
灰色文言教學,應付考試:唯考是從,不知試題外尚有高天廣地;唯分是圖,不知名次外更多真才實學。學得只言片語,權(quán)作謀取升學的敲門磚。綠色文言教學,涵養(yǎng)人生:學文言,不只為應試,亦為學文化;學章法,不只為作文,亦為學做人。德才并進,文質(zhì)兼修,實為完善人生的健身器。
總之,灰色文言教學,急功近利,舍本逐末,高分低能,車到山前必無路;綠色文言教學,長功遠利,務本求源,品學兼優(yōu),滄海橫流顯風流。
四
踐行綠色語文,務必堅守以下三個原則。
第一,要備課第一,不要方法第一。
有《網(wǎng)絡雙刃劍》歌訣為證:
網(wǎng)絡真方便,點擊百科現(xiàn)。何須去買書,不用記卡片。
下載即我有,復印成教案。省時又省力,快捷如閃電。
有利則有弊,實乃雙刃劍。學舌代感悟,照搬替思辨。
備課少精思,授課無獨見;學者變皮囊,教者唯硬灌。
電腦控人腦,靈性何展現(xiàn)?我輩勞心者,動腦最關鍵。
備課悟為貴,授課抄最賤。課堂霧里花,課后題海濫。
慎用雙刃劍,揚利避其患。
教師如果有悟性,學生才會有個性,教學便會有靈性。反之,教師如果自己都弄不懂教材,那他就只能鸚鵡學舌,學生也只能死記硬背,師生就只能同歸于盡—變?yōu)槟X殘。
第二,莫做墻頭草,要做石上竹。
咬定詞句不放松,立根原在文本中。
千推萬敲練讀寫,任爾東西南北風。
牢牢抓住語言,牢牢抓住文本,牢牢抓住讀寫結(jié)合,才能教出真正的“語文味兒”。
第三,莫以自我標榜論成敗,要以學生喜歡為準繩。
2008年退休時,學生對綠色語文做了如下終評:
師恩兩載,驀然回首,已是盡頭。
昨日相逢,唯見滿城楊柳;
今日離別,無緣再上層樓。
嘆光陰如水匆匆流,只是“朱(豬)顏”瘦。
瀟瀟灑灑“豬軍”首,激昂斗志何時休?
數(shù)得清冬夏春秋,贏不盡生前身后。
縱然是秋霜落滿頭,您綠色不改常依舊。
您是個普天下教師領袖蓋世界綠色班頭。
有的是一顆將綠化進行到底特立獨行的豬腦豬頭;
有的是一身蒸不爛煮不熟嚇不倒刺不破挑不透綠油油的豬膽豬肉;
有的是一腔老夫“偏”發(fā)少年狂鞠躬盡“翠”博古通今的豬血豬油。
伴的是碧水邊碧絲絳拂碧水笑看
碧柳;
伴的是綠軍帳綠將軍率綠卒鏖戰(zhàn)
綠疇。
漫天綠陣透清華,
滿園盡帶碧玉甲。
愿您的激情永遠燃燒,
愿您的綠色語文發(fā)揚光大!
學生的由衷喜愛和真誠擁戴,給我以快樂,賜我以幸福,助我以源源不竭的動力,這才是我教育生涯中榮獲的至高無上的金牌!
總結(jié)我的一生:20歲,“文革”遭劫未開花;30歲,科學春天才發(fā)芽;40歲,廿年積淀初長葉;50歲,老夫“偏”發(fā)少年狂,突破“題海戰(zhàn)術”,終于長成一棵語文教育的“雙贏”之樹;60歲,成為“綠色語文自由授課人”,洗盡舊光環(huán)的鉛華,自封“中國最愛教語文的老師”。
王國維云:“四時可愛唯春日,一事能狂便少年?!?/p>
真誠樂業(yè),使我的人生四季皆為春日;綠化語文,使我這白發(fā)老者永葆
青春!
責任編輯:孫建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