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作為高等體育院校體育教育專業(yè)主干課程,網球課在體育院校的教學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跟隨著中國網球走向世界的步伐,網球運動在國內的發(fā)展相當迅速,隨著我國網球人口的增長,網球師資短缺的問題日益凸顯,而青少年網球的發(fā)展非常依賴于專業(yè)的網球教練、教師,因此體育教育專業(yè)網球專項學生的教學能力對新形勢下中國青少年網球運動的開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本文通過文獻資料法、專家訪談法、邏輯分析法,結合體育教育專業(yè)學生網球專項教學能力的培養(yǎng)現(xiàn)狀,針對其不足之處提出了相應的建議。該建議的目的是為培養(yǎng)網球方向的師資力量以及提高青少年的網球技術提供保障。
關鍵詞 網球專項 體育教育 教學能力
一、選題依據
訪部分高校的網球課程教師發(fā)現(xiàn),現(xiàn)階段網球教學還停留在淺顯的層次,學生不能很好的完成網球課程的培養(yǎng)目標。網球課程是各大高校體育類專業(yè)學生的必修課程,是大學公共體育的主要課程。因此,網球課程作為培養(yǎng)網球教師教練的必修課程,其教學過程、方法需要進行改革。
二、研究對象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
體育院校網球專項學生的教學實踐能力。(以河南科技學院學生為例:10級、11級體育教育專業(yè)網球專項學生共31人)
(二)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專家訪談法、邏輯分析法。
三、研究結果與分析
網球教學是體育教育專業(yè)網球專項學生學習的作為重要組成部分。網球教學大綱中要求學生通過學習使學生系統(tǒng)的掌握網球運動教學的基本方法與原理,具備組織進行教學、正確講解與示范、糾正學生錯誤動作的能力,具備組織網球競賽工作的能力[5]。
通過問卷調查我們可以看出在課堂上的教材選用,網球專項學生采用的是威信較高的國家統(tǒng)編教材,保證了在日常的學習中,網球專項學生理論知識來源的準確性和權威性。
在實習過程的初期,學生很認真的備課來彌補自身的不足,問卷調查中我們得知的了大部分知識來源,在實習期間會借助自己對教材的閱讀理解來獲取相關方面的知識,也會在網絡方面搜去自己所需要的內容,因為所講授的內容大部分需要理論知識支撐,較少的學生會認為自己獲取的知識是在日常課堂上老師的傳授。
除了教學示范能力,其他三個方面都是目前網球專項學生教學過程中的弱項,由于實習時間只有一個月,并且很多實習教師的周代課時數(shù)不足四個學時,從而讓很多學生沒有時間去積累足夠的教學經驗,致使大部分學生對教學過程不夠了解,概念模糊。不利于讓網球專項的學生在網球教學過程中發(fā)揮其應有的指導作用,無法有效推動青少年對網球的喜愛,無法推動網球項目的發(fā)展。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由于體育教育專業(yè)網球課程教學時間短(每周兩節(jié)課,每節(jié)課兩個學時),但是教學內容卻比較多,教師只注重學生的技術動作的教學,而最終的考核也主要以技術動作的達標與否來評定,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對學生授課能力即教學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
四、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1.網球教學能力是體育類院校體育教育專業(yè)學生應掌握的基本教學能力。從目前的調查來看,大部分高校的體育教育專業(yè)在課堂教學中都只重視網球技術的教學,對基本的教學教法知識講授明顯不足。
2.學生受教育模式影響,自己在學習網球技術的過程中,并沒有足夠的重視網球理論知識的學習,只是單純的模仿教師的動作,聽教師的講授,沒有自己對技術動作的理解。
3.關于教學實踐方面,體育教育專業(yè)網球專項的學生只在大四的上學期有一個月的教學實踐,日常的課堂中并沒有安排教學實踐,因此在課堂上關于教學方法沒有很多的講授,學生不能得到充分的實踐鍛煉。
(二)建議
1.學校應該加強與地方中小學的合作,洽談師范專業(yè)學生在中小學內進行實習等事宜,使學生有更好的實習機會,增加師范專業(yè)學生教學實踐學習時數(shù)。
2.在日常的網球課堂上老師在灌輸基礎理論和示范技術動作的同時應加強實踐性的教學培養(yǎng),例如:在適當?shù)臋C會讓同學自己準備新授課,老師在同學上完課后對其不足進行補充和指點。
3.對現(xiàn)在的考試模式進行改革,網球課程考核制度不應僅僅考察網球技術和理論而忽略網球教學能力,因此,建議在考核制度中加入臨場授課考核,使學生從心理上重視教學能力的培養(yǎng)。
參考文獻:
[1] 歐岳山.體育教育專業(yè)培養(yǎng)目標設置的溯源與思考[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08(10):48-50.
[2] 姜大源.當代德國職業(yè)教育主流教學思想研究[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54,63.
[3] 謝培松.論我國高師教育實習改革[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04,3(2):53,55.
[4] 劉曉輝,張宗國.試析兒少網球運動員專項能力的培養(yǎng)和發(fā)展[J].惠州體育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3).
[5] 李亮,劉艷.體育院校社會體育專業(yè)學生網球教學能力培養(yǎng)的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2,28:49-50
作者簡介:
原賀琦(1991-)男,漢族,河南鶴壁人,西安體育學院研究生部運動人體科學專業(yè)2014級碩士在讀研究方向:運動生物力學
郵寄地址:陜西省西安市西安體育學院研究生部5號樓610
電話:15667088862
郵編:7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