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瑞峰 李笑飛
摘 要 隨著公司制度的發(fā)展,良好的獨立董事制度日益凸顯在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結構,保護股東、特別是中小股東權益的重要條件中。針對我國獨立董事制度存在的問題,在參考國外良好制度的同時,強化獨立董事的獨立性以及突出獨立董事的作用性,合理設計獨立董事的激勵約束制度,厘清獨立董事的責任,以期形成成熟的獨立董事制度,也是對我國公司制度的改進和完善。
【關鍵詞】獨立董事;制度;完善
獨立董事制度最早發(fā)源于英美兩國。但美國與英國公司法均確立單層制的公司治理結構,也就是說,公司機關僅包括股東大會和董事會,而無監(jiān)事會這層設置。因此,獨立董事在實際上行使了雙層制中監(jiān)事會的職能。而在德國、荷蘭等國公司法確定的雙層制下,公司由董事會負責經營管理,但要接受監(jiān)事會的監(jiān)督,董事也由監(jiān)事會任命。但是隨著世界經濟的趨同關聯(lián)以及公司制度迫切需要迎來新氣象,獨立董事的作用將會日益凸顯。
1 獨立董事制度在我國的發(fā)展
為構建科學的公司管理制度,健全內部監(jiān)督機制,以完善公司治理結構,我國開始引進并試探性實施獨立董事制。我國設立獨立董事,始于1997年中國證監(jiān)會發(fā)布的《上市公司章程指引》。我國推廣獨立董事制度,始于2001年,中國證監(jiān)會頒布了《關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獨立董事制度的指導意見》。而我國將獨立董事制度上升為法律制度,是在2005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其第一百二十三條規(guī)定:“上市公司設立獨立董事,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guī)定?!泵鎸ξ覈鲜泄局行」蓶|權益容易遭受侵害的現(xiàn)實,新《公司法》試圖通過將獨立董事制度上升為法律制度來加強對股東尤其是中小股東權益的保護。
盡管在法律上,我國對獨立董事制度有所提及,但畢竟法條單一,具體實踐中的問題還沒能上升到法制層面解決,這就造成了有法而難依,有困難還得借助別的法律部門乃至是依賴相關行業(yè)規(guī)則來裁判和規(guī)制?;氐街贫缺旧?,我們便是要提出一項能夠提前于法律并且行之有效的方案來完善公司治理,既能解決實際問題,也能夠為立法提供寶貴經驗。
2 獨立董事制度的不足
獨立董事的特征課歸納為兩點,一個是獨立性,二是專業(yè)性。
2.1 獨立性
顧名思義,獨立董事的作用其中一個重要方面便是要體現(xiàn)“獨立”,這也是獨立董事制度存在的前提和基礎。獨立的含義有很多種,比如在資格和產生程序上、經濟上甚至是在行政(權利)上的獨立。
首先,在資格和產生程序上,大方向并不禁止管理層的社交關系中的相關人員擔任,小方面也在任職條件和評選資格中存在不夠嚴謹?shù)那闆r。我國推行獨立董事制度的一個初衷便是完善管理,牽制“一股獨大”對董事會的操縱和大股東對資產的侵占,更也避免防范關聯(lián)交易的產生和上市公司的弄虛作假。而實踐的操作和制度的漏洞說明,以“內部控制”和“形同虛設”為代表的問題普遍存在,資格選定上的不透明和產生程序上的不正義勢必會為日后監(jiān)管的不嚴謹埋下伏筆。
其次,在經濟上和行政(權利)上,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獨立董事的絕大多數(shù)情況是由相關公司聘任,聘任的多是政界離休官員、學界較有威望的教授學者以及行業(yè)翹楚名流,公司需要他們的名望多于他們的實際作用,甚至公司管理層對于影響力的需求暫時高過了對實際發(fā)展的需求,寧可以不菲的薪酬去購買一種大眾認可。不過,在市場上有了響亮的名聲,也是公司發(fā)展的必備條件,但是與此同時,獨立董事也就幾乎成為了花瓶。既然在經濟上獨立董事較大甚至完全依賴雇主,而作用上沒能夠真正參與公司管理,那么作為獨立董事的相關人,自然也就認為這是個最好的平衡點而不愿意去打破,再通俗一些就是不用操勞治理還能有著一份報酬,再本著人情關系也不可能去尖銳地提出公司弊端,兩方相安無事,你情我愿,各取所需。
2.2 專業(yè)性
獨立董事的選擇正如上文所說,絕大多數(shù)來自政商學界的名人,公司愿意購買“名人效應”,名人愿意名利雙收。暫且不談這些獨立董事能不能真正為了公司的發(fā)展獻計獻策,就說資格上,他們有沒有足夠賴以支撐的理論以及實踐基礎能夠擔當管理層的職位董事,這都值得商榷。我們承認,有的獨立董事確實發(fā)揮了應有的職責和作用,但大部分的情況下,還是不如人意的,與這項制度的引進初衷,有一定的距離。
當然,這也面臨著一定矛盾,如果要請有著一定理論以及實踐基礎的人擔任獨立董事,并且要對公司有著熟悉的了解,才能夠更好地提出發(fā)展和改良建議,畢竟公司眾多,每一家的情況各不相同,貿然有個“外人”對公司來進行未來規(guī)劃和發(fā)展指導,稍有不慎便會為公司帶來不可挽回的損失,因此,愿意引進獨立董事制度或者愿意聘請獨立董事的公司,他們的首選都會選擇熟悉公司業(yè)務、與管理層結交較好和并能夠準確指出公司不足的人來擔任獨立董事,因為我們不能夠強行要求每個公司的經營管理者能夠思慮長遠、眼光獨到而且能將所謂逆耳忠言消化入肺腑,從而勵精圖治振興公司事業(yè),這實在是不可強求。那么話題又回到最初,這也會不可避免地出現(xiàn)“任人唯親”的情況,可謂無奈。
3 獨立董事制度的完善
前文當中我們既然已經探究了獨立董事制度的現(xiàn)狀,那么相應的問題也是一目了然,下面就以上兩點問題提出一些改進和完善建議。
3.1 資格和產生程序上,改良獨立董事制度,亦或者改良監(jiān)事會制度
作用在于增強獨立董事的獨立性,最重要的是完善獨立董事的任職條件和選任程序。在任職資格上,禁止與公司管理層有著社交關系的人員擔任獨立董事,也禁止與本公司有著利害關系的人擔任獨立董事。在獨立董事的提名和選任上,可參照設置英美的“提名委員會”機關,這樣的話,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中小股東的權益,在選任上實行回避制,這樣既可以避免大股東通過提名的形式將權利讓渡給有著信賴利益關系的小股東和第三人,也可以防范大股東對獨立董事的產生過程實行某種壓力和操縱。與此同時,建議引進有著法律、經濟學和管理學背景的高級管理人才,因為他們不光能用自己的學識資歷來為公司服務,同時能夠在獨立董事的這個職位上發(fā)揮保障作用,當然,有條件或者有必要的時候,更加可以成立獨立董事會。
3.2 經濟和行政(權利)上,需要設計合理的報酬機制
經濟和行政(權利)上,需要設計合理的報酬機制,因為一個獨立董事能否發(fā)揮職責,不光要在經濟上有著與勞動陳果相掛鉤的匹配制度,更要有著發(fā)現(xiàn)了問題能有資格提出甚至是主導解決的權利。先說經濟上的獨立,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的思維體現(xiàn)在方方面面,經濟自主權往往和話語權成正比,這自然也需要合理的評判機制來衡量,哪怕是由第三方介入來為獨立董事們提供報酬從而更好地讓他們無后顧之憂地工作,這也都是不過分的配置。在排除了受惠于雇主而避諱直面雇主的尷尬和顧慮之后,要有的自然就是“實權”,公司不論大小,或有這樣那樣的經營問題或者管理缺陷,獨立董事能夠站出來指出,這也只是前提,后續(xù)改良需要跟進,不然提出問題而解決不能,設立獨立董事也是沒有意義的。因此,下放權利尤其是實權給獨立董事,筆者認為也是很有必要的。
3.3 在專業(yè)程度上,形成并發(fā)展獨立董事資格評價機制和培養(yǎng)辦法
獨立董事在現(xiàn)代公司管理理念和實踐中,舉足輕重。我們既然已經引進了獨立董事制度,那為什么不更好地去貫徹實施呢,也就是說,為什么不把這項制度進行得更專業(yè)、更深入和更精英化呢?我們可以不需要按部就班地像實行義務教育那樣大批次地培養(yǎng)職業(yè)獨立董事,因為我們也曾提到過,公司購買的同時是獨立董事們的名望和能力,如果獨立董事兼?zhèn)鋬煞N優(yōu)點,何樂而不為?我們只需要有一個客觀的評價機制或者評級機構對獨立董事進行評估就可以了。這樣既能讓公司注重和尋找獨立董事這樣的稀缺人才,使他們謹慎對待高層職位的給予,更能讓想成為獨立董事的人主動去學習和實踐從而變得專業(yè)化非局外人,這也從側面上規(guī)避一些影子董事的出現(xiàn)。
4 結語
獨立董事制度在我國的興起時間不長,任何新鮮事物的引進都伴有雙刃劍的性質,優(yōu)點要努力傳承發(fā)揮,缺點要主動積極改進。公司發(fā)展日新月異,與公司配套的相關制度也要相應產生,制度的提出、討論、試點實踐、實行、完善和發(fā)展,步步需要跟進緊扣,為了我國公司的健康發(fā)展,為了我國《公司法》的日趨完善,更加為了保障中小股東的合法權益,希望獨立董事制度能夠帶給我們一個新經濟時代下的新氣象。
參考文獻
[1]孫伯琦.完善我國獨立董事制度再思考[J].人民論壇,2011(30).
[2]趙修國.完善我國公司(法人)治理的法律研究[D].濟南:山東大學,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