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磊
【摘要】隨著學校教育地不斷深入和發(fā)展,德育教育已經成為學校教育的重中之重,是高中生素質教育體現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在語文學習過程中,培養(yǎng)愛國主義感情、社會主義道德品質,逐步形成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和正確的價值觀,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p>
【關鍵詞】物理;教學
物理實驗在物理教學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既是物理教學的基礎,也是物理教學的內容、方法、手段,在新課程標準的物理教學中倡導學生自主學習、研究性學習,加強科學探究,《課程標準》第三部分專門列入一項——科學探究及物理實驗能力要求,列表說明探究要素和基本要求,所以大大加強了實驗在物理教學中的地位,同時也明確體現:觀察現象、進行演示和學生實驗,能夠使學生對物理事實獲得具體的、明確的認識,這是理解概念和規(guī)律的必要的基礎.觀察和實驗對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和實驗能力,培養(yǎng)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引起學生興趣,具有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在這種新形式下,我們應該做好哪一些才能保證實驗的有效教學的進行呢?
首先,在實驗教學中,我們遵循從實際出發(fā)的原。根據高中生剛開始學物理、學生分組實驗做得少、學生實驗素養(yǎng)低的特點,我們就采取全方位指導的策略,即從頭到尾的全過程指導。實踐說明,這樣有效。
一、教師在實驗前做好充分備課是實驗有效教學的前提
教師應把實驗教案從物理課時教案中分離出來,在實驗教案中,教師應該將學生在實驗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等備寫出來。教師還應該在實驗案中備寫出“實驗探究目的、實驗探究猜想、實驗探究設計(其中分為實驗器材,實驗原理圖、實驗原理、實驗步驟)、實驗探究數據統(tǒng)計表設計、實驗討論或論證、實驗結論等六大環(huán)節(jié)”。并且,不是寫在紙面上,而且都要親自預做實驗,做到心中有數,先行實現¨探究。
二、教師在實驗教學中,指導學生實驗時如何抓住實驗探究的六環(huán)節(jié)是實驗有效教學的關鍵
在實驗探究過程中要指導學生:(1)在這個實驗中可能要測量哪些物理量?(2)用什么儀器來測量這些物理量?(3)用什么方法來測量這些物理量?(4)如何進行該實驗?實驗過程中要注意哪些問題?(5)對所做的實驗進行評價,還有什么問題?如何改進等?(6)最后得出實驗結論。
三、教師在平時的實驗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應指導學生實驗時做好“觀察、操作、記錄、分析討論、整理”等環(huán)節(jié),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實驗習慣
這是實驗有效教學的要求,在教學中,深深體會到學生怕學物理,教師難教物理,因此搞好物理教學,教師面臨了一種挑戰(zhàn):培養(yǎng)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也是物理教學的重要方面。
楊振寧博士說過:成功的真正秘決是興趣。學生一旦對學習產生了興趣,學生就會想學、愛學、才能學好物理。接下來談幾點利用實驗培養(yǎng)興趣的體會。
(1)改進演示實驗,激發(fā)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促進有效教學物理演示實驗具有形象真實、生動有趣的特點,能為學生在形成物理概念、得出物理規(guī)律前營造出活生生的物理情景,使學生感受倍深,在教學中要重視演示實驗。在“平拋運動”這一節(jié),講到如何分解平拋運動時,課本上的實驗裝置實驗室沒有配備,為了增加教學的形象性和真實性,找來了兩個乒乓球,用兩只手各拿一球在同一高度同時做平拋運動和自由落體運動,結果聽到兩個球同時落地的聲音。說明兩個球落地時間相同,即平拋運動在豎直方向的運動與自由落體運動是相同的,就避免了書上得來終覺淺的灌輸式教學,演示實驗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興趣,課堂開始活躍了,教學效果自然就好。
(2)加強學生動手做小實驗的能力,加深學生印象,促進有效教學,學生自己動手操作,會對所要學習的內容產生更大的興趣。在課堂上要適當引導學生自己動手實驗、操作,通過自己的頭腦,圍繞所學知識多思考、多提問題,大膽質疑、思考和探究。在講《離心現象》這一節(jié)時,讓學生自己做人造墨水旋風,通過改變旋轉速度,發(fā)現墨水的狀態(tài)不同。學生對此充滿興趣,在實驗過程中提出墨水相對不動和墨水旋風現象的原因,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調動起來了,學生都動手做實驗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參與,在體驗中學習學生成了學習的主人,學生回答和思考問題也變得積極了,整個教學過程比較輕松,從而提高了課堂的教學效果。
在新課程體系中,物理實驗教學的重要地位將越來越突出,物理實驗教學的面目也將隨之出現新的面貌。作為新形勢下的物理教師,我們只有不斷發(fā)展,不斷探索,不斷學習,處處以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為最高目標,才可能將我們的學生培養(yǎng)成社會所需要的適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