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1日,由朝鮮半島研究協(xié)同創(chuàng)新中心主辦的“朝鮮第四次核試驗與中國戰(zhàn)略”研討會在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舉行,來自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中國社會科學院、當代世界研究中心、南開大學、延邊大學、《世界知識》雜志社等單位的專家學者參加了會議。研討會由朝鮮半島研究協(xié)同創(chuàng)新中心主任蔡美花和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副院長郭憲綱共同主持。
研討會上,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阮宗澤做主旨發(fā)言,與會專家圍繞主題從不同視角、不同層面進行了交流研討。與會專家認為,2016年1月6日朝鮮不顧國際社會普遍反對進行了第四次核試驗,朝鮮半島再度成為世界焦點,東北亞地區(qū)乃至亞太局勢更加復雜多變。近幾年,美韓軍演更加迅猛,韓國又一直在推動其“制度統(tǒng)一”攻勢,韓國社會對朝鮮的敵對情緒日益加重。據首爾大學統(tǒng)一和平研究院調查,2015年54.8%的韓國人在“對朝鮮半島威脅最大的國家”上選擇了朝鮮。朝鮮違背安理會的決議,以擁核的方式來對抗自己的生存威脅,以至于造成東北亞局勢的緊張復雜。美國試圖把矛盾和責任轉嫁給中國,聲稱中國對朝政策失敗,為其全面制裁掃清道路,增加制裁的合理性,想對朝鮮“一網打盡”。
與會專家認為,面對半島形勢及東北亞國際關系的新變化,中國要采取主動,積極打開東北亞局面,要堅持朝鮮半島無核化,堅持朝鮮半島和平穩(wěn)定,堅持通過對話協(xié)商解決,堅決把美國轉嫁給中國的責任推回去。新時期的半島戰(zhàn)略要有新思維,要合理有效利用中國的外交能力和資源。中朝關系必須要適應全球新型國際關系構建和中國對外戰(zhàn)略的調整。朝鮮違反安理會決議再次進行核試驗,沖擊國際核不擴散條約,當然要受到制裁,但國際社會也要關注朝鮮的人道需求。同時,中國要繼續(xù)按照發(fā)展振興東北、開放長吉圖的相關考慮來推進中國和朝鮮之間正常的經濟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