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建
交往是生命世界的基本存在方式,合作是當今時代發(fā)展的主題.自20世紀70年代始,合作學習模式的研究、實踐,碩果累累,被公認為是一種較為理想的教學模式,在國內合作學習被譽為近十年來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學改革,成為當代最重要的教學理論和策略之一.本文結合高中物理新授課教學,就如何有效實施合作學習進行分析.
一、創(chuàng)設情景,激發(fā)動機
一堂課的開篇,是否能夠引人入勝,奪人眼球十分重要,新授課中無論概念課還是規(guī)律課,只有制作質量上乘設計精妙的情景設計,才可以引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好奇心和,產(chǎn)生強烈的探索欲和求知欲,為下一步課程的引入和展開奠定良好的基礎.當然,為新授課所創(chuàng)設情景本身也是這節(jié)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相關知識內容的體現(xiàn),情景的設計要有科學性、直觀性,還有要趣味性和生活化的特點.
例如,《描述物體運動變化的快慢——加速度》概念新授課中,運用多個生活場景和小實驗來創(chuàng)設情景.這樣的設計既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增強他們的好奇心,同時該實驗來自于生活,又是教學內容的體現(xiàn)和應用,能夠很好地增強學生的物理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的情感體驗.
情景1 (通過演示實驗引入新課)
讓兩個小車同時從兩個傾角不同斜面的頂端由靜止開始下滑,兩個小車各在做什么運動?兩個小車的運動情況有何不同?(同時讓兩個小車從傾角不同的斜面下滑,便于學生比較)
學生回答可能有很多種情況,根據(jù)學生的回答總結:兩輛小車都做加速運動,在傾角較小的軌道上滑下的小車,加速較慢,在傾角較大的軌道上滑下的小車,加速較快.
情景2 通過視頻增加感性認識.(1)運動員起跑的快慢直接是成績的關鍵.播放運動員起跑時的視頻,引導學生觀察劉翔起跑時速度變化情況.(2)子彈發(fā)射時加速很快.播放發(fā)射子彈的視頻:一扣槍的板機,子彈“啪”的一聲已不見蹤影.(3)不同汽車啟動快慢不同.播放不同汽車在十字路口綠燈亮時同時啟動的視頻.
二、誘導思考,引入主題
成功的情景創(chuàng)設,會自然的誘發(fā)學生的質疑,激發(fā)學生的自主思考,引入新課的主題是水到渠成順水推舟的事.問題的提出要簡潔有力,既要結合最初情景的創(chuàng)設,又要體現(xiàn)本節(jié)課的主題思想.
例如,《描述物體運動變化的快慢——加速度》概念新授課中,經(jīng)過了上面一個情景創(chuàng)設的環(huán)節(jié),順勢提出問題,帶著學生進入主題.
問題:做變速運動的物體,速度變化有快慢的不同.怎樣表示變速運動的物體速度變化的快慢?
三、告知目標,明確方向
提出本節(jié)課的課題之后,接下來重要環(huán)節(jié)是告知學生本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讓學生明確所要研究的方向,只有這樣才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相關的研究表明,只有讓學生首先要認識到目標是我感興趣的,通過努力有可能達到的才能使學生表現(xiàn)出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合作學習的目標包括學業(yè)目標和社會技能目標,向學生說明具體要學什么,知道他們通過這次合作學習掌握哪些新知識和提高認知性和合作性能力.
《描述物體運動變化的快慢——加速度》一節(jié)的學習目標展示如下:
目標1:通過加速度概念的建立過程和加速度定義式的得出過程,了解比值定義法在科學研究中的應用,理解加速度的物理意義;知道加速度的定義式和單位,知道加速度就是速度的變化率.
目標2:知道加速度是矢量,其方向始終跟速度變化量的方向一致.
目標3:會根據(jù)速度與加速度方向的關系判斷運動性質.
目標4:通過對速度、速度變化量、速度變化率三者的比較分析過程,使學生掌握比較分析問題的方法能,說明加速度跟速度、速度變化量的區(qū)別.
目標5:能根據(jù)v-t圖像判斷加速度.
目標6:通過交流討論使學生體驗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培養(yǎng)其合作能力及團隊精神,使學生體驗物理就在我們身邊.培養(yǎng)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和探究物理世界的熱情.
四、解釋任務,確定標準
確立了合作學習的目標和內容,下一步是將目標和內容細化分解成具體合作的學習任務,解釋給學生,并告知他們成功的標準,以引導他們如何完成任務.合作學習任務緊扣合作學習目標,任務的呈現(xiàn)應該是明確、可操作的合作學習行動指南;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是向學生解釋成功的標準.在向學生解釋要完成的教學任務時,也同時提出對學生期望達到的標準,做的什么樣的規(guī)格才算是成功的完成任務.這種標準必須是具體可測量的,如“完成的正確性”、“完整性”、“時間限制”等等.
五、展開合作學習
1.獨立自主思考
研究表明,無論是一整節(jié)課,還是針對某個問題進行的合作學習環(huán)節(jié),存在著老師一提出問題就讓大家合作,什么問題都合作,可是這樣沒有經(jīng)過學生獨立思考的合作學習的結果是低效的,非正式粗淺而盲目地任何集體觀點的得出都是建立在個人的智慧的觀點集合之上, 但是沒有經(jīng)過認真閱讀獨立思考冷靜分析的個人意見只會讓合作討論流于形式或者誤入歧途.所以,針對任何一個準備讓學生啟動合作學習的第一步就是獨立自主的思考.
2.互助合作探討
學生完成自主學習之后,對學習的內容有基本的認知,這個時候可以根據(jù)教師分配的小組任務和設計的問題引導開始組內討論合作探討.在“異質分組”的合作小組中,每個成員承擔著集體的任務或者個人的分任務,帶著自主獨立思考的答案,參與小組成員開始討論的時候,會進一步加深理解自己小組所探討的問題,重走概念的抽象或者規(guī)律的驗證推理,修改完善自己最初的構想,達成小組的共識,得出相應的結論.這個環(huán)節(jié)可以設計許多的問題,比如一個重要物理概念的生成,一個基本規(guī)律的推導,一道典型例題的解析,一個難點問題的拓展,都可以大膽的采用合作學習完成互助探討.
3.代表交流展示
選取代表進行組間觀點的展示,是各個小組之間互相競爭和互相促進的好時機.合作學習初期,可以選擇或者讓組內推選個人表現(xiàn)最為突出的學生代表發(fā)言,但這樣的選擇有時候會造成組內的兩極分化,使一些學力較弱的學生成為學優(yōu)生的陪襯,久而久之會降低學困生的學習積極性,合作學習就成了個人表現(xiàn)的舞臺.所以,我們要在各個環(huán)節(jié)注重互賴關系的構建,代表的選擇可在合作學習模式較為熟練的時候,采取隨機抽取代表或者指定代表發(fā)言的方法來平衡全組成員的發(fā)展.
4.動態(tài)生成新知
學生的對于新知識的認識理解和掌握是一個動態(tài)生成的過程,尤其是在經(jīng)歷了合作學習的前幾個步驟之后,對于新知識認識的加深和體會經(jīng)歷了不斷的深化和推進,螺旋式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