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忠平
在初中教學中,各個學科都有自己獨特的思維,化學也是一樣.一道化學的試題往往包含了它自己的思考方式,這就是化學思維.而化學思維有許多類型,其中在中考題里最容易失分的是三種思維,也是學生經(jīng)常忽視的地方,即化學的微觀本質原理、混合反應中反應順序本質原理、系統(tǒng)質量守恒本質原理.在中考中這三種思維的試題出現(xiàn)的頻率也是比較高,說明這三種思維是化學本質性思維,是學生學習化學后必須構建的思維,同時是學生一定要掌握的本質性原理.有時候這三種思維綜合應用,或者是與其它的原理和能力一起使用,這就增加了試題的難度,學生更容易失分.因此需要教師和學生在平時多關注這類思維在題目中的出現(xiàn),通過題目構建這種思維.
一、微觀本質原理在解題中的應用
在化學里,一切宏觀的現(xiàn)象和物質都有一個微觀的解釋.譬如我們聞到的花粉的香味,那是由于花粉中的分子在作無規(guī)則運動的結果;我們稱量出來的物質質量,那使由一個個的原子或者是分子、離子的微觀質量總和,這就是微觀本質原理.微觀本質原理的基礎是一切物體都是由微粒構成的,這些微粒的性質和構成方式,以及構成時表現(xiàn)出來的特性決定了物質的性質.這個原理是化學中的一個基本知識點,或者是一個基本觀點和原理,所以在中考中必然會出現(xiàn)此類的題目,而學生對知識點的知識是了解的,單獨用它來解釋一些現(xiàn)實現(xiàn)象是能夠完成的,但如果在與其它的能力和方法一結合,就會疏忽這種原理.
例 (2015年四川眉山)觀察如圖1并回答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