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松巖
【摘要】怎樣才能把一節(jié)語文課上得生動形象,豐富多彩,“活”起來呢?本人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從“首先要精心備課;導語要巧妙,精彩,引人入勝;把知識點問題化;精心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豐富課堂形式;鼓勵學生在課堂活動中提出問題;充分利用教學網絡和多媒體資源;做好課堂檢測;堅持寫教育敘事。”等八個方面進行分析。
【關鍵詞】精心備課;導語巧妙;問題化;教學網絡;教育敘事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語文課語文老師誰都會上,怎么上都可以,只要能夠自圓其說。但有的語文課聽起來很平淡,甚至很死板,沒有生氣;而有的語文課聽起來卻很精彩,很豐富,像在給學生講一個生動的故事。那么怎樣才能把一節(jié)語文課上得生動形象,豐富多彩呢?本人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現淺談如下。
一、首先要精心備課
要想上“活”一節(jié)語文課,首先就要上“對”這節(jié)課。這就需要教師課前以《初中語文新課程標準》為綱,深入分析教材,抓準這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并重新整合教材內容,使這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具體化,因材施教,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學習水平。課標中的教學重難點這個班學生難以理解的,就分解成幾個有層次的小難點進行講解,降低難度,本不是這節(jié)難點的內容,若學生學習起來很難,就應把它作為這節(jié)課的難點來講解。例如:魯迅先生的《孔乙己》一文中,學生不理解為什么孔乙己是咸亨酒店里唯一一個穿長衫而又站著喝酒的人,不是很矛盾嗎?更是不理解他科舉不成完全可以另謀職業(yè),“行行出狀元”,為什么寧可受辱也不改行,在講解時就要深入介紹科舉制度,在科舉時代,只有讀書人才能穿長衫,因孔乙己沒地位所以站著喝酒;因其受科舉制度毒害太深,“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盵1]的觀念在其思想中根深蒂固,所以寧愿受辱也不愿改行。在備課時,這是重點也是難點要抓“準”講到,才能讓學生深刻理解科舉制度對人們的巨大毒害,才能把這節(jié)課講“活”,講深刻,講精彩。
二、 導語要巧妙,精彩,引人入勝
俗話說“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敝v新課之前,簡潔,巧妙,精彩的導入語言,往往能引人入勝,激發(fā)學生學習這節(jié)課內容的濃厚興趣。比如:在講朱自清的《背影》一文時,導語就可以設計為:“同學們,爸爸媽媽每天見到我們時都是什么表情呀?慈愛,笑容可掬等等,那你們見過他們的背影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朱自清先生的《背影》?!边@樣導入本課,就比較巧妙,能夠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把知識點問題化
講解語文知識,不能只是簡單地敘述知識,而應把知識點問題化,讓學生帶著問題來學習,這樣學生在上課時就不會精神溜號,而是積極思考面臨的問題,比如:在學習課文《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一文時,老師提問:“馬克思是哪國人?同學們回答:德國人,那么他逝世后葬在哪兒呢?有的同學就說在德國,是在德國嗎?讓同學們帶著這個問題展開學習,比直接告訴他在英國要好得多,”會極大地提高學習效率。久而久之,還能提高學生的語文思維能力。并且學生還會產生新的問題:為什么葬在英國而不是德國?學習興趣產生了,語文思維能力也得到了培養(yǎng)。
四、精心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豐富課堂形式
對于某一節(jié)語文課來說,該怎么講,教學用書上給出了許多參考建議,不同的老師也有不同的授課方案,作為一位語文老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可以參考,但必須有自己的重新設計,要有體現本人教學風格的個性化設計??刹捎枚喾N教學手段,豐富課堂教學形式。比如:在講歷史劇《屈原》時,就可以分角色讓幾個學生分別扮演屈原、楚懷王、南后鄭袖、靳尚、衛(wèi)士等,課堂上演繹一下這個歷史故事,讓學生感受這個感人的歷史故事,體會屈原偉大的愛國情懷等。效果肯定比單純讀課文講解要好得多。
五、鼓勵學生在課堂活動中提出問題
要充分利用“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教學模式[2],教師在教學中要明確,教師在課堂學習中重在引導,不只是要教給學生知識,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主動地學習獲得知識,教師要設計恰當的課堂活動內容,鼓勵學生在活動中提出問題,小組合作探究,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這樣學生通過這一學習過程不僅培養(yǎng)了語文學科能力,還獲得了語文學習的成功感,學習興趣定會有很大提高。比如:在學習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父母的心》一文時,教師可以請學生分角色朗讀課文,鼓勵學生提問:“那男人把孩子送給財主夫人,孩子能過上好日子,不是挺好嗎?好不好?回答:是挺好,所以他們要送出一個孩子,為什么要送大兒子出去?回答:大了好養(yǎng),放心;為什么又反悔了呢?回答:舍不得,為什么送了三次最后那男人和女人又痛哭流涕非要回來呢?”……通過提問,讓學生體會文中這對父母深摯的愛子之心。比老師講出來效果要好得多。
六、充分利用教學網絡和多媒體資源
在現代教學中,教學網絡就像一個巨大的資源庫,多媒體就像一個生動展示知識的平臺,我們在教學中要充分利用它,使我們的教學活動更生動,更精彩,更豐富。比如在教學中可用圖片、視頻資料來為課堂教學活動添彩,可讓學生通過網絡查閱資料。比如:在講魯迅先生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初一上冊,北師大版)這篇文章時,在講到兒時的樂園——百草園“不必說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遠”時,利用多媒體電腦展示上述畫面,那么作者幼時的樂園就會生動地展現在學生面前,在講解三味書屋時,在講到私塾先生如醉如癡吟誦“鐵如意,指揮倜儻,一座皆驚呢?……”時,如果能用多媒體展現一段相應的視頻資料,學生們定會笑得前仰后合,私塾先生的老學究形象就更生動了,學習效果就更立體了。
以上就是本人對如何上活一節(jié)語文課的一點拙見,不妥之處,還請指正。
參考文獻
[1]摘自北宋·汪洙《神童詩》.
[2]摘自東營市勝利第四中學《自主學習型高效課堂建設研究與實踐》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