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曉云
“溝通要從‘心開始”,這是諾基亞手機打出的廣告詞。班主任要想了解學生,解決學生的各種問題,就必須掌握與學生談心的技巧——從“心”開始。
一、交流從“心” 開始,不可缺少的是愛
教育實踐證明,愛是教育的前提,沒有愛就沒有教育。班主任對學生的愛,不是對少數(shù)優(yōu)生而言,而是面對全體學生,特別是差生。這種愛,不是偏愛,更不是遷就學生錯誤的愛,而是一種發(fā)自內(nèi)心的真誠的愛。
二、育心必須交心,師生都要敞開心扉
育心必須交心。交心要求師生共同參與,還需要班主任帶頭,對學生無話不談、知而不言,這樣,學生才能無拘無束地和班主任談生活、談學習、談思想。因此,班主任要有自己的特殊談話招式。如,我每次與學生交流,就先向?qū)W生打開心扉,談自己最近的心事,碰到什么問題或矛盾,自己有什么感受,又是如何解決的……這樣才能誘導學生把自己的內(nèi)心想法講出來。
當今,中學生對異性話題并不感到陌生,并受到很大影響。一天,我班的一位女生拿著一封信來找我,我打開一看,上面寫著“小麗,I Love You”,落款是“本班的一位男生”。作為班主任的我,平時常教導學生不要早戀。這件事的出現(xiàn)使我有點生氣,但我強忍住了,因為我知道,這是男女生中的一種自然而正常的情感表現(xiàn),沒有必要用行政手段去處理,但要進行正面教育,既不能回避,也不能粗暴對待。為此,我十分謹慎地處理,用降溫和轉(zhuǎn)移的辦法,把學生情感引導到正確的、積極的方向上來。一方面,我平靜地對女孩說: “不要緊,這不是你的錯,一個漂亮的女孩被別人喜歡是很正常的,你不要太在意,更用不著害怕。如你太在意,他也會受到創(chuàng)傷的。所以,你得先平靜幾天,不要理他,給他一段思考的時間?!比缓?,我在班上饒有興趣地向?qū)W生公開了我初中時代的一段饒有趣味的男女情感故事,并告訴學生,我那時也有一個很好的異性朋友,但這種朋友是學習上互相幫助的摯友,也是互相競爭的對手。末了,我提出了“異生正常交往≠早戀”的理念,鼓勵我班男女學生正常交往,促進學習上的感情,但不能節(jié)外生枝,有多余的想法。我的這一交心行動,潛移默化地教育了男女兩位當事人,也教育了其他學生。
三、溝通從“心”開始,師生之間要有誠心
蘇霍姆斯基曾說過:“如果學生不愿意把自己的歡樂和痛苦告訴教師,不愿與教師開誠相見,那么談論任何教育都總是可笑的,任何教育都是不可能的?!睘榇耍覍Υ魏我粋€學生,都遵循“以誠相待”原則。對學生中的矛盾或意見,不偏聽、不偏信,更不主觀臆斷誰是誰非,而是深入實際,調(diào)查了解,一碗水端平。班主任要尊重學生,要求學生做某件事后,也要真誠地對學生說一聲“謝謝”,這樣做,可贏得學生對老師的尊敬和信任。
四、溝通從“心”開始,師生之間要知心
如何才能知心?與學生談話之前,班主任必須認真對學生進行調(diào)查研究,了解學生的思想感情,摸準學生“脈搏”。 只有這樣,才能對癥下藥,因材施教,懂得如何幫助學生、關心學生,把心交到心坎上。
除了知心,還要有耐心。要循循善誘,不能簡單輕率,不要認為通過一兩次談話就能將問題徹底解決。俗話說,“江山易改,稟性難移”,對學生的教育,不能要求“立竿見影”。
周玲,是一個從外校轉(zhuǎn)入我班的女同學。為讓她安下心來學習,我十分關心她,因此她對我也十分信任,經(jīng)常向我講她爸爸的怪脾氣和特點。她說,爸爸是個干活的好把手,一個人能包干20畝果園地的農(nóng)活,但爸爸又是個性情急躁的酒瘋子,喝醉了酒,就經(jīng)常打媽媽。每講一次,她都在我面前哭泣。我知道,她是在我面前發(fā)泄心中的痛苦,也向我征求如何幫助她解決爸爸的性格問題。為此,我安慰她不要為這事過于傷心,要相信爸爸以后會改正這種陋習的。另外,借雙休日機會,我邀幾個與她要好的同學一起到她家的果園去約見她爸,幫她爸干些力所能及的農(nóng)活,主動與她爸交流談心:談周玲在學校的良好表現(xiàn),談自己父母的性格與為人,他們?nèi)绾位ハ嘧鹬兀椭C相處,還談爸爸喝醉酒后的趣事:或唱歌跳舞,或潑墨寫字,或要家人排隊聽他訓話,如何的為人處世……旁敲側(cè)擊地對他爸進行教育或影響。沒想到,我們這一招真靈,他爸從中受到啟發(fā)和教育,以后喝酒大有節(jié)制,喝醉了酒,也不再打人了。
五、溝通從心開始,要尊重學生的自尊心
學生作為老師的教育對象,他首先是人,是一個有著自尊心的人,因此老師必須學會尊重學生。班主任和學生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在管理和教育過程中,班主任要平易近人,與人為善,對犯錯誤、有缺點的學生要循循善誘,以理服人,切不可挖苦諷刺、謾罵訓斥,更不能體罰學生,讓學生當眾出丑,否則只會引起學生的反感,使其產(chǎn)生對立情緒,不利于管理教育。班主任在尊重學生的同時,還要信任學生。有許多學生往往從教師的信任中體驗到人格的尊嚴,認識到自我價值,從而激發(fā)起不斷進取的信心和決心。班主任在管理教育過程中,只有將自己的要求轉(zhuǎn)化為學生自己的內(nèi)在要求,啟發(fā)他們自信、自尊,培養(yǎng)其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務能力,才能取得教育的成功。
一句話,班主任與學生溝通,必須從“心”開始,必須有一顆忠誠于人民教育的紅心和愛心。一名合格的班主任,必須要有一種無私獻身的精神,有一種強烈的事業(yè)心,有一種善于變一時的分心為安心、變短暫的粗心為細心、變無意的偏心為平心的本領。班主任能做到這些,班級管理即使不能稱最好,但一定會達到比原來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