鷗鳥
有些東西,在沒有真正擁有過之前,是沒有權利說淡泊的,比如說名利,比如說愛情,當然還有其他。諸葛亮在沒有聞達之前,躬耕南陽,好為《梁父吟》,每自比管仲、樂毅,表達出了強烈的追求名利的政治抱負,那時,他沒有說要淡泊名利。是他“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長期執(zhí)掌蜀漢政權之后,名利已達頂峰的諸葛丞相才舉重若輕地告誡子孫和后人:“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為什么?因為這時他才有這個資格說淡泊!
就比如在下吧,說心里話,我這個人打骨子里是把名利看得非常淡的,但無奈身處名利場之中,“淡泊名利”這句話我是從來不敢說出口的。非但不能說,平時我還得極力表現出熱衷、積極的樣子。假如我敢說一句:“科長、局長算什么?”馬上科長、局長就會對我大喝一聲:“小子口氣不??!有本事你也弄個科長局長當當??!”
類似的情況還有很多,比如金銀首飾之于女人,如果你沒有“三金”(金戒指、金耳環(huán)、金項鏈)及其他珠寶,遇到別的女人大談鉑金、鉆石的時候,你最好悄悄走開或默不作聲,但萬不可說那句:“好女不戴金!”要搞清楚哦,人家好女不是沒有,而是不戴!有而不戴,是為淡泊;沒有可戴,只能叫窮酸!
再比如汽車之于男人,當有車一族大談汽油如何漲價、道路如何擁擠等汽車帶來的煩惱之時,假如你還沒有汽車,還是退避三舍為妙,可千萬別標榜自己不買車是愛護環(huán)境,是為了鍛煉身體。還是那個邏輯:有車不開,才是境界;沒車可開,只是無奈。
金錢和地位也是這樣,比爾·蓋茨把他的全部財產都捐給了慈善事業(yè),人們稱贊他視金錢如糞土,回報社會,因為他是成功的,他有錢可捐;華盛頓在連任兩屆美國總統之后,說什么也不愿再擔任這個職務,情愿回到加利福尼亞去當他的農民,人們都說華盛頓高風亮節(jié),不貪名位,因為他已經是總統了,他有位可拋。也許有人會說:“如果我是蓋茨,如果我是華盛頓,我也會那樣做的,名利算什么!”且慢如此說,古今中外,真正淡泊名利的能有幾人?富而不奢,貴而不驕,是必須在富貴之后才能表現出來的。
所以說,如果你真的想表現出自己是個淡泊名利的人,那你現在所應該做的就是不遺余力地去追逐,等你功成名就的那一天,你面對名利如同浮云一般,哈哈一笑,一腳踢開,那才是真的淡泊名利。在自己一無所有的時候奢談什么淡泊名利,只能招來一句“吃不著葡萄就說葡萄酸”的挖苦,何必呢?
無論你如何杰出優(yōu)秀,即便真的取功名富貴如探囊取物,也決不要對未曾擁有過的名利說你不屑一顧,只有英雄到老,名將還山之后,才有資格對著身后的滾滾紅塵,淡然一笑說:“江湖,算個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