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建英
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深入鉆研教材,要精心備問題的設計、備小組合作點,學會取舍,做到“目中有人,心中有本”。教師的導學,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領學生自主學習文本,深入合作探究,形成自己特有的思維方法。
一、設計導學單。過好預習關,培養(yǎng)學生自學自疑能力
導學單作為學生學習的前奏曲,在基于以學為中心的課堂理念下,成了開展課堂教學的關鍵點,成了語文閱讀教學的新起點。在導學單上的“先學導航”部分應該是“少而精”的,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的難易程度、學生的認知特點來設計導學單,將趣味性與知識性有機地整合,做到形式為內容服務,為學生學習文本鋪墊,給學生留下思考質疑的余地。
設計導學單的目的是凸顯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導學單也是課堂教學的線路圖。導學單設計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學生學習主動性、積極性的發(fā)揮,“授之一魚,只供一餐;授之以漁,可供一生”。只有讓學生有著強烈的自主意識、問題意識,才是教學成功的前提。在導學單的設計上充分滲透自學方法,就能出色地引導學生完成學習任務。
二、因勢利導,過好詞句關,突出學法學力的契合點
語文閱讀課應加強學生對課文的理解與體驗,使學生有所感悟、思考,受到情感渲染,享受審美情趣,習得學習的方法。閱讀教學是由師生雙方共同合作進行的雙邊活動,學生對文本的深入解讀需要教師有效的引導,教師要引導學生獨立思考,讓學生的思維處于活躍的狀態(tài),將語言訓練與思維發(fā)展有機鏈接,讓閱讀課堂在思維碰撞的火花中綻放精彩。
1.導在易錯處。杖撥云開引路深。布魯納說:“學生的錯誤都是有價值的?!睂W生在學習過程中出錯是學情的真實流露,此時,也是教師導學的最佳契機。學生產生錯誤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教師要正確巧妙地利用錯誤資源,促進學生情感與智力的發(fā)展。如人教版語文五年級下冊《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一文中有一詞組“花的脊梁”,教師在教學中要抓住“脊”這個難點展開教學,一是通過解釋:“脊”是我們身體的一部分,表示背上正中間的骨頭,也指動物背中間的骨頭,后來引申為部分事物中間高起的部分。“脊”左邊兩筆“點、提”與右邊的“撇、點”可以表示脊梁上很多骨頭的有序排列;二是通過看幻燈片,看一下“脊”的大篆與小篆的動態(tài)書寫過程,讓學生了解“脊”字的書寫。通過對“脊”字的拆分,讓學生明白“脊”字的構造特點,輕松地掌握其書寫要領,自然而然地將“脊”字銘刻在心田??梢?,教師在教學中要善于從學生易錯之處巧引領,注意捕捉學生的“錯誤”,將機會留給學生,引導他們在思考中發(fā)現不足。
2.導在膚淺時。咬定文本不放松。課文中的語言文字是情感的載體,師生共研文本是對課文進行深層次質疑、感悟、提煉的經過。閱讀教學中,教師在學生不能進一步理解語言、揣摩語言時要抓住關鍵詞無痕地嫁接,進入豁然開朗的境地,品出語言之韻味,體悟其內涵。如人教版語文三年級下冊《荷花》課文中有一個“冒”字用得真好。這就向教師們提示了要引導學生體會“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的“冒”字在表情達意等方面所起到的作用。教師在教學時不能讓學生一讀了之,而應讓學生充分誦讀,在整體感知之上發(fā)現“冒”字用得多么獨具匠心!可以讓學生采用換一換的方法:“冒”字可換成哪些字呢?(長、鉆、項、穿、伸、挺)請同學們思考,作者為什么用“冒”字,而不采用其他的這些字呢?請大家靜下心再讀讀前后的幾個句子,想想:荷花是如何長出來的,會讓你感覺到花兒是怎樣冒出來的?(在多媒體課件上出示下列的詞語:急切地、爭先恐后地、迫不及待地、生機蓬勃地,換入句中反復地讀一讀,體會其詞的妙用。)
教師通過啟發(fā)學生精思深掘,為學生在遣詞造句中播下善用詞語的種子,讓學生領會詞語的言外之意、作者的弦外之音,與作者產生思想的融合,得到感情的共鳴,把握了文字背后的智慧和情思,讀出語言的溫度,將閱讀向深處蔓延,收到了好的教學效果。
三、小組共研,過好合作關,有效挖掘文本資源
在語文閱讀課上,教師根據教學實際需要,巧設“合作點”,提出能激起學生探究、交流欲望的焦點話題,讓課堂多一些爭辯,激發(fā)學生思辨之花以及交流探討的欲望,使學生在爭辯中不斷思考質疑,有效地挖掘文本資源,達成教學目標。筆者在執(zhí)教人教版語文四年級下冊《生命生命》一課時,突出了讓學生從簡單的生活現象中感悟出人生的哲思的重難點。課件出示:“雖然生命短暫,但是我們卻可以讓有限的生命體現出無限的價值。于是我下定決心,一定要珍惜生命,決不讓它白白流失,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比缓笠龑W生四人小組討論對這句話的感悟。晨光組一位c同學站起來發(fā)言:我們組對這一段最有感觸,都認為生命應體現價值。此組一位同學補充道:生命是非常有限的,作為小學生應在生命的每一天綻放出自己特有的華彩,努力學習新知,長大做一位有用的人。另一位同學也站起來發(fā)言:記得王光美說過一句話,努力學習,勤奮工作,讓青春更加光彩。同學們應保持樂觀向上的精神、勇敢拼搏!接著,其他學習小組也結合資料進行了補充。筆者接過學生的話茬,動情地說:同學們,每個學習小組你一言我一語的發(fā)言,令大家深深地感受到了生命的意義是什么。是啊,人人珍愛生命,必將創(chuàng)造出屬于自我的價值。教學中,筆者引導學生以合作的方式討論重點句,自我表達觀點,讓學生暢所欲言,認真聆聽,使每一位學生都有獨特的感受,有智慧火花的碰撞,有對生命的美化與呼喚,產生了來自孩童世界值得珍視的生成性資源,也是“主客融合,物我同境”的真正實現,令學生的思維活躍起來,學生的生命活力在課堂教學中得到發(fā)揮與凸顯,真正地彰顯出生命的關懷。
以學為中心的語文課堂需調動學生學習的內需力,教師在課堂上要點“學”成金,把握好教學設計與課堂學生狀況的互動關系,關注學生的學習生成狀態(tài),立足文本的言語形式,抓語言訓練點,抓方法習得點,抓能力培養(yǎng)點,精心設計,篩選出有效言語實踐的內容,飛渡閱讀課堂迷津,搭建言語實踐的平臺,使語文課根深葉茂,熠熠生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