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冬梅 賈巳夢
摘 要 由于經濟全球化的推動,國際化教學越來越成為全球教育發(fā)展的趨勢,我國高校進行國際化教學改革成為迫在眉睫的議題。本文從教材選用國際化、課程體系國際化、學生來源國際化、教師資源國際化與教學管理方式國際化等方面研究了國際化教學改革的具體內容,并指出了國際化教學改革進程中的難點與重點。
【關鍵詞】國際化教學;教學模式;教學管理
1 研究背景
由于經濟全球化的推動,教育產業(yè)的國際化發(fā)展趨勢進一步加強,成為世界經濟領域發(fā)展的一個最新動向,全球對其關注度增加。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銀行和經濟合作與發(fā)展組織(OECD)相應的召開了專題會議,討論教育國際化對全球帶來的影響,并對相關政策做了具體的規(guī)定。
《國家中長期教育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中也明確指出:“加大高校對外開放的力度。吸引更多世界一流的專家學者來華從事教學、科研和管理工作,有計劃地引進海外高端人才和學術團隊。引進境外優(yōu)秀教材,提高高等學校聘任外籍教師的比例。吸引海外優(yōu)秀留學人員回國服務。支持中外大學間的教師互派、學生互換、學分互認和學位互授聯授”,“開展多層次、寬領域的教育交流與合作,提高我國教育國際化水平。借鑒國際上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經驗,促進我國教育改革發(fā)展,提升我國教育的國際地位、影響力和競爭力。適應國家經濟社會對外開放的要求,培養(yǎng)大批具有國際視野、通曉國際規(guī)則、能夠參與國際事務和國際競爭的國際化人才?!边@是 21 世紀我國高等教育發(fā)展理念和愿景規(guī)劃的重大突破,同樣也預示著大學國際化實踐問題研究的緊迫性。
2 國際化教學改革的具體內容
2.1 課程體系與教材選用的國際化
構建國際化的課程體系在借鑒優(yōu)秀的國際化大學的基礎上,最重要的一點是增加國際化的課程。國際化的課程有兩種形式,一種是課程本身是非常先進及國際化的,包括涉外專業(yè)課、國際研究課程、公共課;另一種是基礎性的專業(yè)課程引入國際化的案例、觀點、理念、國際問題等。最先進的課程使用最新版的原版教材,用先進的教學內容和教學體系改造落后的學科、專業(yè)和課程結構,準確把握學科前沿。
2.2 教師資源國際化
各大學的國際化都離不開教師國際化,國際化的教師,可以帶動學生國際化,推動國際化的發(fā)展。目前,很多高校支持青年教師“走出去”深造留學。教師資源的國際化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好本校教師資源,鼓勵其出國進修或科研,培養(yǎng)教師的國際視野,鼓勵自主學習與國際接軌;另一方面,在人才引進上可以引進海外留學人士外籍人士,補充教師隊伍;同時,促進本土教師和外籍教師的交流,以實現共同進步。
2.3 教學模式國際化
為了更好地與國際教育銜接,可鼓勵嘗試新的教學模式,在課程中鼓勵小組討論、案例教學、實踐實習等教學方式。如,可實行與國際教育接軌的小班授課的教學模式,并試行“問題解決式”,“專題教學式”,“跨學科課題合作教學模式”,“小組合作一遠程協商教學模式”,“雙語教學模式”和“情景教學式”等開放性教學模式,把學生帶出教室,帶出學校,在草坪上、圖書館、視聽室、企業(yè)、博物館等處進行現場教學。
充分利用網絡多媒體教學設備,積極利用現有的各種教學設備進行授課。開發(fā)網絡學習資源、在線學習系統(tǒng),提供給學生多元化的教學資源,國際化的教學體驗。
教學模式的國際化還應注意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使學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動接受者和知識的灌輸對象轉變?yōu)樾畔⑹占庸さ闹黧w,成為知識的主動建構者;教師要由知識的傳授者、灌輸者轉變?yōu)閷W生主動建構意義的幫助者、促進者;重視學生自主性學習,強調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根據自己的學習基礎和學習特點,選擇適合自身發(fā)展要求的學習內容、學習方式、學習材料等,以實現自覺主動學習和達到教學要求。
2.4 學生來源國際化
高??梢砸环N開放包容的姿態(tài)迎接世界各國的留學生、交換生。同時,在某些適合的教學主題上,實現在校生、校友、以及社會人士的共同課堂,以促進他們之間的交流,實現學生來源的多元化與教學方式的創(chuàng)新性的結合。
3 推進高校國際化教學改革的重點與難點
為形成具有教材選用國際化、課程體系國際化、學生來源國際化、教師資源國際化與教學管理方式國際化的國際化教學改革窗口,不僅需要校領導的高度重視,更需要學校在行政、教學、人員及資金的大力支持。這也是促成國際化教學改革的工作重點與難點。
3.1 行政支持
國際化教學改革的建設與發(fā)展離不開政府以及校領導的大力支持。通過制定國際化教學改革的相關政策與管理策略來引導和支持國際化教學的發(fā)展,設置國際化教學的辦公室,協調、管理國際化教學的日常事務等,以保障國際化教學的順暢進行。
3.2 教學支持
為保障國際化教學的順利開展,須配置支持國際化教學所需的各種硬件教學條件。為實現教學模式的優(yōu)化,發(fā)揮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推進學生的創(chuàng)新性活動,須配置學生活動中心,為學生提供小組討論、會議、團隊項目的會議室以及相關配套設施。
網絡化課堂教學須具有無線網絡覆蓋的教室以及具有豐富學習資源的網站等具有國際化水平的網絡系統(tǒng)以及在線學習資源。
學科支持項目以及學習技能支持。為保障教學的順利進行,須開展一定形式的學科支持項目(包括數學、統(tǒng)計、網絡、英語以及專業(yè)課等方面的支持,支持形式包括高年級對低年級的輔導,個人援助輔導,研討會等較為開放式的項目);學習技能支持是指對學生學習技能、研究技能、使用校內檢索系統(tǒng)等工具的技能的培訓與引導。學科支持項目及學習技能支持。
3.3 人員和資金支持
國際化教學改革離不開大量的人員和資金支持。人員支持既包括校領導對該項目的重視,又包括教職工對該項目的認可。國際化教學改革方案的制定、實施、調整、執(zhí)行均離不開我教職工的支持。
同時,國際化教學改革需要的各種教學支持等設備、資源、技術,以及日后開展國際型的活動等均離不開大量資金支持。學校作為非營利性單位,籌集資金是國際化教學改革項目的難題。
作者簡介
魏冬梅(1988-),女,河北省保定市人。碩士學位?,F為河北金融學院助教。研究方向為金融、教育教學。
賈巳夢(1989-),女,河北省保定市人。碩士學位?,F為河北金融學院助教。研究方向為管理、教育教學。
作者單位
河北金融學院國際金融服務外包學院 河北省保定市 071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