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俊洋
【摘 要】 幣政策是市場經濟條件下最具影響力的宏觀政策之一,政府通過靈活的調整其強度和方向來預防過度的經濟波動所帶來的風險,促進經濟快速平穩(wěn)的增長。傳導機制層面而言,價格粘性是導致非對稱性產生的關鍵因素,本文從價格粘性方面淺析貨幣政策效應存在非對稱性問題,同時提出來一些相應的建議。
【關鍵詞】 貨幣政策 非對稱性 價格粘性
貨幣政策是以總量調控為主的重要的宏觀經濟管理手段,貨幣當局更多關注
經濟的整體運行情況,制定和實施統(tǒng)一的貨幣政策。統(tǒng)一的貨幣政策是以貨幣區(qū)內各地區(qū)經濟發(fā)展的同質性為前提的,如果區(qū)域經濟發(fā)展不均衡,統(tǒng)一的貨幣政策就會產生區(qū)域效應非對稱性問題。同時貨幣政策的傳到方面來講,不同的貨幣政策的傳導機制會導致不同的執(zhí)行效果,最終也會導致貨幣政策的非對稱性問題,價格粘性在貨幣政策作用中也發(fā)揮著重要作用。
一、貨幣政策非對稱性文獻綜述
現有文獻主要從三個層面來解釋貨幣政策非對稱性的形成機理:
第一個層面是心理層面,主觀預期的非對稱調節(jié)是貨幣政策非對稱效應產生的主要原因。文獻的研究主要落腳于主觀預期的非對稱調整,“經濟”人是一個含義深刻而廣泛的概念,不同的經濟人假設會導致分析結果出現差異。因為經濟主體的心理預期受到邊際報酬率、通貨膨脹趨勢和市場情緒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公眾預期和情緒調整是不對稱的,使得貨幣政策傳導機制具有了不確定性,并最終導致貨幣政策效應的非對稱。
第二個層面是傳導機制層面,價格粘性是導致非對稱性產生的關鍵因素。貨幣政策的傳到最終會通過價格的變化和調整來作用于市場。新凱恩斯主義的貨幣理論對貨幣政策非對稱提出了價格粘性微觀解釋。凱恩斯假設,工資和價格向下調整剛性和向上靈活調整,從而總供給曲線為凸。在存在凸的總供給曲線的情況下,我們就很容易推導出貨幣政策對真實產出具有非對稱的影響。
第三個層面是市場環(huán)境層面,傳導渠道和經濟結構的非對稱是貨幣政策非對稱性的根源。此層面主要從傳導渠道的非對稱性方面說明貨幣政策的非對稱性效應問題。傳導渠道的非對稱決定了貨幣政策作用效果的非對稱。
二、價格粘性理對貨幣政策傳導的影響
新古典經濟學的瓦爾拉斯競爭均衡模型假定價格充分靈活,市場自動出清,理性人能在“看不見的手”的引導下實現經濟的長期均衡增長。
費雪方程:
Mv= Py
其中M為貨幣數量,v為貨幣流通速度,P為一般價格水平,y為實際產出。說明名義貨幣需求與名義收入水平之間總是保持一種較為穩(wěn)定的比例關系,對整個經濟體系來說也是如此。
實際經濟的運行是粘性價格。價格粘性就是指商品的價格不容易發(fā)生變動,具體點也就是說價格調整的過程是漫長的緩慢的。貨幣政策的實質是通過控制其數量強度和調控方向來影響市場的決策行為,那么價格是商品需求和供給的橋梁,自然價格粘性也成為了貨幣政策的重要影響因素之一。在一個宏觀經濟上行或下行運行期間,由于貨幣政策的持續(xù)性同向操作,從而使得一般物價水平與金融資產價格在短期內難以出現一次性貨幣數量沖擊后短期的動態(tài)均衡狀態(tài),而是存在一個較長時間的累積疊加超調或失調狀態(tài),金融資產價格在其周期性運行中總是先于實體經濟、通貨膨脹達到周期性的頂部或底部,而不是滯后于實體經濟和通貨膨脹。一定程度上說明了價格粘性在價格調整中的決定性作用,價格粘性的程度也直接影響到貨幣政策執(zhí)行效果的方向程度和不對稱性的程度。
三、價格粘性的測度模糊性問題
價格粘性對貨幣政策的效果有顯著的影響,是導致貨幣政策非對稱性的重要因素之一,那么價格粘性的測度將成為的研究分析貨幣政策非對稱性問題的重要課題之一。價格呈現出了十分緩慢的調整,這種價格調整明顯滯后于外部沖擊的特性即為價格粘性。那么價格粘性也就可以從價格調整的速度、幅度、周期等方面進行預判和測度。
價格粘性測度從數據來源方面和數據處理方面都存在很大的模糊性,也就是說商品的價格粘性的測度也是“非理性人”的。商品價格和金融資產價格對當期的貨幣供給量變動的沖擊存在一個反應時滯。與商品價格相比,由于投資者對貨幣政策的預期作用,使得金融資產價格相對比較敏感,可以視為金融資產價格不存在價格粘性。若當期的實際國民收入和金融資產數量不變,則意味著當期貨幣數量的變動將會通過金融資產價格的變動得以表現。伴隨著商品價格粘性的逐漸消失,一次性貨幣供給的沖擊會被金融資產價格和商品價格共同吸收,這也意味著商品價格的調整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同時也說明了價格粘性的測度的模糊性。在一定程度上價格粘性的比較是可以的,具體精確的程度來描述貨幣政策在價格調整方面的非對稱性問題是不現實的,同時影響貨幣政策的非對稱問題也是多方面的,單一的因素即價格粘性是不足以實證貨幣政策的非對稱性問題。價格粘性確實影響著貨幣政策的傳達和執(zhí)行效果,在制定貨幣政策的過程中考慮價格粘性的影響因子是合理的,貨幣政策的非對稱性的方向是較容易預判和控制的,貨幣政策的非對稱性的執(zhí)行效果的程度估算是復雜的。
四、結論
價格粘性是導致非對稱性產生的關鍵因素,貨幣政策的制定和實施過程有必要考慮價格粘性這個影響因子。建議適度差別的區(qū)域貨幣政策,配合財政政策、產業(yè)政策和對外貿易政策、收入分配政策,加快我國區(qū)域經濟均衡發(fā)展,促使不同區(qū)域價格粘性的合理化,使得貨幣政策符合我國的特色,爭取讓貨幣政策影響效果最佳化,最終達到全國經濟金融穩(wěn)健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侯成琪,襲六堂. 部門價格粘性的異質性與貨幣政策的傳導[J].世界經濟.2014年第7期.
[2] 金雪軍,黃滕,祝宇. 中國商品市場名義價格粘性的測度[J].經濟研究.2013年第9期.
[3] 丁濤. 我國貨幣政策的非對稱性研究[D].華僑大學.2013.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