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為了探索重慶市潼南縣麒祥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的秸桿腐熟劑(以下稱有機物料腐熟劑)在水稻秸稈上的腐熟效果,作者于2014年6月25~7月25在石柱縣下路鎮(zhèn)進行了該有機物料腐熟劑在秸稈上的腐熟試驗。結果表明:在試驗條件下,秸稈施用供試有機物料腐熟劑在第10天、第20天和第30天的失重率分別為27.37%、48.93%和61.69%,比對照處理的失重率分別提高7.16%、13.68%和14.01%。
關鍵詞:有機物;微生物;腐熟效果;失重率
中圖分類號:S141.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60333029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地點
試驗地位于重慶市石柱縣下路鎮(zhèn)銀河村,海拔570m,屬中山區(qū)域,全年最高溫度38℃,最低溫度3℃。試驗期內最高溫度34℃,最低溫度23℃。
1.2 供試物料
水稻秸桿。
1.3 供試腐熟劑
供試有機物料腐熟劑:潼南縣麒祥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提供。
1.4 試驗設計
試驗設2個處理,處理1施用有機物料腐熟劑,處理2為對照。
選取干凈無泥的水稻秸桿用鍘刀將其切成3~5cm長的小段,充分混勻后準確稱取10.00g切好的秸桿用40目尼龍網袋裝好,共裝35袋從1~35編號備用。
31~35號于2014年6月25日洗凈后置于85℃恒溫干燥箱中烘干6h,準確稱量5袋樣品的重量,計算出其平均重量N0=9.06g。
處理1:1~15號事先準備好的樣品袋中,放入清水中浸泡10min,讓水稻秸桿吸足水分,在每袋中放入0.1g腐熟劑、0.03g紅糖,充分混勻。將樣品袋放入事先挖好的土坑中,覆蓋15cm厚的細土。用噴霧器輕噴水致土層濕潤。
處理2:16~30號樣品袋除不加有機物料腐熟劑外,其他操作同處理1。
在7月5日、15日和25日每個處理各取出5袋樣品,用自來水沖洗干凈泥土等雜物直至流出清澈水滴為止,稍干后烘干、稱重,分別計算均重和失重率。
2 結果與分析
不同時期樣品重量和失重率結果,見表1。
由表1可知,相同處理的失重率均隨著試驗時間的增加而增大;同一時期不同處理相比,施用潼南縣麒祥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提供的供試有機物料腐熟劑的處理1失重率均大于不使用腐熟劑的處理2;在第10天、第20天和第30天處理1失重率比處理2失重率分別提高7.11%、13.68%和14.02%。
對不同時期2個處理失重率分別進行T檢驗,結果見表2。
由表2可知,不同時期t值均大于t0.01,結果表明:秸稈施用潼南縣麒祥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的有機物料腐熟劑的失重率在不同時期與對照相比均達到極顯著差異水平,說明在試驗條件下,秸稈施用潼南縣麒祥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的供試有機物料腐熟劑提高秸稈失重率加快物料分解的效果。
3 結 論
在試驗條件下,秸稈施用供試有機物料腐熟劑在第10天、第20天和第30天的失重率分別為27.37%、48.93%和61.69%,比對照處理的失重率分別提高7.16%、13.68%和14.01%。對不同時期失重率進行T檢驗,秸稈施用潼南縣麒祥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的供試有機物料腐熟劑的失重率在不同時期與對照相比均達到極顯著差異水平。以上結果說明,秸稈施用潼南縣麒祥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的供試有機物料腐熟劑提高秸稈失重率加快物料分解的效果。
作者簡介:高小英(1969-),女,重慶石柱人,漢族,大專,農藝師,從事農業(yè)技術推廣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