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建如
摘 要:新教材分“正文”、“閱讀材料”、和“活動三大板塊”。新一輪課程改革的實施提出了新目標和要求,新教材更是留出一半的篇幅設計了“活動”板塊,這是一種新的教育觀念的體現,這是素質教育背景下的地理教學的新要求,這也是我們教育創(chuàng)新的重點和方向。
關鍵詞:地理教學;轉變觀念;努力創(chuàng)新
一、教材內容形式的變革
伴隨新一輪的課程改革而來,義務教育課程標準教科書初中《地理》以嶄新的面貌呈現在我們面前:彩色套印的外觀,一改過去的單調和沉悶,使人耳目一新。新教材在內容編排方面所透射出來的新理念和新特征更是使人由衷贊嘆。其中給人印象最深的是,新教材采取以“問題”或“活動”帶知識和技能的方法,把學習地理知識和培養(yǎng)地理技能有機的結合在一起。地理新教材分“正文”、“閱讀材料”和“活動”三大板塊,且“活動”板塊的分量很大,平均兩頁一項。如此大比例的“活動”內容出現在教材中是前所未有的。從教材內容布局看,每一個課題里都安排了一個“活動”,相應的每一節(jié)的教學內容就安排了2—5個“活動”。教材通過教學內容形式上的變革,進而改變學生的學習方法。教材設置了“活動”平臺,讓學生分析、處理地理信息圖件、地理數據,進行動手制作、操作實驗、交流討論,使他們在活動中探究新知識,培養(yǎng)興趣,提高能力,初步掌握地理科學研究方法,形成正確的地理觀。
二、轉變觀念,努力創(chuàng)新
毋庸置疑,新教材以其獨有的魅力已經征服了廣大師生的心。但如何用好新教材,生動活潑、切實有效地開展地理教學,卻是擺在廣大地理教師面前的嚴峻課題。
我們認為,首先教師本人要從根本上轉變觀念,切實開展教育創(chuàng)新。轉變觀念已經喊了好幾年,但現實中不少老師根本不想改或改不了。難怪有人感嘆“新課程改革最大的阻力來自教師本身”。
但是,新課程改革已勢不可擋,教育創(chuàng)新也是時代潮流,作為一名教師無論如何不應該成為觀望者,我們教師也確實不容易。首先是自身素質問題。新課改對教師素質提出相當高的要求。其次,理論界不斷推陳出新的改革方案,先進地區(qū)層出不窮的改革措施也讓人眼花繚亂。此外,考試總像達摩克利斯之利劍高懸,還有來自學校和社會各方面的壓力??傊?,現今要當個好教師是非常困難的事。但不管怎么說,我們既然擔當了這份重任,就必須努力學習,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去探索,去創(chuàng)造。在摸索中成長,在成長中創(chuàng)新,在創(chuàng)新中發(fā)展,
三、把握新教材特色,切實開展地理實踐活動
新一輪課程改革的實施提出了新目標和要求,新教材更是留出了近一半的篇幅設計了“活動”板塊,這是一種新的教育理念的體現,這是素質教育背景下的地理教學的新要求,這也是我們教育創(chuàng)新的重點和方向。我們要盡可能把握新教材特色,切實開展地理實踐活動,將“活動”板塊的內容真正落到實處。
(一)活動課的安排。首先,深鉆地理教材,吃透新課程改革實質,認真細致備課,認真比較新教材與舊教材的不同教法,不同實施形式。新教材形式變了,教學內容看上去簡單了,但這更要求教師在備課時注意備課標,備學生、備“活動”,讓學生能在愉快中接受枯燥的地理知識。
一要留足時間,合理安排教材的“活動”板塊?,F在,要求教師必須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充分調動每一個學生參與,每堂課都要留有充足的時間開展活動,完成“活動”板塊的內容,設計方案,避免學生中無材料,無思路而無法開展活動。課前,老師備課一定備“活動”,安排好活動流程,避免盲目和忙亂而達不到目標。
其次,要注意讓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落實?!盎顒印笔菫閷W生設計的,是每個學生必須參與的活動,老師要當好組織者和指導者,在“活動”中教師與學生的師生關系就像教練與球員的關系,老師制訂方案,學生唱主角。教師要關注每一個學生,充分調動他們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讓學生自主活動,在活動中掌握知識,培養(yǎng)能力,形成正確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二)“活動”板塊的教學實施。新教材“活動”板塊中,一半以上的內容是讀圖和繪圖,突出地圖基本技能訓練,涉及文字材料分析和信息處理,需要動手操作或制作地理模型,開展社會調查,涉及開放性討論、模擬體驗等等,這些“活動”內容,從不同的角度培養(yǎng)學生的地理能力,體現了新教材的地理教育功能和特色。
“活動”板塊中,多是要求學生閱讀文字材料,回答相關問題,或是要求學生根據所列數據進行相關計算,例如計算人口自然增長率,人口密度,人均資源等。這些“活動”的安排促使學生從原始材料中挖掘信息,提取數據,通過分析和計算得出相關結論。
《地理》新教材中,“活動”還設計了許多結合實際生活應用地理知識的內容。例如,如何根據地圖比例尺估算兩城市間的距離,如何根據天氣預報安排生產與生活。應用地理知識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具體問題,這是學習地理的最終目標,教師要在該板塊中讓學生得到充分的鍛煉。
開展熱點問題討論,培養(yǎng)學生交流合作精神是新教材“活動”板塊的又一重點,所以教材安排了許多熱點問題讓學生展開討論。如溫室效應使全球氣溫變化,經濟發(fā)展與生態(tài)保護、城市建設與傳統(tǒng)民居的保護,人與自然的關系等。學生可查閱許多資料,以豐富自己的論據,學生在這類活動中將逐步學會如何鮮明準確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如何用材料支撐自己的觀點,如何發(fā)揮講演的感召力,鼓舞性和幽默感,同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傾聽,尊重他人意見,吸收兼容不同的觀點,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樂于動手。培養(yǎng)學生團隊精神。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以及交流與合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