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東振
摘 要:設計引導行為,行為改變設計。空間設計是一種規(guī)劃行為方式的過程,它源于行為同時也服務于行為。隨著設計師對人性化設計理念廣泛的關注和研究,以及人們對生活質量的需求日益深入細化,從而設計更加強調和追求最本質的行為因素。人性化設計是從客觀存在的人文情懷作為出發(fā)點,是對人的心理、生理需求和精神追求的尊重和滿足,這整個圍繞著人本身深入的過程正是現(xiàn)代設計的發(fā)展趨勢和方向。
關鍵詞:設計;空間;活性空間;氣質;留白
一、人體規(guī)律(肢體行為)
我們知道,人體的活動規(guī)律,也就是人體尺度、生理結構、動作領域、行動路線等等的行動規(guī)范為空間設計提供了重要的科學基礎,這也是我們設計過程當中首要的前提。不同的活動路徑對空間的舒展程度有著不同的需求,不同性質的空間、人與人之間的交匯、重合或是分離都有最佳的范圍指數(shù),這也是設計工作者一直在探索和運用的規(guī)律。例如公共空間的設計中,我們一定希望人與人相互之間能夠形成互動和溝通的紐帶,同時也要適當?shù)谋A裘總€人之間的心理空間,這種具有一定親和力若即若離的距離感非常的細膩。這就是人體規(guī)律和空間尺度之間的微妙之處。我們在設計空間關系的過程中,嘗試用很多手法處理這種距離,它在生活中也實實在在的存在著,例如在空間中我們運用到的一些半透明的區(qū)域分割手法,既能讓私密空間當中個體感受到集體中的氛圍,又能讓個體真實的獨立存在于空間當中。
二、塑造情懷(精神行為)
設計師對人文的關懷也是對人性的一種尊重,空間設計的精神支點就是在描述人的情感活動,讓空間氛圍與人的感官之間達成共鳴,強化空間的代入感,使人與空間之間達到一種和諧相處,相互促進的關系。我們做的關于人文情懷的內容賦予了空間生命,從而讓空間更生動,更貼近我們的生活?!?/p>
優(yōu)秀的設計一定會給人足夠的自我發(fā)揮空間,讓觀眾也參與到設計當中。每一個獨立的思維產生的情緒是截然不同的,當然對空間的情感也會存在一定差異,這種創(chuàng)造力本身就是設計的一部分。
空間設計同時也是在設計人們的行為方式,設計行為方式并不是單方面的限制行為或規(guī)劃行為路線,而是引導行為,開發(fā)行為,讓人最大限度發(fā)散自身的潛質和特色。在室內空間設計中,不論是地面、壁紙、天花、燈光、以及空間的縱深和高度、節(jié)奏穿插、色調變化、光線、顏色、氣味、聲音、以及溫度等等都是一種構成關系,這種構成關系就是設計的手段,而這些手段依舊是圍繞著人的感受服務的。設計從人本身出發(fā),最終回歸與人,這一點明確的印證了“設計-取之于人用之于人?!钡挠^念
三、活性空間
所謂的活性空間是指在形態(tài)意義上具有一定靈活性質的空間,由不同的活性元素組成,呈現(xiàn)出一種活動狀態(tài)的環(huán)境,這種空間的靈活主要體現(xiàn)在人們可以在不同的情緒變化和不同時間階段隨著自身不同的感官需求而靈活改變的,具有很強的彈性和可塑性以及創(chuàng)造性。這種空間的意義就是能讓人感受到更多元有趣的空間狀態(tài),而不是一成不變的。同樣的一些元素,通過不同人的處理構建出自己認為舒適的環(huán)境氛圍。也就是在空間當中沒有絕對固定性質的東西,更多的則是偶然性和趣味性。這種設計是為了讓人不再拘泥于一成不變的生活形式。隨著這種活性設計思維的不斷發(fā)展,當下室內設計的趨勢也逐漸體現(xiàn)出了這一點。目前可以看到家具行業(yè)的趨勢,多功能的家具在不斷的突破功能多元化和自主化設計,這樣一個完整的室內空間就能演變出更多更有趣的空間。現(xiàn)在所謂的軟裝行業(yè)正在逐步占領室內裝修的一些傳統(tǒng)觀點,正因為人們更愿意去選擇訂制一些有趣的家具和藝術品來裝飾自己的房間,而軟裝材料恰好就滿足了人們對活性空間的追求,讓房間變得更有趣多變,而不是把目光聚焦在精雕細琢的吊頂天花,或者是擁有精美造型的踢腳線。我們看到很多不錯的設計并不刻意符號的堆砌,在作品中并不能看到具體的象征性符號,但依舊能營造出一種最符合空間自身的氣質,讓我們一眼就能感受得到他的主題,這種設計就是依照人的內心情感做出的判斷。
活性空間的營造更容易使人感動,因為人們自己創(chuàng)造的環(huán)境氛圍更能讓自己熟悉,自己的味道在空間當中加濃郁,當然,在這種狀態(tài)下更容易提高人們的生活品質。
彈性設計中要適當?shù)淖龀隽舭?、這個留白包括時間留白,通過時間的沉淀和積累去賦予空間生命;另外也包括空間留白,通過人們自己的不斷發(fā)展和豐富、完善、調整使空間更有味道;思想留白,空間要引人回憶和思考,這樣才能不斷地衍生出更多的感情故事。
空間就像一幅畫,畫一部分另外留一部分給觀眾解讀和挖掘,互動設計,空間中的空間,空間本身是一種領域性質上的空間,但在空間之中還要保留一部分空間給時間和人。內心的追溯才是最終的目的,尋找的過程主要就體現(xiàn)在這塊留白的空間當中。留白的部分讓空間更真實,空間的氣質與人的氣質,氣質上的帶動和引導,這種氣質是通過人本身在留白的部分營造的。這種氣質是積累但不是堆砌。
四、結束語
在設計中“客觀規(guī)律”和“情懷施展”兩者之間相輔相成,正因為我們一直遵循著客觀存在的實施規(guī)律,從中提煉升華出來的部分也正是為了滿足人們精神文明的需求,而最初以人文情懷作為出發(fā)點,最終還是要回歸到客觀規(guī)律中對細微尺度的把控。行為影響設計,空間塑造行為,好的空間一定不會限制行為,而是更好的引導行為,從而發(fā)揮空間的特性最大化,完整的施展受眾人群對空間的設計。
參考文獻:
[1]常懷生.環(huán)境心理學與室內設計[M].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3.
[2]高橋鷹志.環(huán)境行為與空間設計[M].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6.
[3]揚.蓋爾.交往與空間[M].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