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益書
深巷蜿蜒著淌過歷史的渠道,兩邊的青苔依舊是和千百年前一樣的綠色。深巷總離不開墻,一條石板路、兩堵高墻便是一個幽深的世界。
花褪殘紅。千百年前,是誰帶著憂傷走過那堵墻,激起綠水人家的遐想?是蘇子,是“左牽黃,右擎蒼”的蘇子、“西北望,射天狼”的蘇子、“把酒問青天”的蘇子,是隨著江水奔逝而去的蘇子,也是我們不曾懂得的蘇子。
一堵墻擋住了我們的視線,也擋住了我們的期盼。輕盈的飛燕能帶來墻內(nèi)的消息,我們卻被擋在了墻外,遙想佳人秋千在墻內(nèi)搖蕩。墻外行人一次次駐足,不料多情卻被無情惱。
墻內(nèi)的歷史隨著“笑漸不聞聲漸悄”而逝去,墻外的駐足卻成了永恒。撫摸著石壁上的青痕,窺探著石縫里的憂傷,蘇子駐足了,我也選擇了停下。
墻給我們的也許只是一個謊言,當我們開啟院門,看到的也許不是佳人在秋千上搖蕩,而是滿目荒涼。但人們總是樂于讓墻騙走自己的遐想,蘇子如此,我們?nèi)绱?,千百年前如此,現(xiàn)在依舊如此。
未知總能給我們帶來希望,一種活在墻外的希望。
“思想形成人的偉大。人只不過是一根葦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東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葦草?!碑斘覀冮_始思考未來,開始慨嘆現(xiàn)世,未知總能使我們期盼駐足。我們需要墻外的世界,無論墻里是青衣蛾眉還是金戈鐵馬,是風雨滿樓還是波撼岳陽,我們都渴盼著墻外的希望。
一堵存在于時空中的墻將蘇子、將我們留在了時空之外。
我們的生命中需要一堵墻,它沒有桃花源的避世,卻能給你帶來自然純凈的天與地。我們需要墻外的生活,需要尊重未來與未知、保持神秘的權利?;钤趬ν馐且环N氣魄,是一種拿得起的自信、放得下的果敢。
當我們再也承受不住墻內(nèi)的糾結,試著活在墻外,隔著墻便能聽到世界的美妙。
生在墻內(nèi),物質指引了我們生活的方向;活在墻外,思想便支撐了靈魂的尊嚴與偉大?;钤跁r間的深度里、思想的深度里,當你再度走人墻內(nèi),迷惘已不再。
蘇子走人了歷史,淺踏的履痕已化為歲月的塵埃?;厥走@堵墻,墻壁卻依舊倒映著大地的青、天空的藍。
活在那堵墻外,讓浮躁的心重新踏上夢與希望的青石板。
一千余年前,就在那堵墻外,我與蘇子做了一個關于生活的夢。
考場點評
文章厚重大氣,立意不凡。作者以蘇軾的《蝶戀花·春景》一詞為基礎,闡述“生在墻內(nèi)與活在墻外”兩種生存的方式,強調(diào)思想對靈魂的重要作用,剖析深刻,入木三分,語言富有哲理。內(nèi)容穿越時空,與千年前的蘇子產(chǎn)生心靈的共振,探討生命的要義。引用、設問、對比、虛實結合等多種手法的靈活運用,使得文章文采斐然,令人嘆服。
(李雪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