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莎莎 王穎
一、激趣導入,積累詞語
師:小朋友們,喜歡猜謎嗎?
生:喜歡。
師(出示謎語):此物老家在非洲,力大氣壯賽過牛,張口大嘴一聲吼,嚇得百獸都發(fā)抖。這是什么呀?
生:獅子。
師:答對了!你見過獅子嗎?喜歡嗎?
生:我非常喜歡獅子它的毛是金黃色的,很漂亮!
師:說得真好,我們把這個詞送到黑板上。(板書:漂亮)
師:還有誰想來說?
生:我喜歡獅子,因為它跑得特別快。
師:他捕食獵物的時候速度非常快。送你們一個詞——“勇猛”。(板書:勇猛)還有誰想說?
生:我不喜歡它。獅子會吃人,感覺很兇。
師:這就是兇猛。(板書:兇猛)瞧,同樣是獅子,在我們小朋友的眼中卻大不相同,有的人認為這是(引讀)……的獅子?
生(齊讀):漂亮的獅子,勇猛的獅子,兇猛的獅子。
師:是呀,每一樣事物都有屬于自己的特點,即使是同一樣事物,在我們不同人的眼中它也會有不一樣的特點。今天,我也給大家?guī)砹艘恢缓芴貏e的獅子。這只獅子和我們剛才說的這些都不一樣。想不想去見見它?
二、探秘寶箱,觀察說話
師:它最特別的地方就是有一個魔法百寶箱(出示百寶箱)。一起來念咒語:媽咪媽咪吽——百寶箱里有什么?
生:我覺得是刷子。
師:你猜對了,它就是一把刷子。它有什么作用呢?
生:洗澡用的。
師:怎么用?
生:獅子用刷子在身上刷,就會變干凈。
師:一下子就干凈了,這魔法真有用。
生:這是用來打理獅子的毛發(fā)的,用了它就會很好看。
師:有道理。(指著噴壺)這個呢?
生:瓶子下面是裝水的,然后一按上面水就能出來了。
師:是的,它的名字叫噴壺。咦,百寶箱里又跑出來一個木盆。盆沿上有?
生:毛巾。
師:完整地說一說:木盆里有……,盆沿上有……
生:木盆里有很多水,盆沿上掛著一條毛巾。
師:它有什么用?
生:用來洗澡的。
生:用來玩把戲的。
師:玩把戲?怎么玩?
生:獅子站在上面滾來滾去的。
師:這個獅子可真技藝高超。
生:我覺得是洗臉的。
師:怎么洗呀?你洗給大家看看。(生做動作)
師:哦,這樣擦擦就干凈了。這個獅子到底有什么特別之處?我們再往下看。
生:啊?
師:啊!百寶箱里竟然還冒出來一個木盒子,上面有什么?
生:有把槍。
師:木盒子上面有……
生:木盒子上面有一個吹風機。
師:除了吹風機還有什么?
生:還有一瓶洗發(fā)露。
生:我看見木盒子上有一個吹風機和一瓶沐浴露。
師:有什么作用?
生:吹風機可以把頭發(fā)吹干。
師:那你吹吹。
生:嘶——(模仿吹風機聲音)
師:哦,一下子就干了。毛巾和沐浴露呢?
生:沾點水弄在身上,擦點沐浴露洗澡。
師:看來你們都覺得這是洗澡用的,到底是不是這樣呢?想知道答案嗎?瞧,這只特別的獅子出來啦!
三、揭曉答案,言之有序
師:你看到一只什么樣的獅子?
生:我看見一只可愛的獅子。
生:我覺得這是一只愛臭美的獅子。
師:憑什么說它愛臭美呢?
生:因為它是男生,還用女生的東西噴頭發(fā)。
師:來,我們一起來模仿一下噴香水。
(生模仿噴頭發(fā)的動作,嘴里發(fā)出“呲呲呲”的聲音。)
師:這只獅子在噴香水,他真臭美。還有呢?
生:它披了一個披風。很帥!
師:請你這樣來說話:這是一只……的獅子。瞧,他……
生:這是一只很帥的獅子。瞧,他還披著綠色的披風。
師:是啊,它一奔跑起來,這個披風會怎么樣?
生:會飛起來。
師:真帥氣!
生:這是一只愛臭美的獅子。瞧,他還噴香水呢!
師:獅子臭美、帥氣,還有誰看到不一樣的地方?
生:獅子拿了一把刷子,把衣服給刷干凈。
師:所以你覺得呢?
生:他是一只愛干凈的獅子。
師:你有一雙善于發(fā)現(xiàn)的眼睛!如果能用上老師給你的句式就更棒了。
生:它是一只愛打扮的獅子。瞧,他還用刷子刷毛呢!
師:你真會觀察。請到前面來,邊說邊做。
(生一只手在噴香水,另一只手在刷衣服。)
師:這個造型真特別!這真是一只愛打扮的獅子!
四、遷移運用,編好故事
師:獅子打扮這么漂亮,到底要去干什么呢?
生:參加舞會。
生:旅游。
生:小朋友過生日,請他去做客。
師:大家說的都有道理。獅子肯定是有重要的事才這么用心地打扮。他怎么打扮的?
師生(齊做動作):他一只手拿著刷子,左刷刷,右刷刷,一只手噴著香水,噴噴噴,還披著一個綠披風,跑起步來,好威風。
師:哎呀,你們說得真好,把獅子為什么打扮這么漂亮加在前面就是一個完整的故事了。今天請小朋友們回家后,把這個故事講給家長聽聽。
【評析】
1.目標明確,層層遞進。每一板塊都有其明確的教學目標,從詞語積累、認識事物到仔細觀察、言之有序,再到最后的語言整合、完整敘述,目標層層遞進、由易到難。直至課末,孩子能夠完整有序地講述故事,水到渠成,符合一年級孩子的認知、學習特點。
2.激趣猜想,尊重孩子。以學生為主體,充分尊重學生。整堂課,教師沒有給孩子設定條條框框,而是鼓勵孩子大膽想象,勇于表達。“猜猜它是干什么用的?”看似簡單的一句話卻給了孩子很大的想象空間。當孩子給出答案時,哪怕是某些答案有些“異想天開”,教師都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孩子有了信心,越發(fā)想說、樂說。作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孩子的興趣、保護孩子的想象力和表達欲是最為重要的。
3.引導觀察、學會思考。在作文教學中,我們經(jīng)常會遇到這樣一個問題:孩子拿到一幅有趣的圖卻無話可說,我覺得很大一個原因是孩子不會觀察。本節(jié)課,老師將復雜的圖片拆分幾個部分,不僅設置懸念激發(fā)了孩子的學習興趣,更重要的是教會了孩子如何觀察圖片,如何關注重點。同時,引導孩子說一句完整的話,也讓孩子認識到相同的事物在不同人的眼中有不同的樣子。關注細節(jié)才能知其特點。
4.做中體驗,內化語言。剛上學的孩子,課堂上想讓他老老實實坐那么久,專心致志聽老師講真的很難。我們經(jīng)常會看見有的課堂上老師帶著孩子做一做健腦操或其他的放松操。的確,孩子們放松了,注意力可能又會回來了,但是總覺得這樣的課堂被割裂了。而本節(jié)課上,老師抓住教學內容,帶著孩子們做一做:刷刷毛,梳梳頭,噴噴香水……簡單的小動作不僅讓孩子得到了放松,而且也讓孩子有了體驗。做得總比看得印象更深刻,孩子知道了自己是如何做的,再讓他根據(jù)自己的動作來說獅子是怎樣打扮的,自然就水到渠成,不是難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