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薇 李子雙 穆吉珍
摘要:采用大田小區(qū)試驗法,研究腐植酸復合肥在馬鈴薯上的應用效果。結果表明,與施用普通化肥相比,施用腐植酸肥料能顯著增加馬鈴薯的株高、莖粗,提高塊莖增長期、淀粉積累期馬鈴薯葉片SPAD值,增加單株大薯重量,提高馬鈴薯產量;能改善馬鈴薯品質,提高馬鈴薯淀粉和VC含量,降低還原性糖含量??傮w來說,腐植酸復合肥對馬鈴薯具有增產提質的作用。
關鍵詞:馬鈴薯;腐植酸復合肥;產量;品質
中圖分類號:S141+S532.062文獻標識號:A文章編號:1001-4942(2016)06-0081-03
馬鈴薯營養(yǎng)豐富,富含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等營養(yǎng)成分。目前,馬鈴薯已是世界上僅次于小麥、水稻、玉米之后的第四大糧食作物[1],2015年6月23日由中國農業(yè)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研制的我國第一代馬鈴薯主食產品之一的馬鈴薯饅頭也在北京上市,為馬鈴薯的應用又開發(fā)了新的市場。腐植酸是優(yōu)質的土壤改良劑,前人研究表明,在土壤中施用腐植酸,能夠促進小麥根系生長,提高根系活力,促進營養(yǎng)吸收[2];在肥料中添加腐植酸,可以提高水稻的氮素利用率5%~23%[3,4];而且對葡萄生長發(fā)育起到良好的刺激作用[5];可以增強番茄、辣椒的抗逆性能,提高果實品質[6~8]。腐植酸被作物吸收后,作物的抗旱、抗高溫、抗病蟲害等能力均可得到顯著增強[9]。然而,有關腐植酸在馬鈴薯上的應用效果研究的報道較少,尤其是在黃淮海地區(qū)馬鈴薯種植上。本試驗通過研究腐植酸復合肥對馬鈴薯生長、品質的影響,以期為腐植酸復合肥在黃淮海地區(qū)的推廣應用提供技術指導。
1材料與方法
1.1試驗地概況
試驗在德州市農業(yè)科學研究院現(xiàn)代農業(yè)科技園(E116°20′35.7″、N37°21′24.5″)進行。供試土壤為潮土,質地為砂質壤土,理化性狀見表1。
1.211.2926.3275.241.477.96
1.2試驗材料
供試馬鈴薯品種為費烏瑞它。供試肥料包括:自制腐植酸復合肥(共兩種,腐植酸復合肥料Ⅰ:以風化煤腐植酸為主要原料,與木霉菌等菌種發(fā)酵一周后干燥制成;腐植酸復合肥料Ⅱ:用硝酸與風化煤腐植酸混配反應后再與氫氧化鉀溶液反應制成。兩種肥料均是在實驗室造粒設備上利用團粒工藝制備的復合肥料試驗產品)、尿素(N 46%)、過磷酸鈣(P2O5 12%)、硫酸鉀(K2O 50%)。
1.3試驗設計與方法
試驗共設4個處理,即(1):對照(CK);(2):普通化肥(CF);(3):腐植酸復合肥I(HA1);(4):腐植酸復合肥Ⅱ(HA2)。除對照外,各處理施肥量相同,N、P2O5、K2O 666.7m2投入量均為12 kg,全部基施。試驗小區(qū)長7 m,寬3 m,面積21 m2,重復3次,隨機區(qū)組排列。
1.4田間管理措施
2015年3月12日按每666.7m2 撒施地蟲殺絕藥用顆料劑1.0 kg防治地下害蟲,13日整地劃區(qū)后,按照處理設計要求將供試肥料均勻撒施,翻入耕層整平,14日種植馬鈴薯。其它田間管理措施,諸如澆水、劃鋤、防病、除草等各小區(qū)實施水平一致。6月26日收獲。
1.5測定項目及方法
生長指標的測定及方法:各小區(qū)分別在苗期、塊莖形成期、塊莖增長期、淀粉累積期、成熟期隨機取10株,測定株高(直尺測定)、莖粗(游標卡尺測定)、葉綠素含量(葉綠素儀測定),收獲時,每個小區(qū)隨機選取10株測定單株結薯數(shù)、商品薯重(大于100 g),全區(qū)收獲,計算產量。
品種指標的測定及方法:馬鈴薯莖塊淀粉含量采用碘比色法測定[10];蛋白質含量采用考馬斯亮藍染色法測定[11];還原性糖含量采用銅還原-直接滴定法測定[12];VC含量的測定采用2,4-二硝基苯肼比色法測定[12]。
1.6數(shù)據(jù)處理
用Microsoft Excel 2007進行數(shù)據(jù)的整理分析,DPS軟件鄧肯氏新復極差法進行統(tǒng)計分析。
2結果與分析
2.1不同處理對馬鈴薯生長發(fā)育的影響
株高、莖粗和葉片SPAD值是衡量馬鈴薯生長的重要指標[13]。由表2可以看出,整個生育期除苗期外,HA1、HA2處理的馬鈴薯株高、莖粗均顯著高于CF處理,且施肥處理的株高、莖粗顯著高于CK,但兩種腐植酸復合肥處理的株高、莖粗間無顯著差異。苗期各處理間葉片SPAD值差異不顯著,這可能是因為馬鈴薯是塊莖繁殖作物,苗期主要靠塊莖提供的養(yǎng)分來完成生長;其它4個生育時期,施肥處理的葉片SPAD值顯著高于對照;在塊莖增長期、淀粉積累期,HA1、HA2處理的葉片SPAD值顯著高于CF處理;在塊莖形成期和成熟期,HA1、HA2、CF三處理間葉片SPAD值差異不顯著。就整個生育期而言,馬鈴薯葉片 SPAD 值與馬鈴薯的株高、莖粗呈相反的變化規(guī)律,是隨著馬鈴薯的生長而逐漸減小。
2.2不同處理對馬鈴薯產量的影響
由表3可知,施用腐植酸復合肥具有顯著的增產增收效果,HA1、HA2處理的馬鈴薯產量分別比CF高10.13%、8.99%,比CK高42.44%、40.96%,但兩種腐植酸復合肥處理產量差異不顯著;在單株薯個數(shù)、商品薯率上,HA1、HA2、CF 3個處理間無顯著差異,腐植酸復合肥與普通化肥的產量差異主要表現(xiàn)在單株大薯重量上,這說明施用腐植酸復合肥能促進馬鈴薯莖塊膨大。
2.3不同處理對馬鈴薯品質的影響
由表4可知,施用腐植酸復合肥能改變馬鈴薯品質,但對其各品質指標影響不同。兩種腐植酸肥處理HA1、HA2都能顯著提高馬鈴薯淀粉含量,與CF相比,分別提高11.49%、11.82%;與CF相比,施用腐植酸復合肥顯著降低馬鈴薯還原糖含量,HA1、HA2兩處理分別降低8.98%、16.33%,且HA1、HA2兩處理間還原糖含量差異顯著;對馬鈴薯VC含量的影響,各施肥處理間的含量變化與淀粉含量的變化規(guī)律相一致;兩種腐植酸復合肥處理均降低馬鈴薯蛋白質含量,但HA1與CF處理間差異不顯著,HA2與CF處理間差異顯著。
3討論與結論
腐植酸為重要的大分子改良劑[14]。本試驗結果表明,與施用普通化肥相比,腐植酸肥料能顯著增加馬鈴薯的株高、莖粗,這主要是因為腐植酸的生物活性物質促進了馬鈴薯根系發(fā)育,加強馬鈴薯體內氮素代謝,從而促進馬鈴薯生長[2~4,15,16],進而表現(xiàn)在馬鈴薯葉片SPAD值顯著提高。本試驗中,施用腐植酸肥料能提高馬鈴薯產量,改善馬鈴薯品質,這與腐植酸肥料在其它作物上的應用效果一致[17,18]。施用腐植酸肥料能提高馬鈴薯淀粉含量,降低還原性糖含量,這與徐勝濤等[19]的研究結果一致,但對蛋白質含量的影響不同,這有待進一步研究。
參考文獻:
[1]
聶向榮.不同氮肥水平下馬鈴薯品質變化及氮素營養(yǎng)診斷的研究[D].呼和浩特:內蒙古農業(yè)大學,2009.
[2]王坷,范潔紅.腐殖質促進小麥生長的機理機制研究[J].腐植酸,1998(3):32-34.
[3]孫明強.腐植酸包裹型長效尿素在水稻上應用效果研究[J].腐植酸,2000(3):23-27.
[4]嚴玉娟.水稻應用腐植酸包裹型長效尿素的增產效應[J].江蘇農業(yè)科學,2000(6):43-45.
[5]杜會英,薛世川,孫忠富,等.腐植酸復合肥對葡萄養(yǎng)分吸收及產量的影響[J].土壤肥料,2005(6):43-45.
[6]康宗利,劉延吉,楊玉紅,等.增效劑和腐植酸肥料對番茄產量和品質的效應[J].北方園藝,2006(2):4-6.
[7]劉立新.腐植酸在植物營養(yǎng)元素上的作用[J].腐植酸,2002(2):14-16.
[8]孫志梅.腐植酸復合肥對辣椒產量、養(yǎng)分利用的影響與機理[D].保定:河北農業(yè)大學,2001.
[9]邢方紅,趙輝.腐植酸在農業(yè)方面的應用[J].磷肥與復肥,2005,20(5):77-78.
[10]張永成,田豐.馬鈴薯試驗研究方法[M].北京:中國農業(yè)科學技術出版社,2007.
[11]門福義,劉夢蕓.馬鈴薯栽培生理[M].北京:中國農業(yè)出版社,1995:320-323.
[12]鮑士旦.土壤農化分析[M].第三版.北京:中國農業(yè)出版社,2000:270-275
[13]王雯,張雄.不同灌溉方式對榆林沙區(qū)馬鈴薯生長和產量的影響[J].干旱地區(qū)農業(yè)研究,2015,33(4):153-159.
[14]馬繼紅,寇太記,李威,等.腐殖酸對丹參干物質累積與養(yǎng)分利用的影響[J].山東農業(yè)科學,2012,44(1):63-67.
[15]孫凱寧.增值尿素的緩釋效應及其肥效研究[D].泰安:山東農業(yè)大學,2010.
[16]柴沙沙,史春余,張立明,等.腐植酸對食用型甘薯塊根硝酸鹽積累的影響[J].山東農業(yè)科學,2013,45(4):67-70,74.
[17]段春華,邢尚軍,劉方春,等.腐殖酸肥料對菠菜產量及品質的影響[J].山東農業(yè)科學,2007(4):85-87.
[18]劉蘭蘭,史春余,萬勇善,等.腐殖酸和氨基酸肥料對花生生長和產量的影響[J].山東農業(yè)科學,2007(1):67-71.
[19]徐勝濤,劉景輝,張磊,等.土壤改良劑對馬鈴薯水分生產效率、產量及品質的影響[J].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2012,40(11):4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