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福永 蒙雙
摘要:文章選取機電產品行業(yè)及相應的出口發(fā)達國家為研究對象,全面闡述了技術性貿易壁壘的正面和負面效應,解釋了技術性貿易壁壘的經濟貿易效應和技術效應的形成及作用機制,并強調對技術效應的重視。采用廣義最小二乘估計等方法,利用多年的經濟貿易數據,使用改進的交互項模型進行實證和分析,深入揭示技術性貿易壁壘對我國機電產品市場及行業(yè)的影響,進一步提出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技術性貿易壁壘;機電產品;經濟貿易效應;技術效應
一、 引言
當前,經濟全球化,貿易自由化程度不斷提升,與傳統(tǒng)貿易壁壘相比,技術性貿易壁壘卻越來越普遍,WTO通報的技術性貿易壁壘(TBT)數量快速培增,尤其是成為發(fā)達國家限制發(fā)展中國家出口貿易的重要手段。據相關統(tǒng)計,中國對外貿易遭受的壁壘有80%來自技術性貿易壁壘,技術性貿易壁壘已超越反傾銷成為我國出口最大貿易壁壘(王亞星,2007~2014)。
隨著我國產業(yè)結構的不斷發(fā)展升級,機電產品已經成為我國制造業(yè)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機電產品的出口額,早在2003年就已經超過出口貿易總額的50%,連續(xù)多年成為我國第一大類出口產品;我國機電產品出口規(guī)模大,出口市場相對集中,歐盟、美國和日本是我國機電產品出口的主要對象,同時也給我國設置了最多的技術性貿易壁壘。
對技術性貿易壁壘的研究文獻較廣泛,但理論研究多于實證研究,在技術性貿易壁壘的定義、分類等方面的理論研究較為成熟;實證研究方面,對貿易負面影響機制的研究文獻較多一些,而對技術效應等正向效應的研究較為匱乏,對技術性貿易壁壘全面性的實證研究有待加強。另外,對技術性貿易壁壘的計量研究需要一定的數據積累,特別是我國加入WTO以來的出口貿易情況,計量模型和研究范圍的精選也是深化我們對技術性貿易壁壘認識的重要途徑,本文力圖在對其研究上更深入、更具針對性。
二、 技術性貿易壁壘效應
1. 技術性貿易壁壘定義及特點。目前,對技術性貿易壁壘的定義表述多樣,但內涵較為統(tǒng)一,是指貿易過程中,一個國家或地區(qū)組織針對其進口商品,制定過嚴的技術要求,從而對出口國造成了實質性貿易障礙,主要包括技術標準、認證法規(guī)、技術合格評定程序、綠色壁壘、商品包裝標簽以及動植物產品檢驗檢疫措施等方面,分為強制性或非強制性措施。
美國、歐盟、日本在實施貿易壁壘上體系結構有差異,但總的來說,他們都有完善的技術法規(guī)和技術標準,技術要求復雜且更新快,種類繁多;具有覆蓋面廣泛的認證體系,民間參與度也較高,即使是非強制性標準或認證,其實際實施的阻礙作用都很明顯,對我國的機電產品行業(yè)有強烈的壁壘效應。
2. 技術性貿易壁壘效應形成機制分析。首先,短期內,技術性貿易壁壘的數量抑制效應。我國在面對歐美日等主要發(fā)達國家采取的技術性貿易壁壘時,相應地采取一系列措施來改進生產技術,提高各項標準,生產成本及出口成本都會增加,如價格不變,則利潤減少,機電產品出口量也相應減少;如成本上升的同時價格提高,則歐美日等國將會選擇更低價格的產品,也會導致機電產品出口量下降。
具體地,根據圖1的供給—需求曲線模型,我們首先假設短期內進口國對機電產品的需求不變,也即是圖中D1需求曲線不變,初始時均衡點為E1,均衡價格為P1,均衡數量Q1;當企業(yè)成本增加后,供給曲線將從S1移動到S2,且S2曲線比S1曲線更加陡峭,彈性更小,新均衡點為E2,均衡價格變?yōu)镻2,均衡數量變?yōu)镼2,與進口國實施技術性貿易壁壘前相比,出口數量減少,減少量為Q2Q1;我國出口機電產品時受到的技術性貿易壁壘限制程度不同,則出口數量也不同,極端情況下,供給曲線如圖S3所示,此時完全無彈性,均衡點為E3,均衡數量和價格對應為Q3及P3,均衡數量減少為Q3Q1, 這即是出口數量抑制效應機制。
其次,國外技術性貿易壁壘對我國機電產品出口的負面影響還表現(xiàn)在價格上。主要還是因為出口成本的提高導致了出口價格的上漲,進而抑制了產品的出口。如圖2所示,圖2中AC為平均成本曲線,初始狀態(tài)下市場均衡點為B,單位利潤可以用BD表示,當發(fā)達國家實施貿易壁壘時,我國機電產品廠商必然會采取相應的應對措施,于是在研發(fā)投入、生產改進、產品驗測等各個方面就會增加投入,從而增加了成本,假定單位成本增加了ΔC,則出口產品單位成本增大為AC+ΔC,平均成本曲線上移ΔC單位;顯然,如果企業(yè)要維持自身利益,將會導致產量減少至Q2,價格提高到P2,且P2至少要達到P1+ΔC才能保持單位利潤水平,由此形成了價格抑制效應機制,導致我國出口機電產品的競爭力下降,且從動態(tài)來說,跨越舊的技術性貿易壁壘后,將會面臨新的技術性貿易壁壘,所以數量抑制效應與價格抑制效應也將是循環(huán)作用的。
長期中,技術性貿易壁壘對我國機電產品行業(yè)具有明顯的技術效應。技術性貿易壁壘會刺激出口國做出反應,分為消極和積極反應;如果出口國采取消極反應,長期來看必然導致貿易抑制效應;如果出口國更多地采取積極應對措施,就會不斷地突破壁壘限制,對出口國技術進步和產品升級等產生積極作用,從而形成持久的技術效應。中國多年來在面對發(fā)達國家技術性貿易壁壘時一直采取積極的應對態(tài)度和策略,在促進我國技術進步和革新方面起到了明顯的作用,特別是針對機電產品行業(yè),主要表現(xiàn)在如下幾個方面:首先,通過主動或被動創(chuàng)新整體提高了機電產品技術水平和質量,在長期內優(yōu)化了我國機電產品結構,體現(xiàn)了明顯的技術效應。其次,提升了整個行業(yè)的軟實力。在環(huán)保意識,法制化,標準化等方面都產生了積極作用,且這些作用是需要長期積累而實現(xiàn),形成過程也伴隨著較好的正外部效應,具有很好的示范帶動作用。第三,機電產品的特殊性決定了其技術效應的影響大于其它大多數產品。針對機電產品的標準、規(guī)范等更易于制定,而相應企業(yè)針對貿易壁壘做出調整的時間也要快于農產品等行業(yè);另外,國內外機電產品行業(yè)技術進步和革新相對較快,正外部性效應顯著得多,從而技術效應得到了進一步放大。
三、 實證分析
1. 假設設定。通常認為,TBT通報數反映了各國運用技術性貿易壁壘的情況。Swann、Temple和Shurmer(1996)最早對英國進出口進行了實證分析;之后也有學者實證分析了貿易量與技術性貿易壁壘、進出口國經濟規(guī)模、國家及地區(qū)間距離等的關系。此后大部分研究結果表明,技術性貿易壁壘對發(fā)展中國家商品出口具有顯著的負效應(孫龍中等,2008;陳曉娟等,2014;楊珺暉,2014)。近年來在研究技術性貿易壁壘的技術效應、正外部性方面也有了一些進展,有文獻研究總結了技術性貿易壁壘的技術效應存在性、生成機制、表現(xiàn)形式和實現(xiàn)條件等(江濤,2014);Felbermayr G J和Jung B(2011)分析說明了技術性貿易壁壘對經濟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基于前述理論及分析,本文研究在開放經濟條件下,提出模型假設1:
H1:機電產品出口量與技術性貿易壁壘呈負相關。
出口國GDP、進口國GDP在研究貿易量問題通常被看成正向動力源,他們在一定程度上體現(xiàn)了出口供給能力及進口需求能力的強弱。因此,本研究提出假設2及假設3:
H2:出口貿易量與出口國和進口國的GDP呈正相關;
H3:出口國GDP越高,技術性貿易壁壘對出口貿易量的負向影響越小。
2. 變量說明。(如表1示)
3. 計量模型設定。改進后的交互項計量模型設置如下:
4. 估計方法。本文所使用的數據庫為平衡面板數據,采用面板數據的廣義最小二乘估計法。基于hausman檢驗結果,本文采用隨機效應估計方法對樣本進行估計。本文采用的是Stata12.0軟件進行操作。
5. 穩(wěn)健性檢驗。在穩(wěn)健性檢驗中,我們將因變量替換為我國對i國出口機電產品占全國機電產品出口的比重。由于比重的取值為不大于1的百分數,因此需要采用滿足約束條件下的某連續(xù)變量方程模型(周華林等,2012),這里將估計方法變?yōu)槊姘鍞祿膖obit估計方法。同樣由于hausman檢驗結果,本文采用隨機效應估計方法。
四、 實證結果及分析
主結果和穩(wěn)健性檢驗如表2所示。
表2中第一列為模型估計主結果,整體來看,模型具有良好的性能;第二列為穩(wěn)健性檢驗結,依據表2中結果,說明了模型所驗證的結論有效。從回歸模型中,系數均通過了t檢驗和F檢驗,主要變量結果顯著且符合預期。據實證結果可得以下結論:
第一,出口貿易量與技術性貿易壁壘呈負相關。ln(TBTi,t-1)的系數顯著為負,則說明出口貿易量隨著技術性貿易壁壘實施的增加而降低,假設1成立?;貧w結果表明,TBT每增加1%,機電產品貿易量下降2.03%。
第二,出口貿易量與出口國GDP和進口國的GDP正相關。ln(DGDPi,t-1)和ln(HGDPi,t-1)的系數顯著為正,則說明出口貿易量隨出口國GDP和進口國的GDP的增加而增加,假設2成立?;貧w結果表明,目的國的人均GDP每增加1%,機電產品貿易量增加1.89%;我國人均GDP每增加1%,機電產品貿易量增加0.44%。
第三,距離對于貿易量的影響不明顯。ln(distancei,t)的系數不顯著,則說明出口貿易量與兩國距離的關系不顯著,這符合目前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的發(fā)展趨勢,距離對于貿易量的影響不再重要。
第四,出口國GDP越高,技術性貿易壁壘對出口貿易量的負向影響越小。ln(DGDPi,t-1)*ln(TBTi,t-1)交互項系數為正,說明調節(jié)效應為正。即隨著出口國GDP增加,技術性貿易壁壘對出口貿易量的負向影響反而減小,假設3成立。GDP的增長使得貿易量隨TBT增加而下降的速率相對減小。調節(jié)效應可以通過圖3表現(xiàn),圖3中,虛線線段的斜率為ln(TBTi,t-1);而實線線段的斜率為ln(TBTi,t-1)的系數與ln(DGDPi,t-1)*ln(TBTi,t-1)的系數之和。
五、 結語
技術性貿易壁壘對出口國的影響,有負面影響也有正面作用,短期主要表現(xiàn)為抑制作用,促進作用在長期中逐步呈現(xiàn)出來。發(fā)達國家針對我國機電產品市場實施的技術性貿易壁壘確實對我國出口貿易產生了一定的阻礙作用。但隨著我國國民經濟不斷發(fā)展,出口目標市場更加多樣化,以及機電產品產業(yè)逐步優(yōu)化,企業(yè)創(chuàng)新能力提高,行業(yè)法制化和標準化水平提升等因素的作用,技術性貿易壁壘對我國機電產品貿易的影響并不像傳統(tǒng)估計結果那樣嚴重。正面作用通常要經過較長的積累過程才能實現(xiàn),且技術效應會隨著經濟社會的發(fā)展其正外部性作用愈加明顯,現(xiàn)有的大多數文獻由于數據積累和模型設置的原因,通常高估了技術性貿易壁壘的經濟貿易抑制效應。另外,由于經濟全球化,信息及交通物流的快速發(fā)展,國家間實際物理距離在對貿易流量的影響甚微,國際貿易發(fā)展的實質是爭奪全球性市場。
綜上,我們要積極面對和深入認識技術性貿易壁壘,有效利用其帶來的正面效應,采取積極的應對措施,政府、行業(yè)、企業(yè)多級聯(lián)動,依法合理維護自身利益,樹立全球貿易思想,開拓更寬廣的國際市場;同時加強法制化、標準化、規(guī)范化建設,全面提高綠色環(huán)保意識、主動創(chuàng)新發(fā)展意識,加強人才戰(zhàn)略,提升我國機電產品行業(yè)對國民經濟的帶動作用和貢獻力。
參考文獻:
[1] 王亞星.中國出口貿易壁壘監(jiān)測與分析報告[M]. 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7-2014.
[2] 周華林,李雪松.Tobit模型估計方法與應用[J].經濟學動態(tài),2012,(5):105-119.
[3] 孫龍中,徐松.技術性貿易壁壘對我國農產品出口的影響與對策[J].國際貿易問題,2008,(2):26-34.
[4] 陳曉娟,穆月英.技術性貿易壁壘對中國農產品出口的影響研究——基于日本,美國,歐盟和韓國的實證研究[J].經濟問題探索,2014,(1):115-121.
[5] 楊珺暉.技術性貿易壁壘對我國農產品出口影響的實證研究[J].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4,(6):15.
[6] 江濤.技術性貿易壁壘的技術效應研究[D].杭州:浙江大學學位論文,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