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陽
中圖分類號:G633.91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2-1578(2016)06-0283-01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①能夠運用地圖、數(shù)據(jù)、圖片等資料感知我國地勢特點和各級地勢的主要特征,并強化學生對各種地形圖的識圖能力。
②認識山脈走向的概念和我國主要的山脈位置及走向。掌握山脈在我國地形地勢中的意義。
③利用資料,理解我國山區(qū)面積廣大的地理特征。
2、過程與方法
①利用課本提供的材料,結合生活實際開展小組討論我國地形地勢的特點及對人類生活的影響有哪些。
②討論山區(qū)面積廣大對國家和當?shù)鼐用駧淼挠欣安焕绊?,思考解決和開發(fā)山區(qū)的對策。
3、情感與價值觀
培養(yǎng)保護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好奇心和興趣。建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地理理念。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中國地形和地勢的特征。
難點:中國地勢特征給氣溫、降水分布及河流走向帶來的影響。
三、教學方法
讀圖分析法,小組討論解開知識點。
四、教學過程
導入:多媒體展開系列圖片(青藏高原,黃土高原,華北平原)并播放舒緩的自然音樂。
師:同學們,從這些美麗的圖片中大家感受到我國的地形具有什么樣的特點?
生:中國地形復雜多樣,既有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又有平坦的平原地形。
師:請同學們把書本翻開到28頁,觀察上面的階梯圖片,結合著我們剛才總結的中國地形特點,大家討論一下,能做出什么結論呢?
生:中國地勢總體上呈現(xiàn)由西向東降低。具有三個階梯的特征。
師:大家說的很棒!我們這節(jié)課就來研究一下我國的地形和地勢。
板書:地形和地勢
一、地形類型齊全,山地面積廣大
投影課本第23頁圖2.2中國地形分布圖。展開討論:
1.圖中不同顏色表示的意義是什么?
2.我國東西部地區(qū)主要地形一不一樣?
3.這種地圖是不是反映地形起伏最直觀的地圖,如果不是,那是哪種地圖?
生:1.圖中不同顏色表示海拔的高低。
2.我國東西部主要地形不一樣,東部以平原和丘陵為主,西部以高原、山脈和盆地為主。
3.這種地圖是分層設色地形圖,最直觀反映地形起伏的是地形剖面圖。
師:PPT展示中國各類地形的面積比例,結合課本23頁中國地形圖。試給圖中主要地形名稱進行歸類并分析各種地形中面積最大的是哪一個?
生:我國主要有:1.三大平原: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
2.四大高原:青藏高原、內(nèi)蒙古高原、黃土高原、云貴高原。
3.四大盆地:準葛爾盆地、塔里木盆地、柴達木盆地、四川盆地。
其中山地所占面積比例最大。
播放紀錄片《第三極》部分片段,讓學生對山地地形有進一步的感性認識并對祖國地理特征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
師:那么,我們來了解一下我國主要地形的分布。請大家根據(jù)圖2.6完成25頁的表2.1。注意山脈的走向并進行歸納。
生:1.東西向山脈:天山-陰山、昆侖山-秦嶺、南嶺。
2.東北-西南向山脈:大興安嶺、長白山、太行山、巫山、雪峰山、武夷山脈。
3.西北-東南向山脈:阿爾泰山脈、小興安嶺、祁連山脈。
4.南北走向山脈:賀蘭山、六盤山、橫斷山脈。
5.弧形山脈:喜馬拉雅山脈。
承轉:我國高大的山脈主要在我國什么方位?我國地勢總體呈現(xiàn)什么特征?
板書:二、地勢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
師:讀課本27頁圖2.9中國地勢三級階梯分布示意圖,觀察我國地勢特點。
生: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分三個階梯。
指導學生找出各階梯的分界線并在圖上填上主要的地形名稱。
安排學生討論我國這種地形、地勢特點對氣候和河流流向有什么影響?
生:這種特征有利于東部海洋水汽進入內(nèi)陸地區(qū),易形成降水。對人類生活,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十分有利。西高東低的地勢結構使我國大部分河流自西向東流動,且因為東西部之間海拔差異巨大,在河流的中上游水流迅速,水能資源蘊藏很大。
五、結課
(板書設計)
第一節(jié) 地形和地勢
一、地形類型齊全,山地面積廣大
二、地勢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