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秀美
我國每年陽歷的7月7日或8日,太陽黃經到達105°時為小暑。小暑來時,已是初伏前后,天氣已經很熱了,但還不到最熱的時候,所以叫小暑?!对铝钇呤蚣狻分杏涊d:“六月節(jié)……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小也?!?/p>
小暑三候之一候便是:溫風至。所有的風都裹著熱浪而來。
小暑后五日:蟋蟀居壁。蟋蟀后腿長,善于跳躍,平時居住在草堆旁、莊稼地、房前屋后的小洞里,溫度升高后,它們開始爬到庭院陰涼的墻壁上乘涼了。又明人郎瑛《七修類稿》卷三《氣候集解》里也說到:“蟋蟀……生土中,此時(小暑)羽翼稍成,居穴之壁。至七月則遠飛而在野矣。蓋肅殺之氣初生則在穴,感之深則在野而斗?!斌暗暮糜露泛?,是秉受了秋天里的殺氣的結果。
小暑再五日:鷹始摯。此時鷹也感覺到肅殺之氣將至,開始練習搏擊長空,抓捕田鼠、野兔等小動物,正是小暑后十日的即景速描。
小暑溫暾大暑熱
小暑時節(jié),常有暴雨。農諺說:“大暑小暑,淹死老鼠?!薄靶∈钣隄i漣,防汛最當先?!贝藭r防洪防汛極為重要。
氣候類諺語還有,“小暑南風,大暑旱?!薄靶∈畲蚶祝笫钇欺??!毙∈钊羰谴的巷L,大暑時必定無雨。就是說小暑最忌吹南風,不然的話必有大旱;小暑日如果打雷,大暑時必定有大水沖決圩堤。
“小暑溫暾大暑熱。”意思是小暑不要太熱,大暑要很熱,農作物才有好收成;如果小暑太炎熱,田禾多不結實,如果大暑不熱,冬天必多雨雪,這些對于農人是很不利的。
雖說“小暑不算熱,大暑三伏天”,但此時大部分地區(qū)氣溫已接近30℃,也是熱氣難當的。暑熱深入,便憂熱煩渴。困溽才暑,溽是濕氣蒸騰,暑也是蒸,溽景薰天,炎光折地,熱不可耐。
六月六,曬紅曬綠
小暑時,民間有曬書、曬衣服被褥等習俗。江南有“六月六,曬紅曬綠”的民諺,盛夏時節(jié),太陽猛烈,適合曝曬一些久不見日光之物,用夏日陽光曬死隱藏的蟲蟻。據說此日晾曬后,可避免被蟲蛀。
小暑時節(jié)是人體陽氣最旺盛的時候,“春夏養(yǎng)陽”。小暑時,氣候炎熱,人易感心煩不安,疲倦乏力。在自我養(yǎng)護時,應按五臟主時,夏季為心所主的原則顧護心陽,平心靜氣,確保心臟功能的旺盛。另需調養(yǎng)飲食,宜清淡,多喝水,多食瓜果蔬菜,加強運動,以防苦夏帶來的諸多頭昏腦漲、心煩不安等不適應現象。
梅雨霽,暑風和,高柳亂蟬多。小園臺榭遠池波。魚戲動新荷。
薄紗廚,輕羽扇。枕冷簟涼深院。此時情緒此時天。無事小神仙。
周邦彥眼中的暑意,無煩無悶,涼爽舒適,愜意流淌著詩意,境由心造,心隨物喜。
暑日清晨,是鮮麗透亮的,有朝霞流過眼底,也有青山逶邐窗前,花在枝頭梳妝,鳥在枝頭掐架,有流云朵朵,流水潺潺。待太陽下班、炎熱退去、晚霞在天邊張幕時,屋外架起竹床,床下燃起蚊香,躺上去,覺暑氣全消。仰望,頭頂上這方渺遠的宇宙,令思維無邊無際的延伸、想象,在四野蟲鳴中,在蟲兒爬過草葉的中,在星辰的明明暗暗中,小暑中的童年,酣然入夢。
流螢行夏夜,菡萏清暑天
小暑過,一日熱三分。大暑終于登場。
大暑在每年的陽歷7月22、23日間,太陽到達黃經120°。大暑天,正值中伏前后,驕陽似火,把萬物來悶、來捂、來蒸,每個人身上濕濕黏黏,難受萬分。明人謝在杭《文海披沙》里說:“寒可過。暑不可過?!蹦纤卧娙舜鲝凸旁谘谉嶂袇s心系他人,且讀其《大熱》詩:
天地一大窯,陽炭烹六月。
萬物此陶鎔,人何怨炎熱。
君看百谷秋,亦自暑中結。
田水沸如湯,背汗?jié)袢鐫姟?/p>
農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
天地本身就是一大窯,田中水如沸騰的熱湯,農夫背濕得像潑了水,充滿了對勞作者的深深同情。
大暑有三候:
初候:腐草為螢。古人認為,螢火蟲乃腐草所變。大暑季節(jié),螢火蟲兒會從腐草敗葉里鉆出來,飛來飛去。
二候:土潤溽暑。溽是濕,意為濕氣重,悶熱難當。雨水滲入地面,此時,土地松軟而潮濕,這樣的土壤適合水稻等喜水作物的生長。
三候:大雨時行?!盁針O生風,悶極生雨”。因濕氣多隨時會大雨滂沱,雨下后暑氣也漸退。
還有福建吃荔枝、廣東地區(qū)吃仙草、浙江臺州送大暑船祛病消災等民俗。
赤腳荷花蕩
大暑期間,蟋蟀增多,民間有斗蟋蟀的活動,蟋蟀要求無四病(仰頭、卷須、練牙、踢腿),外形“白不如黑,黑不如赤,赤不如黃”,須體形雄而矯健,挑重量與大小差不多的,用蒸熟后特制的日草或馬尾鬃引斗,讓它們互相較量,敗的退卻,勝的張翅長鳴。該活動自興起,前后歷經八九百年,長興不衰。
六月二十四日有觀蓮節(jié),民間以此為荷花生日。清中葉人顧鐵卿《清嘉錄》卷六《荷花蕩》說,“是日(六月二十四日)又為荷花生日。舊俗,畫船簫鼓,競于葑門外荷花蕩觀荷納涼。今游客皆艤舟至虎阜山濱,以應觀荷節(jié)氣?;蛴杏^龍舟于荷花蕩者。小艇野航,依然畢集,每多晚雨,游人赤腳而歸,故俗有‘赤腳荷花蕩之謠?!卑奄p荷、觀荷龍舟競渡的景象描畫得生動形象。不止蘇州、北京圓明園、杭州西湖、濟南大明湖、洪湖,郎與妾船開并頭。
這一天還有品蓮饌的習俗,早在唐朝時,人們就有于觀蓮節(jié)吃綠荷包飯的習俗。宋人喜將蓮花花瓣搗爛,摻入米粉和白糖蒸成蓮花糕;明清時則將花瓣制成荷花酒。據說慈禧太后把白蓮花制成的酒賞賜給親信大臣,稱為玉液瓊漿。宋代還有玉井飯,元朝有蓮子粥,皆是以蓮子為原料的美食。
讀杜甫的“……竹深留客處,荷凈納涼時;公子調冰水,佳人雪藕絲?!鳖D有涼風撲面,叫人神往羨慕,古人生活,有諸多閑情逸致,那種講究與細致的詩意,在而今快節(jié)奏的生活里,少有再現。但若荷花初開時,或可學沈復娘子將“小紗囊撮條葉少許,置花心,明早取出,烹天泉水泡之”,領略那份香韻尤絕的愜意與美妙。
盛夏滿懷熱情,拖著曳地長裙,深深淺淺的綠色作底,素色的艷色的鮮花熱烈地綴于其上。除去炎熱,其實六月是可觀可賞、沁人肺腑的時節(jié)。
身處自然之中,就身處節(jié)氣物候之中,與天地同呼吸,與萬物同苦樂??酂幔彩亲匀坏酿佡?。時序,便是如此。春秋清和,寒冬酷暑,季節(jié)為之分配了同等時辰,并不偏向哪一個。大熱難耐時,正屈指西風幾時來,又怎知,悄悄的,流年已暗中偷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