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濤
摘 要:家庭中的科學資源是學校課程資源的補充和擴展,合理地開發(fā)和利用家庭教育資源,對提高每個孩子的科學素養(yǎng)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科學;家庭教育;資源開發(fā);科技藏書
課程資源是指有利于實現(xiàn)課程目標的各種因素,按照課程資源空間分布的不同,分為校內課程資源和校外課程資源,而家庭中的科學資源是學校課程資源的補充和擴展。因為孩子的科學素養(yǎng)的形成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學生除了平時在校學習的時間外,放學后、周末、節(jié)假日等很多時間都是在家里度過的,而小孩天生好奇、愛探索,他們所進行的科學思考與活動不會以校內外時間來劃分,孩子們會自然地把在學校開展的科學探究活動遷移到課堂以外甚至是自己的家中。
每個孩子的家里都存在著各種形式的能夠被孩子利用的科學資源,引導孩子有效地開發(fā)和利用這些資源,將為孩子在家中開展各種科學學習和探究活動提供支持,我們應積極引導孩子,鼓勵家長開發(fā)利用家庭課程資源。
一、收集、整理家庭中豐富的科學教育資源
家庭中存在著豐富的科學教育資源,包括家庭中種植的各種綠色植物、家庭中飼養(yǎng)的一些小動物、家庭中收藏的各種科技讀物、家庭中收藏的各種奇石、各地特產(chǎn)……家庭生活中和每個孩子密切相聯(lián)的各種家用電器、家具,物品陳設,居室的空氣、溫度、陽光以及家居生活中的洗漱、飲食……都包含著許多潛在的科學資源,而這其中有很多資源都適合小學生進行科學探究。
二、合理地開發(fā)、利用家庭中的科學教育資源
家庭中豐富的科學教育資源都可以被信手拈來作為孩子科學學習的資源與素材。我們應當改變過去忽略對家庭課程資源開發(fā)利用的狀況,鼓勵孩子合理地開發(fā)和利用這些資源。
1.參與種植綠色植物
在家庭中可以讓孩子參與到種植植物的過程中來,孩子可以從挑選種子開始,到準備花盆、播種、澆水、防蟲和施肥。通過這一系列的活動,讓孩子親歷種子萌發(fā)、開花、結果、死亡這一生長發(fā)育的過程。在此期間,可以讓孩子進行觀察、記錄,并做好觀察日記。這樣通過他們親自經(jīng)歷得到的東西,一定會讓他們記憶猶新。
2.飼養(yǎng)一種小動物
孩子天生愛小動物,不少家庭中飼養(yǎng)了小動物,讓孩子參與到喂養(yǎng)、照顧小動物中來,這也是一種很有實踐意義的培養(yǎng)孩子動手、動腦的科學活動。在飼養(yǎng)小動物的過程中,家長應引導孩子做一些觀察記錄。這樣,孩子的探究興趣會日益濃厚。
3.充分利用日常生活用品
日常的家居生活中也包含許多科學資源,在三年級科學《紡織材料》的學習中,我發(fā)動學生回家收集各種紡織材料,結果,在課堂上,很多孩子帶來了品種多樣的紡織品,大大開闊了學生的視野。在學習《巖石與礦產(chǎn)》中,一些學生帶來了他們隨家長到各地旅游時帶回的各種各樣奇特的巖石、珍寶,聽著他們的介紹,同學們欣賞著各種奇石,枯燥的課堂變得鮮活起來……
4.閱讀科技藏書
小孩子求知的欲望是十分強烈的,他們并不僅僅局限于科學課本中的知識,因此家庭中圖文并茂的科普類書籍對他們會產(chǎn)生極大的吸引力。我們在研究《日食和月食》時,就有幾位學生躍躍欲試要給同學們講解日食和月食的成因。當他們介紹完后,獲得了同學們熱烈的掌聲,同時展現(xiàn)在他們面容上的是驕傲和自信。
5.走進廚房,參與其中
家庭生活中的一日三餐,飲食中也隱含許多科學資源,家長應鼓勵孩子走進廚房,參與到廚房工作中來。在孩子幫助家長洗菜、擇菜的過程中,可以區(qū)分大蒜和蔥、蘿卜、藕、白菜的異同,了解哪些食用的是植物的葉,哪些食用的是植物的莖或根……同時孩子還可以通過切菜和切水果來了解果實的一些內部特征。
三、鼓勵家長和孩子一起開發(fā)和利用家庭中的科學教育資源
在家庭中,家長是孩子科學教育的指導者,家長具有豐富的生活經(jīng)歷,同時家長和孩子在一起的時間最多。因此,我們應鼓勵和督促家長關注和關心孩子在家里進行的各種科學探究活動。
1.鼓勵家長和孩子一起種植和飼養(yǎng)動植物,進行一些簡單的科學探究活動
2.建議家長為孩子添置一些科普讀物,陪同孩子一起收看科教頻道系列節(jié)目,關注科技資訊信息
3.鼓勵家長參與到孩子的科技小制作、小發(fā)明、小創(chuàng)造中來,與孩子一起動手、動腦
4.建議家長盡可能多帶孩子接觸大自然、接觸社會,參與社會實踐活動
四、自制學具,合理開發(fā)教學資源
心理學研究表明,兒童認識規(guī)律是“感知—表象—概念”,而操作學具符合這一規(guī)律,能變學生被動地聽為主動地學,充分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參與教學活動,去感知大量直觀形象的事物,獲得感性知識,形成知識的表象,并誘發(fā)學生積極探索,從事物的表象中概括出事物的本質特征,從而形成科學的概念。
有些科學知識對于學生來說很抽象,如何能讓它變得具體、有趣,我們在學校組織的科學教研活動時想到了一個好辦法:讓學生操作學具。然而,又一個問題出現(xiàn)了,學生手中沒有我們需要的學具。那就干脆讓學生自己動手制作!我們嘗試了這個做法,學生自己制作了一個個學具,竟然達到了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總之,合理地開發(fā)和利用家庭教育資源,對提高每個孩子的科學素養(yǎng)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黃俊琪.淺談小學科學課程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