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四萍
【摘 要】當前,人們對中職公共藝術教育中的素質教育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在當前的中職公共藝術教育中,由于教育觀念、教學模式等還存在一些不足之處,不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本文對中職公共藝術教育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以期進一步增強中職公共藝術教育在培養(yǎng)優(yōu)秀人才中的有效性。
【關鍵詞】中職公共藝術教育 問題 對策
一、前言
公共藝術教育是中職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職院校實施素質教育的主要途徑,在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質方面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它不但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藝術素養(yǎng),而且有利于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但在當前,大部分中職院校還未認識到公共藝術教育的重要性,公共藝術教育還有較多的問題存在,難以充分發(fā)揮其應有的作用,導致學生綜合素質不高。因此,中職院校應該認真分析目前公共藝術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并積極采取措施,進一步增強公共藝術教育的有效性,真正實現素質教育的目標。
二、中職公共藝術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一)缺乏正確的教學觀念
當前,在中職院校中,管理者、教師、學生等人員對公共藝術教育的認識存在不同程度的偏差,還未真正認識到在中職院校中公共藝術教育的重要性。在中職院校中,公共藝術教育的地位遠遠比不上公共英語、公共體育等課程。另外,在教學時間的安排上,公共藝術教育主要集中在晚上或者周末,課時也比較短。這在一定程度上“誤導”了學生,讓學生產生輕視的心理,不利于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也不利于實現理想的教學效果[1]。
(二)缺乏統(tǒng)一的教學指導
目前,大部分中職院校在開展公共藝術教學活動時,具有很大的隨意性,在教學要求方面沒有統(tǒng)一性要求和標準,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其一,相關教育部門尚未提出針對中職院校公共藝術教育的統(tǒng)一要求,中職院校在開展公共藝術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帶有很大的主觀性。由于教學設備、教學資源等因素的影響,各中職院校公共藝術教育呈現出參差不齊的現象,缺乏統(tǒng)一性。
其二,在進行公共藝術教育的過程中,中職院校沒有制定出相應的教學大綱,各個教師可以自主選擇教材、教學方式等,教學內容與方法比較繁雜,缺乏統(tǒng)一性,難以從整體上提高中職院校公共藝術教學的質量[2]。此外,在選擇公共藝術課程內容的過程中,中職院校沒有統(tǒng)一的標準可以參考,完全憑借本校的實際情況來對教學內容進行選擇與規(guī)劃,經常出現教學內容不合理的現象。在教學上,教師選擇的教材也沒有統(tǒng)一的標準,只能根據自己的水平和喜好對某一部分藝術知識進行講解,教學內容缺乏系統(tǒng)性與完整性,難以真正提高學生的藝術素養(yǎng)。另外,大多數教師在選擇教材時,以藝術專業(yè)的教材為參考,選擇的教材與中職院校學生的藝術水平、欣賞能力不相符合,不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
(三)缺乏充足的教學資源
在很大程度上,教學資源決定著教學質量,中職院校的公共藝術教育也不例外。當前,中職院校公共藝術教學活動的開展經常受到教學資源的限制,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首先,缺乏完善的教學設備。在教學的過程中,公共藝術教育對教學場所、教學器材有較高的要求,但目前大部分中職院校在美術館、音樂廳等教學場所的建設中還有很大的不足,也沒有充足的教學器材,不利于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
其次,缺乏高素質的教師隊伍。現階段,中職院校公共藝術教學中專業(yè)的教師少之又少,大部分教師來自藝術學校的畢業(yè)生,他們未經過專業(yè)的教學培訓,直接參與到公共藝術的教學工作中,缺乏教育學、心理學方面的知識。他們秉持著“重藝輕文”的教育觀念,在教學過程中一味地給學生灌輸藝術理論,忽視了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導致公共藝術教學質量不高。
(四)缺乏科學的教學模式
在對中職院校學生實施公共藝術教育的過程中,教學模式比較落后,教學形式比較單一,難以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出來。
首先,公共藝術教育與其他科目的教育具有差異性,不能采用同樣的教學模式進行教學。但在當前,大部分教師在教學時把公共藝術教學與其他科目教學混為一談,應用傳統(tǒng)灌輸式的教學模式對學生進行教學,導致一些學生產生抵觸情緒。
其次,公共藝術教育強調“第二課堂”,即課外教學。但在當前,大部分教師只是單一地在課堂上給學生講解相關的藝術知識,沒有對課堂進行延伸,也沒有讓學生真正參與到藝術實踐中,不利于拓寬學生的審美視野和提升學生的藝術水平。
三、增強中職公共藝術教育有效性的措施
(一)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
中職院校的管理者與教師應該充分認識到開展公共藝術教育的重要性,給予公共藝術教育更多的支持。
首先,學校應該對公共藝術教育進行統(tǒng)一、合理的規(guī)劃,注重課時安排的合理性。盡量避免把公共藝術教育的課時安排在晚上,因為晚上上課在無形中把公共藝術教育的重要性減弱了,無法引起教師和學生的重視。
其次,教師應該充分重視公共藝術教育,積極更新教學觀念,轉變教學模式,為學生開展一系列的教學活動。
最后,學校與教師應該對學生進行教育和引導,讓學生認識到參與公共藝術教學活動的重要性,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進而提高公共藝術教學的效率和質量。
(二)建設具有統(tǒng)一性的公共藝術課程
首先,相關教育部門應該充分認識到公共藝術教育在培養(yǎng)中職學生綜合素質方面的重要性,對中職院校開設公共藝術課程提供相應的指導與支持。
其次,中職院校在建設公共藝術課程時,應該注重教學資源的整合。在編寫教材時,可以積極與其他中職院校進行交流,互相借鑒,分享經驗,編寫出更加合理的教材[3]。
最后,在編寫教材的過程中,中職院校應該注重教材的統(tǒng)一性,認真分析本校學生的實際情況,編寫與學生接受能力、欣賞水平相符合的教材,并注意避免教材教條化、零散化的現象,保證中職院校公共藝術教育的系統(tǒng)性與有效性。
(三)完善教學資源
完善中職院校公共藝術的教學資源,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
第一,適當加大資金投入。盡快建立相應的美術館和音樂廳等教學場所,為“第二課堂”的開展提供條件,為學生提供藝術熏陶的場所,從而提高學生的藝術水平及素養(yǎng)。
第二,加大教學設備的投入。中職院校應該保證擁有相應的樂器、美術設施等,為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提供充足的條件,讓教師可以充分利用教學器材開展一系列的教學活動,使學生真正參與到藝術實踐中,提升學生的藝術水平。
第三,組建高素質的教師團隊。師資力量是教學質量的重要保證,中職院??梢詮囊韵聝蓚€方面入手,組建一支高素質的公共藝術教師隊伍。首先,適當提高工資待遇,吸引優(yōu)秀的藝術類人才到本校任教,并讓這些優(yōu)秀的藝術人才領銜本校的公共藝術教育。其次,加大對現有教師的培訓力度,培訓內容應該包含藝術理論知識、教育學、心理學等多個方面的內容,以此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從而提高公共藝術教育的質量。
(四)轉變教學模式
在教學過程中,中職公共藝術教師應該不斷反思自己的教學模式與教學方法,并以學生的需求為依據,積極更新教學模式,以提高教學活動的有效性。
首先,教師應該認真分析公共藝術教育的特點,綜合應用各種教學方法對學生進行教學,注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fā)。
其次,教師應該注重藝術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在給學生講解相關的藝術理論后,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實踐活動。例如,在美術教學中,給學生講解了素描的相關知識后,教師應該引導學生積極練習,自主創(chuàng)作素描作品,提高學生美術水平。
最后,教師應該充分注重“第二課堂”的開發(fā),在課堂上學習藝術知識,欣賞藝術作品之后,應該進行課后的延伸,讓學生在課外積極開展藝術活動,欣賞藝術作品。例如,在欣賞完《梁?!愤@一樂曲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課下以此音樂為背景,改編或者創(chuàng)作相應的情景劇,提高學生應用藝術的能力。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中職院校的教學中,公共藝術教育有著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學校、教師、學生都應該充分認識到這一點。學校應該為公共藝術教學活動的開展提供條件與支持,教師應該積極更新教學模式及教學方法,注重對學生學習的引導,讓學生認識到參與公共藝術教學活動的重要性,并充分注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fā),增強學生參與意識和學習的積極性,從而保證公共藝術教學活動順利開展,使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有效提高。
【參考文獻】
[1]黃晶.基于職業(yè)能力導向的中職公共藝術(音樂)課程優(yōu)化路徑分析[J].北方音樂,2014(18):117.
[2]張振國.中職學校公共藝術課程美術教學功能與學生能力培養(yǎng)[J].廣東教育(職教版),2013(10):114-115.
[3]王喆昕.中職學?!豆菜囆g(美術)》課程的教學研究[J].大觀,2015(12):1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