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博
她是一名大學教師,退休后一個人跑到數(shù)千公里外的邊疆支教。對于支教的動機,她的解釋是:我的內(nèi)心一直藏著一個新疆夢——
2016年3月3日清晨,退休教師鄭曉屏背著大包小包走下了吉木乃縣的大巴車,已經(jīng)援疆支教5年的她這次給孩子們帶來了幾十套試卷。西北的天亮得晚,路上一輛出租車都沒有,鄭曉屏背著十幾公斤重的試卷走了一個多小時。春寒料峭,她累得滿頭大汗,可是心里卻無比地暢快。
“你能在新疆待多久”
2012年春節(jié)期間,湖北中醫(yī)藥大學教師鄭曉屏無意間看到一個題目為《皮里村孩子的上學路》的新聞專題片。皮里村是位于新疆帕米爾高原上的一個自然村,那里教育資源匱乏,師資力量薄弱,孩子上學路途遙遠,節(jié)目呼吁愛心人士前往支教,幫助邊疆地區(qū)提高文化教育水平。
幾乎就是在看完電視節(jié)目的那一瞬間,對新疆早已心向往之的鄭曉屏當即作出決定:我要去新疆支教,圓自己心中潛藏大半生的新疆夢!
2012年8月11日,剛剛退休的鄭曉屏在丈夫的陪同下到新疆吉木乃縣教育局報到,負責支教工作的局領(lǐng)導對她的到來表示歡迎,接著又拋出了一個讓鄭曉屏感到突然的問題:她能在這里待多久?
鄭曉屏沒想到的是,到縣直小學報到時,學校領(lǐng)導首先提出的也是“你到底能在這里待多久?”而讓她驚奇的是,她任教的五(3)班班主任趙老師對她的到來客套了幾句后,仍問了她同樣的一句話。
更讓鄭曉屏覺得自己必須認真對待去留問題的是,學校剛開學的第一天,就有學生家長找到她,直言不諱地對她說:“如果你也是教幾天就走,請不要帶我的孩子!”
班主任趙老師告訴鄭曉屏,這些向她發(fā)問的學生家長有一個共同的擔憂,他們覺得鄭曉屏是大學教師,又來自大城市,放著舒舒服服的退休生活不過,來這里當個不拿一分錢工資的支教老師,她到底圖的是什么?
鄭曉屏了解到,吉木乃縣教師資源匱乏,每年都有幾十人來吉木乃支教,但由于當?shù)刈匀画h(huán)境及氣候較差,很少人能夠長時間留在當?shù)厝谓?,有的支教老師剛來的時候滿腔豪情,遇到生活和教學上的困難后,便打起了退堂鼓,有的年輕支教老師甚至留個字條就走了,弄得學校措手不及,也給學生心理上造成了沖擊。
經(jīng)過慎重考慮,鄭曉屏對外界鄭重承諾:至少要把接手的五年級(3)送到畢業(yè)。
小學語文難倒大教授
鄭曉屏負責五(3)班的語文課,由于語文老師換得太勤,孩子們的基礎(chǔ)很薄弱,學習習慣也較差。鄭曉屏教過大學,做過學報編輯,來之前覺得教小學語文是很輕松的事情,沒想到面對小學的語文課,她一切都要從頭學起。
鄭曉屏上課第一次點名,點到一位叫“葉拉娜”的同學時,由于受南方口音影響,“拉”、“娜”不分,當時孩子就很不高興,較真地說她把名字念錯了。鄭曉屏真誠地給孩子道了歉。
第一堂課下來,鄭曉屏發(fā)現(xiàn),班里43個孩子中,有25個是哈薩克族、14個漢族、兩個回族、兩個維族,孩子們的名字很長,很難念,像阿依迪拜爾、阿加哈斯別克等都讓她非常頭疼。
為了熟練記住孩子們的名字,以表示對他們的尊重,鄭曉屏下了很大功夫,沒幾天,她點名就不用花名冊了。
鄭曉屏開始講課時,問題又來了:學生們基礎(chǔ)薄弱,從未教過小學的她還保留著大學講課的習慣,語速過快,重復少,板書少,口述過多,趣味性不夠,沒能充分調(diào)動孩子們的想象力。一堂課下來,鄭曉屏詢問孩子們對她上課的意見,孩子們大都搖頭:“老師,您講得太快,我們聽不懂呀!”
孩子們失望的眼神深深觸痛了鄭曉屏,難道她這個曾經(jīng)的大學學報編輯部主任連小學語文都教不好?太傷自尊了!于是,從第二周開始,鄭曉屏就去聽其他語文老師的課,還讓丈夫寄來成套的教案資料,連和女兒打越洋電話,也在探討怎樣上課才能讓孩子們喜歡。
鄭曉屏發(fā)現(xiàn),小學語文教學不能僅拘泥于課本,要寓教于樂,還要幽默生動,這樣才能吸引住學生。于是,鄭曉屏在講課時,大量引用生活中的故事和事例,使得講課的趣味性增強,學生們變得更積極主動。漸漸地,孩子們喜歡上了鄭曉屏的語文課。
對于少數(shù)學生的不良學習習慣,鄭曉屏很注重及時糾正。班里有個叫巴仁的孩子從不交作業(yè),任課老師拿他沒辦法,是班里有名的“小刺猥”。鄭曉屏經(jīng)常和巴仁談心,及時肯定他的優(yōu)點,喚起他的自尊心。經(jīng)過一系列的“攻心戰(zhàn)”,巴仁開始交作業(yè)了。
創(chuàng)辦網(wǎng)絡(luò)平臺籌資助學
鄭曉屏堅定地留了下來,憑著她對業(yè)務(wù)的鉆研以及淵博的知識,每一堂課都被她演繹得有聲有色。她不但授課,還注重引導孩子們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漸漸地,學生的成績上來了,她也成了孩子們最喜愛的老師。
送別五(3)班的孩子,鄭曉屏繼續(xù)自己的支教生活。她患有幾種慢性病,每堂課后都要去趟廁所,不然就會因為尿失禁弄濕褲子。吉木乃冬天冰凍期長且氣溫低,冰雪路上經(jīng)常摔跤,克服種種不適,鄭曉屏堅持了下來。盡管每次回家度假,鄭曉屏都嘴上說不來了,可到了新學期,她便不由自主地想念吉木乃那群可愛的孩子,責任感驅(qū)使她又早早訂了來疆的機票。
新學期開始后,鄭曉屏除了做好自己的教學任務(wù)外,還做著籌資助學的工作。吉木乃縣是新疆第二貧困縣,全縣4000多名在校學生中,有約700多名貧困生,特困生400多人。三年前,鄭曉屏有了創(chuàng)辦支教助學網(wǎng)絡(luò)平臺的想法。
請人建網(wǎng)站要花不少錢,鄭曉屏每月的退休金當時只有3800元。她舍不得花錢請人做,于是,她動員丈夫、女兒幫忙,通過一家人幾個月的努力,2013年8月13日,鄭曉屏創(chuàng)辦的邊疆支教助學網(wǎng)絡(luò)平臺正式上線了。經(jīng)過近三年的運作以及媒體的宣傳,鄭曉屏利用網(wǎng)絡(luò)籌來數(shù)十萬元的資金以及各類圖書、體育用品等,為吉木乃的教育發(fā)展作出了貢獻。
轉(zhuǎn)眼,鄭曉屏的支教已進入第五個年頭。鄭曉屏說,支教是她人生中一次深度旅行,一次洗滌內(nèi)心的精神之旅。支教不但圓了她的新疆夢,還讓她對國家的教育事業(yè)獻上了一份心力。
(責編:辛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