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麗
摘 要:本文就臨床“責任制” 護理工作方式對接高職護理實訓的創(chuàng)新進行探索研究,目的是為將臨床“責任制”護理工作方式中護士責任明確、責任心強的優(yōu)點對接到高職護理實訓中,提高學生自我管理能力和責任意識。主要方法有以基礎護理10項操作作為研究載體,分對照組和實驗組,實驗組采用新型管理方式,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對照方式,從實驗用物與設備使用情況、學生鍛煉效果、學生鍛煉內涵三方面比較。研究結果表明,該護理實訓課在全面提高護生操作技能的同時,鍛煉了護生的責任意識、溝通能力、團隊協(xié)作能力等綜合能力。此模式下的護理實訓課成為護生全面提升個人綜合能力和綜合素質的有效平臺。
關鍵詞:責任制護理 高職 護理實訓 對接
課 題:本文系山東省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課題《臨床護理文化與高職院校校園護理文化對接研究》(課題號:J12WH97;立項單位:山東省教育廳)研究成果。
高職護理實訓課管理方式是培養(yǎng)學生綜合能力的重要平臺,如何加大與臨床的對接和合作,創(chuàng)新護理實訓方式,是護理高職教育面臨的重要改革課題。很多同仁在這方面也發(fā)表了各自看法,進行了不同的研究,但是縱觀諸多研究,基本上都是圍繞護理實訓課程內容的全方位設計來研究的,很少談實訓課的管理方式和方法?!肮び破涫?,必先利其器”,正確的方法是做好工作的重要保證。對高職護理實訓課采取科學有效的管理,必定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啟發(fā)
1.臨床“責任制護理”組織工作方式的優(yōu)點
責任制護理是以病人為中心,由責任護士對病人的身心健康實施有計劃、有目的的整體護理。責任制護理模式強調:護士的責任由單純護理拓展到護理管理;強調“護理程序”,即評估、計劃、實施、評價在病人護理中的重要性;強調病人自我參與護理活動的能力;強調責任護士和其他工作人員的信息溝通。
2.高職護理實訓課工作方式的現(xiàn)狀與不足
高職護理實訓課也應該是鍛煉護生綜合能力的平臺,但基于學生數(shù)量多、實訓室數(shù)量少,目前高職護理管理方式仍是大班管理,以教師管理為主、班干部管理為輔。此種管理導致普通學生自我管理能力差,責任意識單薄,依賴性強,過多依賴教師的管理,導致教師分散過多精力用于管理,影響授課質量。
二、研究
1.研究對象
隨機選取高職護理專科班2個班進行研究,一個班為實驗組,共60人,1個班為對照組,共57人。兩個班級的學生均為大學二年級的女生。
2.研究方法
實驗組采取新型的實訓課管理方式,對照組采取傳統(tǒng)的實訓課管理。通過基礎護理實訓課10項操作進行各項指標的對比研究。
3.研究內容
每班分3~5個組,每個組由3~5名學生組成,每組每項操作選擇出1名小組長,練完所有基礎護理操作,保證每個組長都得到機會鍛煉。由小組長實施“責任制”管理。組長的具體工作為,按護理程序實施整體管理,包括實訓前“評估”操作的難易度、用物的量和性質、組員的學習能力,“計劃”實訓課用物準備是否到位、操作環(huán)境衛(wèi)生保持,實訓課“實施”時如何與組員和老師進行協(xié)調和溝通、觀察和監(jiān)督,操作后“評價”實訓效果、課堂記錄等。
4.結果
以基礎護理學10項操作實訓課為載體進行研究。首先在每項操作之后,實驗室管理人員均要進行操作用物使用情況進行登記,從用物的使用程度、保管各方面進行了比較和分析。
(1)兩組實驗用物與設備使用情況。表1可以看出實驗組使用物品種類數(shù)與對照組相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X2=12.5729,P=0.0004),實驗組物品利用率高于對照組;實驗組使用物品損壞數(shù)與對照組相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X2=10.2406,P=0.0014)。
(2)兩組學生鍛煉效果比較。每次實訓課后,由室驗管理人員和授課教師共同給班級課堂秩序、實訓室衛(wèi)生以及操作考核成績打分,結果見表2??梢钥闯鰧嶒灲M在這三方面明顯高于對照組。
(3)兩組學生鍛煉情況的比較。在10項操作實訓課結束后,采用問卷調查方式,對護生綜合能力的鍛煉情況進行研究,結果見表3??梢钥闯鰧嶒灲M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
三、討論
1.研究結果的評價
(1)結構評價。沒有合理的組織方式和資源,則不可能有高質量的護生綜合能力的提升,然而有足夠的護生和資源設備,并非就一定能保證護生綜合能力的提升質量。是否使每位護生得到真正鍛煉,是否運用了最佳設備、儀器等,才是評價此模式是否真正適用的前提。從表1看出,實驗組資源利用率較高,從表3看出,實驗組的護生全面進行了各個角色的鍛煉。這說明實驗組護生分工明確,每位學生都得到了不同程度和不同能力的鍛煉,而不是永遠只鍛煉班級管理人員。
(2)效果評價。從表2可以看出,實驗組操作成績、課堂紀律、實訓室衛(wèi)生等成績明顯高于對照組。這說明訓練的效果較突出,多方面提升了教學質量,對護生的鍛煉達到了預期目標。
(3)過程評價。從表3可以看出,在溝通能力、組織能力、合作能力、責任與擔當方面,實驗組明顯高于對照組。說明此模式中護生進行的行為過程是符合鍛煉要求的。由此可見,此模式明顯優(yōu)于傳統(tǒng)的實訓課模式。
2.對接研究的意義
(1)有利于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通過此實訓課提升了護生的綜合能力,尤其是溝通能力、組織能力、合作能力、責任與擔當?shù)?。高職院校培養(yǎng)的學生是高端技能型綜合型應用人才,關鍵在于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護理實訓課作為護理技能培養(yǎng)的最關鍵的環(huán)節(jié),也必將成為鍛煉護生綜合能力的有效平臺。
(2)有利于教師開展工作。高職院校的實訓課一般由授課教師和試驗管理人員共同完成。此管理模式中,有護生專門負責本小組操作的全面指導,教師就可以在給所有學生進行統(tǒng)一演示的前提下,又重點輔導個別同學,減輕了教師的工作量,有效地利用了時間,教師就可以在實訓課上抽出更多時間根據(jù)學生的學習程度有針對性地進行演示、講解。此模式充分發(fā)揮學生的管理才能,由“教師管理”為主轉向“學生自我管理”為主,使每位學生都成為真正的“管理者”。
(3)對校企合作的對接進行了積極探索。教學的目的是應用于社會實踐,社會實踐又決定著教學,只有將教學與社會實踐相對接,也就是將臨床護理工作方式與校內護理實訓管理方式相對接,會更有效地促進與改善護理實訓管理,完善與指導臨床護理工作方式。目前,臨床護理與高職院校對接實踐,主要是高職院校與醫(yī)院合作辦學,分成見習和實習兩種形式。但真正意義上的對接很少,更多的只是整體構架的對接,真正的內涵對接、深層次的對接遠遠不夠。此種實訓管理方式是在充分借鑒臨床工作的護理工作方式,并在借鑒的基礎上結合高職教育的特點、結合護理實訓課的特點、結合學生的特點進行科學的創(chuàng)新??梢哉f,此新型的護理實訓課管理方式是校企合作在管理領域的一次對接。
四、對接研究的完善措施
1.領導、教師和學生的重視
實訓課是護生鍛煉綜合能力和綜合素質的核心平臺。很多院校也非常重視實訓課,但是卻有一定的認識局限,實訓課只重視學習能力和操作技能,卻忽視了組織和管理能力的鍛煉,忽視了學習能力、管理與組織能力在實訓課中的培養(yǎng)。因此領導、教師、學生要引起足夠的重視。
2.科學地設計、組織實訓課,并進行改進和完善
對實訓課進行科學有效的設計,始終以學生綜合能力鍛煉為核心,借鑒臨床工作,并全程督促實施、定期檢查、不定期抽查,進行各項目標評價,學生和管理人員分別進行自我測評。通過多種渠道反饋應用效果,包括來自學生的反饋,臨床的反饋,以及領導和同行的反饋。對反饋后的信息進行分類、分析、篩選、采用,形成總結,再具體應用到護理實訓課教學中。只有這樣才能不斷完善和改進實訓課的管理。
3.有效的考核機制
首先更新觀念,將管理和組織能力融入到護生的考核項目中。其次,豐富考核內容。將原來只是對操作實施環(huán)節(jié)進行的考核擴展到對操作前準備、操作后的整理與評價進行考核,如準備的時間是否及時迅速、準備的用物是否齊全、準備的方式方法是否科學有效等,以及操作后用物的使用程度、損壞程度、個人操作空間的整理等。再次設置靈活多樣的考核形式,由單一考核變多樣考核,終末考核變隨時考核,過程考核變全程考核。最后,完善考核方法和考核形式,如團體考核、聯(lián)合操作考核、分階段考核等,可以是情景劇,也可以模擬招聘會等。這樣就可以全面、科學地評價學生的綜合能力了。
參考文獻:
[1]張基梅,杜宏,張振宇等.責任制整體護理考核模式的應用研究[J].中華護理教育,2015(4).
[2]趙雯.護理質量評價在中醫(yī)護理管理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中醫(yī)臨床研究,2015(5).
[3[王艷紅.人性化管理在臨床護理工作中的應用[J].衛(wèi)生政策與管理,2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