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紅斌
前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讓學生變聰明的方法,不是補課,不是增加作業(yè)量,而是閱讀、閱讀、再閱讀?!敝袊倌陜和侣劤霭婵偵绲陀鬃x物出版中心對0~9歲兒童及其家長的調查研究表明:7歲之前是養(yǎng)成閱讀習慣的重要階段,如果在此時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7歲之后的孩子就很難掌握和提高閱讀的能力。對6~12歲的青少年來說,小學階段是形成和掌握基本閱讀能力的關鍵期。在這個關鍵期讓學生愛上閱讀,并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會使他們終生受益。
為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發(fā)展,學校進行了長期多方面的探索與研究。
一、親子閱讀,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
一年級學生剛從幼兒園進入小學,閱讀主要受家庭的影響,這恰恰是將學校閱讀與家庭閱讀融合的時期。為了做好幼小閱讀銜接,學校在一年級開展親子閱讀活動方面進行了長期探索。
我們這里所講的“親子”是廣義的,即把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每個小組六至七人,由一名家長組織,帶領學生共同閱讀。親子閱讀旨在讓家長根據(jù)兒童心理發(fā)展的特點,通過各種生動有趣的方法引導孩子對閱讀過程產生興趣,從而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自主閱讀能力。親子閱讀是一種傳授有關閱讀技能、方法的行為,它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強烈的閱讀興趣,發(fā)展學生語言、智力等方面的能力,真正達到早期閱讀的目的。
1.前期準備
親子閱讀活動之前,一年級組老師們會集體研究制訂詳細的活動計劃,包括親子閱讀的目的、要求以及具體時間、地點、人員、閱讀書目、閱讀方式和閱讀評價等內容。然后,老師們會按照計劃給家長們印發(fā)材料,召開家長培訓會。家長培訓會分階段進行,一個學期要開十余次。
2.書籍選擇
親子閱讀的書目以繪本為主。孩子在兒童時期閱讀繪本,不僅可以增加孩子對書的親近感,而且會對孩子產生深遠而重大的影響。為此,學校給一年級每個班都配發(fā)了十種繪本,每種十本,同時還把上一屆學生創(chuàng)編的繪本作為禮物送給每一位新生。繪本中一個個有趣的故事情節(jié),展現(xiàn)了一幅幅奇妙的、充滿童真、童趣的世界。生動的畫面拓展了孩子們的想象力,他們借助圖畫與文字了解了故事,又因故事而明理,因明理而不斷聰慧。圖像化的繪本故事,恰如點點甘霖,滋潤著孩子們幼小心靈的成長,逐漸成為成長需要的精神食糧。
3.閱讀模式
(1)整體感知繪本故事內容
由于一年級學生識字量有限,文字障礙會影響他們閱讀的積極性,為了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我們借助家長的力量,學年的前期由家長講解為主。這樣,孩子們就能比較輕松地了解故事內容。了解是深入學習的基礎,孩子們了解了繪本故事,就會樂于參與學習。整體感知是具體學習的前提,因為每一個細節(jié)都是在整個故事的大背景下形成的,對故事有了整體的把握,才能深入了解其中的人物,進而領會故事所闡述的道理。
(2)借助繪本,提高學生想象力
繪本是用圖畫和文字共同敘述一個完整的故事,是圖與文的合奏。家長指導的重點應是引導兒童觀察與想象,繪本中的圖畫給學生提供了豐富的想象空間,家長們可以借助這些圖畫,啟發(fā)學生想象,讓景物動起來,讓人物活起來,讓情節(jié)更加波瀾起來。在這個過程中,家長鼓勵孩子之間交流和互動,讓孩子在主動參與的過程中,更好地理解與建構故事,并從中體會閱讀的快樂,在思維風暴中,讓故事更具體、更生動、更有趣。
(3)走進故事,體察人物的內心世界
在閱讀繪本時,還可以進行分角色表演。不同的角色語言表達的內容與方式不同,語氣、語調、輕重緩急也各不相同,只有了解了人物,正確把握了人物的特點,才能把人物演得惟妙惟肖。走進人物的內心世界體察人物對孩子們心靈的成長至關重要。
(4)引導學生深入領會繪本主旨
繪本主題是作者創(chuàng)作的出發(fā)點、觀念、態(tài)度和情感傾向的集中反應,體現(xiàn)的是作品的文學價值和思想意義。家長在講讀時,要引導和幫助兒童感知作品的主題,而不是將我們認為的主題直接傳輸給他們。我們應該將主題討論分散到閱讀的具體進程中,在閱讀繪本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比如,欣賞別人的優(yōu)點、學會分享、擁有自信和勇氣、學會愛與被愛等。
(5)在繪本閱讀中構建閱讀力
閱讀不是讓學生記住多少知識,而是在閱讀的過程中最終學會閱讀。因此,家長在閱讀繪本的過程中可以滲透相關繪本閱讀的策略,比如,看圖獲取信息并進行推斷,對后來發(fā)生的事進行預測,閱讀中的自我提問,結合學生的實際等。家長們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優(yōu)勢和特長自主設計大膽嘗試,讓孩子們充分體驗閱讀帶給他們的快樂,進一步提升他們的閱讀能力,培養(yǎng)他們熱愛閱讀的濃厚興趣和良好習慣,從而讓孩子們逐漸學會閱讀繪本,構建閱讀力。
4.閱讀評價
一年級老師們設計了《親子閱讀評價手冊》,這個手冊里不僅包含對學生識字的檢查,還從“會聽、會思、會答”幾方面明確了閱讀要求,引導學生有意識地積累詞語,并留出了讓學生創(chuàng)作的空間。
5.成果展示
(1)評選閱讀之星
家長協(xié)助填寫學生閱讀書目及字數(shù),老師從學生的閱讀手冊得知各小組的閱讀量?!墩Z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要求的“低年級段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5萬字”,有的小組不到一學期就完成了。
學生也把自己在家中閱讀的書目及字數(shù)填寫在閱讀手冊上,全班進行評比,學校定期評選出閱讀量最大的前十名學生,授予“閱讀之星”稱號。
(2)創(chuàng)編繪本故事
本著體現(xiàn)童真童趣、學生主編的思路,家長可以帶領小組同學創(chuàng)編故事,給故事配圖。學生創(chuàng)編題材多樣,有關愛動物的,有倡導環(huán)保的,有書寫個人成長的,有改編經(jīng)典的……每個班都創(chuàng)編、出版一個繪本集,這也是學生上學后自己出的第一本書。
親子閱讀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讀書興趣,家長的耐心指導與幫助能極大地強化孩子對書籍的認識,這種帶有親情的閱讀推廣,對于孩子們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從教我讀,到我會讀,進而到我想讀,書籍就這樣在潤物無聲中走進了孩子們的生活,影響他們的思維方式與價值觀念。
親子閱讀滿足了孩子們聽故事的需求,誘發(fā)了他們的求知欲。孩子們在聽中感受形象,在聽中分辨善惡,在聽中思考,在聽中收獲,在聽中增進了他們對語言文字的興趣,進而產生了對書籍的熱愛。親子閱讀極大地提高了孩子們的閱讀能力。在家長與孩子的互動中,孩子們的語言發(fā)展了,智力開發(fā)了,在閱讀、積累、想象、表達的過程中,他們的創(chuàng)造思維能力也得到了極大的發(fā)展。讀書策略的滲透使孩子們逐步掌握了閱讀的“金鑰匙”,會讀才能樂讀,樂讀才能真正產生書籍的影響。
二、同伴閱讀,促進學生共同成長
在一年級開展親子閱讀的同時,學校也開展了跨年級閱讀活動,五年級學生與二年級學生進行“同伴閱讀”,每兩周進行一次,每次一節(jié)課的時間。
同伴閱讀就是委派五年級學生做“小老師”指導二年級學生閱讀。這些大哥哥大姐姐為了指導好弟弟妹妹,會事先認真?zhèn)湔n,總結閱讀策略與方法,并把這些策略與方法深入淺出地講給弟弟妹妹?;顒又?,五年級學生的熱情很高,指導也非常耐心。二年級學生在哥哥姐姐的帶領下,閱讀的興趣提高了,閱讀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為了提高五年級學生的指導能力,五年級組的老師們專門做了指導學生設計讀書卡的研究課,引導學生設計同伴閱讀的讀書卡,讓學生把閱讀策略固化下來,在每次同伴閱讀的時候,帶領小同學完成。
同伴閱讀活動,受益的不僅是低年級學生,高年級的同學收獲也很多。他們認識到二年級的小同學并不像想的那樣頭腦簡單,他們也有思想,他們也會思考,做他們的“老師”也有壓力,要敦促自己不斷提高水平。同伴閱讀讓同學們感到自己擁有知識值得驕傲,但是更值得驕傲的是能把自己的知識以別人樂于接受的方式傳授給他人。每次參與同伴閱讀,“小老師”都特別開心,覺得自己被需要,很有價值。
三、讀書活動,有效促進學生閱讀
1.學生講壇
學生講壇活動已經(jīng)走過了五個春秋。從低年級講繪本故事,到中年級介紹自己喜歡的書籍,再到高年級融入自己思想的學生講壇,孩子們的思維在發(fā)展,思想在成熟,生命在成長。學生每次演講少則半個小時,多則一個多小時,演講的主題都是學生們自定的,涉及歷史、文學、科學、軍事、戲劇、體育等諸多方面,比如,“匈奴的傳奇”“帝國的興起—大秦統(tǒng)一之路”“曹家謀士賈詡”“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中的歐洲戰(zhàn)場”“解讀二戰(zhàn)”,等等。演講臺上,孩子們旁征博引,談古論今,一個個儼然是所講主題的專家。講座中,全年級同學認真聽講做筆記,臺上臺下不時的互動讓所有人都參與其中。
曾經(jīng)有位同學想要解讀莎士比亞,為此,他不僅閱讀介紹莎士比亞生平的書籍,而且還深入閱讀莎士比亞的作品,甚至能背誦莎士比亞作品中的很多臺詞。此外,他還觀看了多部根據(jù)莎翁著作改編的影視作品。在此基礎上,他篩選資料,整理講稿,制作PPT,為大家奉獻了一場出色的演講。而在這樣的準備過程中,也深化了他對書籍內容的感悟和理解。學生們在臺上出色的表現(xiàn),也影響著每一位聽講的同齡伙伴,他們在欣賞、贊嘆演講者的同時,自己的閱讀興趣、閱讀習慣也在悄然地受著影響,發(fā)生著改變。有更多的孩子愿意參加到活動中來,到臺上展示自己的風采。學生講壇極大地激發(fā)了全校學生的閱讀熱情。
學生講壇的開展之所以受到同學們的熱烈歡迎,是因為它鼓勵學生把讀書變成一種內需,一種思考,讓學生體驗到和他人交流與分享的快樂,提升了學生的自信心,培養(yǎng)了公眾演講力,更重要的是,他們會更加熱愛閱讀,他們會把讀書當成生活中最快樂的事。
2.讀書節(jié)
每年三月,是學校的“推薦與捐獻圖書月”,學校鼓勵同學積極推薦與捐獻圖書。學校對同學們推薦的書目進行整理,從中挑選出適合大家閱讀的書籍,作為我們每個年級的必讀書目和建議閱讀書目,以此豐富同學們的閱讀內容,并對入選書目的推薦者進行表彰。
每年4月,則是學校的“閱讀月”,學校會借此大力倡導學生課外閱讀,并通過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提高學生課外閱讀的實效性,切實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使學生在書籍的影響下健全人格,健康成長。4月23日是聯(lián)合國確定的“世界閱讀日”,也是學校的讀書節(jié)。從2008年至今,學校已開展了九屆讀書節(jié)活動。讀書節(jié)上,學校會評選出“閱讀明星班”和每個班的“閱讀之星”,校長會親自為獲獎的班級和個人頒發(fā)獎狀,鼓勵學生積極閱讀,熱愛閱讀。
從最初的小心嘗試、艱難摸索,到今天飄散在校園各個角落的朗朗書聲,親子閱讀、同伴閱讀、學生講壇、讀書節(jié)、閱讀課等這一系列舉措,極大地激發(fā)了學生的閱讀興趣,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發(fā)展與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現(xiàn)在,學生們讀書不再僅憑興趣,而是變成一種自覺的行為。閱讀滋養(yǎng)了孩子們的精神生命,在閱讀中,孩子們快樂地成長。
(作者系北京師范大學實驗小學語文學科主任)
責任編輯:胡玉敏
huym@zgjszz. 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