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贊
如何將專題詢問從嘗試走向常態(tài)化,進一步增強專題詢問的實效,需要在以下方面不斷探索完善。
一是建立健全專題詢問保障制度。將專題詢問列為各級地方人大的日常工作,納入年度工作計劃,有組織、有計劃、有準備地開展專題詢問活動。專題詢問開始前,主任會議應對專題詢問作出詳細的安排,確定工作方案,會后及時將有關問題告知應詢部門,問答雙方做好充分的準備。
二是完善專題詢問方式方法。要制定詳細方案,明確參加對象,確定主要提問人員,限定提問和答復時間。通過加強溝通協(xié)調,明確應詢要求,使“一府兩院”及相關部門有充分的時間做好應詢前的調查研究。建立規(guī)范的詢問公開制度,常委會會議上可邀請旁聽公民參加會議,專題詢問過程可向媒體和公眾開放,并公布詢問和答復情況,增強專題詢問的透明度。
三是加強對“兩院”工作的專題詢問。將對“兩院”工作的監(jiān)督納入專題詢問范圍,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的司法不公、司法腐敗、冤假錯案等問題,選取主題適時開展專題詢問,促進相關問題的解決,全力督促“兩院”公正司法,維護社會公平正義。
四是加強事后監(jiān)督工作。對于所交辦的專題詢問事項,要求“一府兩院”及其有關部門在規(guī)定期限內(nèi)認真辦理,并將辦理情況以書面形式向人大常委會報告。對專題詢問事項,定期開展跟蹤督查,一次沒有解決的可連續(xù)跟蹤督查,對辦理不認真、效果不明顯的,可適時啟動特定問題調查、質詢等監(jiān)督方式,直到詢問事項徹底解決為止。此外,要積極探索建立將專題詢問事項辦理情況提交常委會會議進行滿意度測評。
五是加強常委會組成人員的日常培訓。通過建立和完善常委會組成人員日常的學習培訓機制,增強其對法律知識和人大業(yè)務知識的掌握,使每一個組成人員成為人大工作行家里手,熟悉人大工作操作程序和方法、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