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巖巖 劉曉光 李鐵軍 宋曉燕 武曉
摘要:通過平皿抑菌試驗和活體藥效試驗研究不同濃度的水楊酸對由托拉斯假單胞桿菌(Pseudomonastolasii)引起的平菇(Pleurotus ostreatus)細菌性褐斑病的防治效果。結果表明,濃度為5.00 mg/mL水楊酸可有效防治平菇細菌。性褐斑病,且可以促進平菇菌絲的生長。
關鍵詞:水楊酸;平菇(Pleurotus ostreatus);細菌性褐斑?。煌欣辜賳伟麠U菌(Pseudomonas tolaasii)
中圖分類號:S436.4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39-8114(2016)09-2247-02
平菇(PLeurotus ostreatus)是中國栽培量最大的食用菌,隨著栽培規(guī)模的逐漸擴大。平菇細菌性褐斑病的發(fā)病率也在逐年升高。平菇細菌性褐斑病又名為細菌性斑點病,主要為害平菇、香菇等食用菌。平菇細菌性褐斑病的病原菌為托拉斯假單胞桿菌(Pseudomonas tolaasii),該病原菌可以生長在木質(zhì)索、纖維索豐富的基質(zhì)中,并可直接寄生于平菇菌絲上及其子實體上,對平菇生產(chǎn)造成很大威脅。平菇細菌性褐斑病可能發(fā)生在平菇子實體生長的任何時期。在高溫高濕的條件下,子實體腐爛速度較快,散發(fā)出一種難聞的氣味。這種病菌不僅為害生長著的平菇。采摘后的平菇也易感染這種病菌,影響平菇的產(chǎn)量和質(zhì)量。
水楊酸(Salicvlic acid)化學名稱為鄰羥基苯甲酸,屬于簡單的酚類化合物,在植物體內(nèi)合成。對植物生長代謝具有廣泛的調(diào)控作用,是一種高效、廉價、無毒的植物生長調(diào)節(jié)劑。由于水楊酸在植物體內(nèi)合成,含量很低。并且可以在韌皮部運輸。故把水楊酸看作是一種新的植物內(nèi)源激素。大量研究表明。水楊酸可作用于植物的多種生理作用,能夠顯著提高高等植物的抗性。
目前針對平菇細菌性褐斑病常用的一些物理和藥物防治方法治標不治本,不僅耗費人力和物力,常用的化學試劑農(nóng)用鏈霉素對人體還有一定的危害。且達不到預期目的和效果。前人研究表明,水楊酸對平菇菌絲的生長有一定的影響,本研究旨在通過測定不同濃度的水楊酸對托拉斯假單胞桿菌的抑菌作用及對平菇菌絲生長的影響,為食用菌細菌性褐斑病的安全、高效防治提供參考。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1.1.1 供試菌種 供試病原菌托拉斯假單胞桿菌強致病菌從發(fā)病平菇子實體上分離獲得,平菇品種為新育冬豐,由平泉縣希才應用菌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提供。
1.1.2 培養(yǎng)基 LB培養(yǎng)基:胰蛋白胨10g、酵母提取物5g、NaCl10g、去離子水1000mL、pH7.0、瓊脂16g。用于培養(yǎng)細菌。LB液體培養(yǎng)基:去除瓊脂,其余同LB培養(yǎng)基,用于培養(yǎng)細菌。PDA培養(yǎng)基:馬鈴薯200g、葡萄糖20g、瓊脂16g、去離子水1000mL、pH7.0,用于培養(yǎng)平菇菌絲。
1.1.3 試劑 水楊酸為天津市北辰方正試劑廠產(chǎn)品,硫酸鏈霉素可溶性粉劑為江西博萊大藥廠產(chǎn)品。
1.2 方法
1.2.1 托拉斯假單胞桿菌菌懸液的制備 挑取托拉斯假單胞桿菌單個菌落,接種在LB液體培養(yǎng)基中,30℃、170r/min振蕩培養(yǎng)24h,無菌水配制成3×108cfu/mL的托拉斯假單胞桿菌菌懸液,備用。
1.2.2 平板擴散法抑菌試驗 取100mLLB培養(yǎng)基微波爐融化后,待溫度降至65℃,倒平板,每皿25mL,冷卻。將100μL的3×108cfu/mL的托拉斯假單胞桿菌菌懸液加到平板上,涂布均勻,晾干,打孔8mm×8mm,每皿1孔,每孔加入100μL藥劑,30℃黑暗培養(yǎng)4d,每隔24h調(diào)查1次,測定抑菌圈直徑。設置無菌水對照和0.5mg/mL硫酸鏈霉素對照處理,每個處理3個重復。
1.2.3 最佳抑菌濃度篩選 將水楊酸利用無菌水分別稀釋2、4、6倍,然后利用平板擴散法篩選出抑菌劑的最佳抑菌濃度。
1.2.4 抑菌劑對平菇菌絲生長的影響 采用平板抑菌法檢測抑菌劑最大濃度對平菇菌絲生長的影響,將平菇菌絲打成8mm×8mm菌餅。備用。取100mLPDA培養(yǎng)基微波爐融化后,待溫度降至65℃,倒平板,每皿25mL,冷卻。取100μL抑菌劑均勻涂布在平板上,晾干,將菌餅放置在平板中央,25℃培養(yǎng)8d,測定菌絲直徑,設置無菌水和鏈霉素藥劑對照處理。每個處理3個重復。
1.2.5 活體藥效試驗 在平皿抑菌試驗中對托拉斯假單胞桿菌抑制效果較強而對平菇菌絲生長影響較小的藥劑濃度進行藥效試驗。分別在病原菌接種后2h和4h噴施2次水楊酸。另設只接病原菌的對照、不接病原菌的空白對照以及只噴藥劑對照,每處理3個重復。采用微量噴霧器將配制好的藥液均勻噴施在子實體表面,每袋子實體噴施2mL。
病原菌接種采用滅菌的刷子蘸取1mL的菌懸液(3×108cfu/mL)。均勻涂抹在生長一致的出菇2d的平菇子實體菌蓋上(直徑為1-2cm)。
調(diào)查方法:接病原菌24h后每隔12h進行病級調(diào)查,并進行病情指數(shù)計算。參考Rodriguez等的分級標準調(diào)查病情指數(shù)及防治效果。
2 結果與分析
2.1 水楊酸對托拉斯假單胞桿菌的抑菌活性
水楊酸對托拉斯假單胞桿菌有一定的抑菌活性,但相對于硫酸鏈霉素抑菌活性較弱,濃度為5.00、2.50、1.25mg/mL水楊酸均對托拉斯假單胞桿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濃度為5.00mg/mL的水楊酸的抑菌作用較其他濃度顯著(P<0.05)。
2.2 水楊酸對平菇菌絲生長的促進作用
不同濃度的水楊酸對平菇菌絲的生長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其中濃度為5mg/mL的水楊酸對平菇菌絲生長促進作用最為顯著(P<0.05)。濃度為0.83mg/mL的水楊酸對平菇菌絲的生長幾乎沒有促進作用,即表現(xiàn)為隨著水楊酸濃度的增加其促進平菇菌絲生長的效果越強。
2.3 活體藥效試驗
水楊酸5mg/mL大田防治效果與硫酸鏈霉素防治效果相當,較離體藥效試驗效果強。在僅施用藥劑的處理中未發(fā)現(xiàn)藥害現(xiàn)象。
3 小結與討論
目前,對于平菇細菌性褐斑病的防治主要是使用化學試劑,但藥物殘留比較嚴重,對平菇和人體健康均不利。對于平菇細菌性褐斑病的防治應采取對平菇和人體較安全的方法。水楊酸是植物體內(nèi)產(chǎn)生的一類生長調(diào)節(jié)劑,與農(nóng)用鏈霉素等化學藥物相比。對人體和平菇相對更安全。水楊酸具有廉價、高效的特點,應用水楊酸防治平菇細菌性褐斑病,可以減少菇農(nóng)的生產(chǎn)成本,提高經(jīng)濟效益。
本試驗結果表明,濃度為5.00mg/mL的水楊酸對托拉斯假單胞桿菌的抑菌活性最佳,且可以促進平菇菌絲的生長。建議生產(chǎn)上用濃度為5.00mg/mL的水楊酸對平菇細菌性褐斑病進行防治。此外,水楊酸可誘導植物提高對非生物逆境的防御能力,是否具有提高平菇菌絲體抗逆性、促進子實體發(fā)育等還需要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