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杏媛,許紅軍(吉安市中心人民醫(yī)院,江西吉安343000)
?
淺談本院危急值報告制度的建立與意義
陳杏媛,許紅軍
(吉安市中心人民醫(yī)院,江西吉安343000)
摘要:目的探討我院危急值報告制度的建立與臨床關系的價值與意義。方法收集2015年8月-2015年10月我院各科室檢測到的危急值,分析危急值發(fā)生的種類及疾病分布規(guī)律,科學合理地設置危急值范圍及項目。結論檢驗危急值制度的建立,使臨床實驗室操作更加規(guī)范化、科學化和專業(yè)化,以更好地改進我院臨床實驗室服務質量,更有力地保障患者安全。
關鍵詞:危急值;意義
美國在20世紀70年代初臨床實驗室就已有“危急值”報告制度,國內絕大多數醫(yī)療機構在2002年以后,開始建立“危急值”報告制度[1]危急值是指危及生命的檢驗結果,當這種檢驗結果出現時,患者可能正處于生命危險的邊緣,如果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治療,有可能危及患者的安全及生命[2,3]。危急值制度的建立是《醫(yī)療事故處理條例》舉證中的重要部分,也是臨床實驗室認可的重要條件之一[4]。危急值報告也是近年來被國內外評審機構醫(yī)院評審條款中審查的重點[5]。
我院自2010年開始建立在計算機支持下的危急值報告制度。這個制度的建立對檢驗和臨床溝通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使危重患者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
1.1根據我院的實際情況我科負責人征求各科相關臨床醫(yī)生的意見,在醫(yī)務科的協調下共同制訂了適合本院檢驗危急值的項目及其范圍,如表1。
1.2檢驗方法每天檢測標本前首先要進行室內質控檢測,完全在控制范圍內,然后對標本進行檢測。當實驗室信息系統(tǒng)(LIS)出現危急值時,首先確定結果是否可信,檢查儀器和檢驗過程是否正常,標本是否有錯,是否溶血、脂血,黃疸,血常規(guī)、凝血標本是否凝固,儀器傳輸是否有誤,在確認各環(huán)節(jié)無異常的情況下,從LIS系統(tǒng)發(fā)送到相關科室,并在5分鐘內電話通知臨床科室人員“危急值”結果,并在《檢查危急值報告登記本》上做好“危急值”報告登記。記錄內容包括日期、患者姓名、住院號、性別、科室、床號、送檢醫(yī)師、檢驗項目、檢驗結果、向臨床報告時間(精確到分鐘)、報告人、結果接受人、報告方式、備注。
表1 本院危機值檢驗項目及其范圍
2015年8-10月結果共報告危急值1033例,其中生化417例,臨檢540例,細菌76例,危急值結果分布具體見表2。
從表2可以看出,就危急值指標而言,比較突出的主要是臨床血液540例,約占52.3%;生化417例,占40.4%;細菌76例,占7.3%。
3.1危急值種類分析
3.1.1血細胞計數異常主要在消化、血液科,以白血病、急性感染,失血過多,尿毒癥,腫瘤患者和大手術后的患者為主。血細胞計數在臨床上具有重要的意義。
表2 危急值結果分布
3.1.2血糖過高過低對機體都會造成嚴重的后果,血糖危急值在多發(fā)生在內分泌科,心內科、在手術中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3.1.3電解質危急值在ICU患者,急診患者和手術中的患者中應用價值非常高。制定電解質危急值檢驗的相關制度,提高對電解質危急值的重視程度,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生命成功的幾率[6]。
3.1.4心肌損傷標志物主要發(fā)生在心內科,胸外科,兒科。在急性心肌梗死,診斷冠心病,其數值還預示患者的預后情況,為醫(yī)生制定治療方案提供依據。
3.1.5血培養(yǎng)對菌血癥,感染性心內膜炎,臨床不明原因的發(fā)熱感染等疾病。及時檢出致病菌,并根據藥敏試驗結果幫助醫(yī)生合理用藥,減少死亡率具有重要的臨床價值。
3.2當患者檢驗結果進入危急值提醒范圍,我院LIS系統(tǒng)已自動設置危急值警示,危急值數據會自動彈出。通過信息系統(tǒng)獲取患者完整的病患信息及歷史結果,然后通過LIS系統(tǒng)對危急值報告點擊“立即上報”發(fā)送到相關科室,同時電話通知和記錄。由于是電話通知,會存在檢驗科危急值記錄與臨床危急值記錄不一致,容易產生誤報[7]。Barenfanger等發(fā)現電話報告危急值大約有3.5%的錯誤率[8]。誤報通常的原因是“筆誤”或者“口誤”,LIS系統(tǒng)報告時有時不容易被醫(yī)護人員及時發(fā)現,因此存在一定的醫(yī)療隱患。Parl等[9]認為可結合兩種報告形式,以保證危急值報告的及時性和正確性。
科學合理地設置危急值項目和范圍,同時科學地分析其分布特點及疾病分布規(guī)律,為臨床醫(yī)生及時篩選出準確有價值的診斷信息,使危急值更好地服務于臨床。我院規(guī)定每年對檢驗危急值進行檢查、回顧和修改,根據本院實院情況暫定適合本院危急值項目及范圍。
危急值制度的建立使臨床實驗室操作更加規(guī)范化、科學化和專業(yè)化,持續(xù)完善危急值制度,提高危急值報告效率,不斷改進行服務質量,更有力地保障患者安全[10]。
自從我院建立危急值報告制度,就大大增強了我科人員的主動性和工作責任心,增加了臨床對檢驗的理解和信任,同時也促進了檢驗人員對危急值及時報告,使一些重癥患者得到及時救治,從而減少醫(yī)患矛盾。通過危急值報告制度的建立,有利于檢驗科和臨床科室之間的信息互通[11],也提高了臨床醫(yī)生的診療水平和醫(yī)院管理水平,這是保證醫(yī)療安全的一項重要舉措[12]。
參考文獻
[1]管學平,陳鑫.全血細胞計數危急值與臨床的關系[J].海南醫(yī)學,2013,24(11):1639-1641.
[2]劉月姣,魏源華.危急值的建立與臨床應用[J].實驗與檢驗醫(yī)學,2010,28(3):277-278.
[3]俞善春,葛冰磊.臨床實驗室危急值報告制度的建立[J].實驗與檢驗醫(yī)學,2013.31(2):154-155.
[4]寇麗筠.臨床實驗室工作中危急值的應用[J].中國臨床實驗室,2003,2(8):32-34.
[5]ISO 15189. MedicalLaboratories-particular requirements for quality and competence[S]. Geneva,Switzerland:ISO,2003.
[6]蘭海麗,張秀明,佘元龍,等.檢驗危急值應用的評估與持續(xù)改進[J].中華醫(yī)學管理雜志,2009,25(4):235-238.
[7]陳平,陳益民.危急值多途徑報告系統(tǒng)的應用[J].臨床檢驗雜志,2012,30(11):929-930.
[8]Barenfanger J,Sautter RL,Lang DL,et al. Improving patient safety by repeating(read-back) telephone reports of critical information[J]. Am J ClinPathol,2004,121(6):801-803.
[9]Parl FF,O'Leary MF,Kaiser AB,et al. Implementation of a closedloop reporting system for critical values and clinical communication in compliance with goals of the joint commission [J]. Clin Chem,2010,56(3):417-423.
[10]王世俊,黃偉萍,胡耀文,等.分析臨床檢驗假性危急值的產生因素及其預防措施[J].中國衛(wèi)生檢驗雜志,2013,23(13):2829-2832.
[11]何釘琴,劉巖,程艷敏.“危急值”報告制度用于醫(yī)療質量管理中的研究進展[J].衛(wèi)生軟件科學,2009,23(2):143-145.
[12]范紅玲,郭曉紅.采血不規(guī)范造成的“危急值”報告[J].實用醫(yī)技雜志,2006,13(18):33-36.
·檢驗與臨床·
(收稿日期2015-12-07;修回日期2016-02-29)
DOI:10.3969/j.issn.1674-1129.2016.02.022
中圖分類號:R44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1129(2016)02-019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