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宇
摘 要:近些年來,隨著民辦高校辦學規(guī)模的日益擴大,民辦高校的圖書館建設和管理工作日趨完善。然而,由于民辦高校的建校時間相對短暫,在圖書館管理方面不如公立高校的經驗多,加之經費投入較少,民辦高校的圖書館建設面臨著諸多問題。本文結合民辦高校圖書館管理的特點和現狀,就加強文獻資源建設提出有效思路。
關鍵詞:文獻資源;民辦高校;圖書館管理;館藏建設
民辦高校圖書館作為知識管理的職能部門,承擔著為高校的教學和科研提供信息資源的職責,同時也是民辦高校不可或缺的部分。文獻資源是高校圖書館建設的重要基礎,隨著網絡信息化時代的到來,高校圖書館所面臨的技術環(huán)境和管理手段均發(fā)生了質的變化,已從以往僅為高校讀者提供內外部的印刷類資源轉變?yōu)橥教峁┯∷㈩惡途W絡類資源。這就要求民辦高校圖書館要認清新形勢,不斷地豐富館藏文獻資源,自覺順應當前高校圖書館管理工作的新趨勢,搞好圖書館建設和管理工作。
1 強化館藏特色化建設
特色化建設是基于信息網絡時代下高校圖書館文獻資源建設的生命,可以說,沒有特色化就喪失了競爭潛力,進而會喪失圖書館生存的價值。在當下高校圖書館網絡信息化趨勢的不斷加強的情況下,圖書館完全可以依托網絡獲得所需要的各種信息,而圖書館的特色化館藏資源恰恰又是網絡圖書館資源的組成部分。所以,必須推進館藏資源的特色化,實現資源互補,才能有效發(fā)揮高校網絡圖書館的優(yōu)勢。鑒于民辦高校的專業(yè)設置相對靈活,通常是以市場就業(yè)為導向來設置一些熱門專業(yè),著力培養(yǎng)職場應用型人才和技術骨干型人才。為此,加強民辦高校的館藏資源特色化建設,就是要突出民辦高校的人才培養(yǎng)重點,凸顯民辦高校技能培養(yǎng)特長,形成富有本校專業(yè)特色的館藏資源,并保持其完整性、權威性和連貫性,以不斷地贏得市場和高校讀者。
推進館藏資源的特色化建設必須打破以往以冊為單位的加工形式,轉變?yōu)橐晕墨I的主題、數據和篇章等信息為主的加工形式,促進開發(fā)的層次化、深度化。館藏資源的開發(fā)通常包含主題文獻、多媒體等各類數據,特別要善于挖掘特色數據庫的建設潛力。具體地說,首先要依照民辦高校的重點專業(yè)、學科或文獻資源的搜集狀況,立足于網絡資源的搜索和開發(fā),形成符合本校專業(yè)特色、學術水平或某一主題特征的數據庫;其次要健全本校的碩博論文資源數據庫;再次,要在館藏書目數據庫的前提下,形成具備館藏特色的全文數據庫或二、三次文獻資源數據庫;此外,要構建本校教研參考書目數據庫。通過不斷地構建和完善符合民辦高校館藏特色的數據庫來提高文獻資源的綜合使用效率,最大程度地滿足高校師生的信息需求。
2 加大數字化文獻館藏的建設力度
如今,數字化資源愈發(fā)增多,民辦高校圖書館已成為虛擬圖書館和實體圖書館的結合體,并且隨著數字化程度的不斷提高,虛擬文獻資源的館藏比例也會日益增大。相較于傳統(tǒng)角度上的實體圖書館,數字化圖書館擁有文獻資源豐富、檢索便捷、品類繁多、購置費用低廉等優(yōu)勢,并以只占據有限的存儲空間、節(jié)省較多的物理空間為基本特征,并能削減經費開支。數字化資源的利用已突破了傳統(tǒng)的實體圖書館在時間和空間方面的束縛和限制,優(yōu)化了高校圖書館的服務模式。在數字資源的開發(fā)利用方面,民辦高校圖書館拉近了與公立高校圖書館的差距。同時,民辦高校以圖書館的數字化應用為中心目標,搭建了面向專業(yè)技能和市場需求的文獻資源服務平臺,利用本校建設優(yōu)勢專業(yè)的有利契機,為本校各專業(yè)構建了特色信息數據庫,在全校范圍內形成了色彩鮮明的數字化文獻資源體系。數字化資源需要以網絡為媒介將資源呈現給讀者,民辦高校在圖書館網站建設方面也是煞費苦心,并未純粹地追求設計的美觀和樣式,而是將有價值的館藏資源予以整合,使其直觀清晰地展示給廣大高校讀者。當點擊圖書館主頁后,讀者就會在該頁面的指引下快速找到檢索工具,進而更方便地利用諸多館藏資源。
3 抓好印刷型文獻館藏建設
印刷型文獻是民辦高校傳統(tǒng)圖書館建設中的重要文獻類別,在館藏中具有關鍵地位。為此,在采購圖書時,要善于將現場采購和網絡采購整合起來,定期安排每個專業(yè)的優(yōu)秀教師參與現場采購以更好地達到教研工作的要求。下訂單之前不能忽略查重環(huán)節(jié),復本數要根據需求量來科學控制,不適合圖書館保存的文獻最好避免采購,力求使館藏文獻朝著層次化、系統(tǒng)化、低復本的方向發(fā)展。
報刊是促進高校學術發(fā)展不可或缺的信息來源,有助于幫助師生拓寬知識面,可將其作為課外輔助性的閱讀資源。期刊作為高信息量的文獻,也是文獻資源建設的重要方面。在選擇各種學術期刊時,要首先考察該期刊的質量以及對教學、科研活動的作用。在挑選期刊時需悉心聽取專業(yè)認識的指導,同時聆聽高校讀者的閱讀呼聲。
4 拓寬信息采訪渠道,推動文獻采購的高品質
4.1 引入文獻資源建設專家引導機制
文獻資源的建設是一個動態(tài)變化的過程,其建立并非一勞永逸的。隨著當前知識體系更新速率的加快,要促使文獻資源的建設更具側重性和目標性,就要適時地引入文獻資源建設的專家引導機制,通過專家引領和指導,掌握學術的最新發(fā)展動態(tài),了解一線教研活動對文獻資源的需求,整體考察文獻資源的價值和功能,提高圖書館采訪的權威性和合理性。
4.2 精確把握讀者對文獻的需求
高校讀者在借閱文獻資源中所獲取的冊次與讀者需要借閱的冊次的比值即為讀者的滿足率,它是衡量高校文獻資源質量的重要標志。圖書館管理專家普遍認為,讀者的滿足率要達到約80%才算合理。所以,圖書館在文獻建設實踐中必須充分顧及到本校師生讀者的需求,善于傾聽讀者的閱讀呼聲,采用各種渠道密切同廣大讀者之間的聯系,定期對讀者的滿足率進行調研和統(tǒng)計,進而凸顯“以讀者為本”的理念。
4.3 普及現場采購文獻
采訪人員可定期前往民辦高校所在地的圖書公司、各圖書出版社、新華書店及圖書批發(fā)中心,或參與圖書訂購會現場購書。當然,要隨時配備信息采集器,在現場查重,并下單訂購。采用這種辦法有助于使采訪人員實時了解新書,把握圖書內容并評價圖書的質量,避免以往僅憑書目的摘要而盲目選書的弊端,保障了到書及時,增強了文獻資源的時效性。
5 加強信息資源的共享
在民辦高校圖書館規(guī)劃初期,就要樹立全局意識,著眼于未來,努力發(fā)揮文獻資源的信息共享作用。針對地處大學城中的民辦高校,要與所在省、市圖書館建立密切的合作伙伴關系,可提供相應的資金來運用它們的圖書館文獻資源,例如,彼此共享網絡信息資源、館舍共用、館際文獻資源互借等。這樣一來,既打破了本校圖書館的資源和空間限制,也為民辦高校圖書館的長遠發(fā)展注入了新動力。
6 結束語
文獻資源建設是民辦高校圖書館建設中所面臨的重要課題,要做好文獻資源建設工作,就要強化館藏特色化建設,統(tǒng)籌數字化文獻資源和印刷型館藏資源的同步協調發(fā)展,拓寬信息采訪渠道,推動文獻采購的高品質,為高校圖書館事業(yè)做出新貢獻。
參考文獻
[1]王桂英. 特色化館藏資源建設 優(yōu)質的文獻信息服務——淺談民辦高校圖書館特色資源建設與文獻信息服務[J]. 金融理論與教學,2012,13(04):102-104.
[2]徐愛珍. 淺談民辦高校圖書館文獻資源建設——以三江學院圖書館為例[J]. 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8(15):159-161.
[3]程國財. 民辦高校圖書館文獻資源建設探析[J]. 合肥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21(06):158-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