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睿
每一個老師都知道,對于課堂教學來說,好的開頭就等于成功的一半。所以良好的“新課導入”一直都是教師的追求。特別是初中思想品德課課堂教學而言,由于學科性質(zhì)本身比較枯燥和嚴肅,所以新穎有趣的“新課導入”便成為很多初中思想品德教師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重要關(guān)心環(huán)節(jié)。
一、課堂教學新課導入的重要性
作為課堂教學過程的開始,一般而言“新課導入”時間大約為3至5分鐘,雖然新課的導入在整節(jié)教學課中只占很少的時間,但它關(guān)系到如何上好后面的課以及整節(jié)課堂教學的效果。
要想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為整個教學過程奠定良好的氛圍,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這時候,往往就考驗一個教師應(yīng)該如何恰當應(yīng)用有效的“新課導入”方法,在課堂之初就較好地集中學生的注意力,進而激發(fā)和深化學生對課堂的興趣,使學生對即將要學習的新的教學內(nèi)容產(chǎn)生積極的認識傾向,不斷提高課堂聽講的效率,同時消除學生對新課的厭學心理,使學生對新課、對教師產(chǎn)生親切感、友好感。
誠然,每一位老師對于“新課導入”的重要性都有自己的認識,而且在平時的教學實踐的過程中每一個教師也都在努力地探索不同的“新課導入”方式,但有時候往往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究其原因,可能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二、新課導入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一)直接授課
確實存在一些教師在講解新課的時候,往往都是因為沒有準備或者懶于準備,而沒有設(shè)置“新課導入”方法。所以,他們往往采取的是直接沒有“新課導入”就開始干巴巴地授課。這樣不但吸引不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而且往往也容易造成學生的厭學情緒。出現(xiàn)這樣的問題主要是教師由于思維慣性或者懶惰等原因,沒有意識到到“新課導入”的重要性和其巨大的課堂教學影響作用。
(二)方法單一
有的教師在導入新課時,則總是用固定的、單一的方法行事,使學生感到枯燥而乏味,激發(fā)不起學習的興趣。出現(xiàn)這個問題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于對“新課導入”認識不夠,在課前沒有充分備好課,或是由于缺乏相關(guān)的教學資料,找不到恰如其分的方法和材料。雖然他們認識到了“新課導入”的重要性,但是在靈活地運用各種導入方法上卻乏力無助。
(三)長篇大論
有的教師在引入時則占用大量的時間,長篇大論,讓學生不著邊際。特別是在他們認為自己課前找到的材料是十分精彩的情況下,急得要把自己掌握的所有材料都告知學生,而忘記了“新課導課”在教學過程中是個“引子”,導入的時間如果占用太長,影響正課的講解。
那么,一堂課改如何導入呢?我們知道,其實并沒有統(tǒng)一的導入方法,我們根據(jù)實際情況具體分析具體解決。因為即使是同一課書的內(nèi)容,不同的教師、不同的班級和不同的學生也會不一樣,所以這就要求我們每一個教師在講授新課前,要針對所教學生和班級不同的特點,要精心設(shè)計好導入的方法,這樣才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
三、新課導入的主要方法
(一)以舊帶新法
這是教師比較常用的一種課堂教學“新課導入”方法,即通過復習已學過的知識,抓住新舊知識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而導入新課的方法。這樣的導入方法,無論從檢查掌握知識來看,從知識的聯(lián)系角度來看,還是從激發(fā)學生興趣都是一種好的方法。我們課堂導入新課時,并不一定局限于剛剛學過的舊知識,還可以引導學生回憶以前學過的知識,甚至是其他學科或其他方面學過的知識。例如:在講授九年級思想品德《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時,先復習七年級下冊所學過的內(nèi)容《感受法律的尊嚴》。然后提問:我們國家法律體系中有哪些法律?它們是怎樣的關(guān)系?引出憲法在國家法律體系中地位和作用,從而引入新課。
(二)故事導入法
根據(jù)初中學生愛聽故事的特性,在“新課導入”時,很多有經(jīng)驗的教師往往會運用歷史故事、名人軼事、民間傳說等方面的素材導入新課。這樣不僅可以吸引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主動參與到新知識的學習中來;而且類似的導入方法更容易吸引學生,給學生們留下深刻的印象,會講故事的老師也往往更能贏得學生的喜愛。不過,這種方法的前提是,教師應(yīng)盡量做到以事論理,寓理于事,這樣才能使課堂教學更生動,更有力度。例如在講九年級思想品德《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時,我講述了清朝末期清政府實行閉關(guān)鎖國政策導致落后,落后受到挨打的歷史故事。引出我們國家要發(fā)展、要進步、要富強就要實行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從中導入新課。
(三)時事導入法
在現(xiàn)在傳播和信息獲得渠道都那么方便的時代,現(xiàn)在的學生都對時事熱點非常感興趣,所以通過熱點時事導入的方法也越來越被教師使用并效果良好。時事導入法就是把本節(jié)課要學習的內(nèi)容與當前的熱點時事聯(lián)系起來,巧妙而大膽地引入課堂,通過學生之間的互動以及討論,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啟發(fā)他們探求新知識的興趣。例如,在講九年級思想品德《人民當家作主的法治國家》時,我會跟當年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召開以及其所行使職權(quán)的熱點時事結(jié)合起來,引出人民是怎樣當家作主以及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地位和權(quán)力,從中導入新課。
(四)互動導入法
在課前組織學生演一些與課堂教學內(nèi)容有關(guān)的小品、相聲、短劇或其它互動類的活動,然后在課堂上以這些的吸引學生興趣和關(guān)注力的方式導入新課。這種方法適用于新課標下初中思想品德課課堂教學的“新課導入”,方法較為新穎,容易吸引學生,課堂氣氛活躍,能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讓他們主動參與到整個教學活動過程中來。例如,在講九年級思想品德《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時就可以編演“超生游擊隊”的小品,讓學生認識到計劃生育的重要性,從而導入新課。
當然,我們也知道,方法論即使再好,也不能成為解決問題的終極途徑。在新課標下初中思想品德課課堂教學“新課導入”是一門藝術(shù),良好的“新課導入”是思想品德課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極為重要的首要環(huán)節(jié),對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起到關(guān)鍵性的作用。作為每一個現(xiàn)代教育新課標要求下的合格的思想品德教師,我們必須要從實際出發(fā),針對不同的情況采用不同的方法進行實踐和探索,不斷地學習與反思,努力提高“新課導入”的水平,從而確實提高自己的課堂教學能力。
參考文獻:
[1]杜麗嬌.新課程理念下初中思想品德課的思想道德教育[J].湖南師范大學.2008(05)
[2]明生,王康.初中生思想道德狀況及教育策略思考[J].思想·理論·教育.2004(11)
[3]陳玉蘭.初中思想政治課如何滲透道德教育[J].中學時代:理論版.2012(12)
[4]陳安.淺談初中生的思想道德教育[J].珠江教育論壇.2004(11)
[5]李國華.淺析中學生思想道德教育[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