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小群
【摘要】目的:探討胃鏡診斷及病理診斷萎縮性胃炎的相關性。方法:回顧性分析2015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接收的100例胃鏡診斷萎縮性胃炎傾向及/或病理診斷萎縮性胃炎患者的臨床資料。結果:胃鏡診斷萎縮性胃炎傾向患者30例,其中23例與病理結果相符;病理診斷萎縮性胃炎患者92例,其中胃鏡診斷為萎縮性胃炎傾向者為23例,僅占25.0%;萎縮性胃炎患者的幽門螺桿菌感染率為97.0%。結論:萎縮性胃炎胃鏡診斷與病理診斷的一致性較差,針對于此,應予以該病癥于胃鏡下的特征表現足夠重視,促進胃鏡對萎縮性胃炎傾向診斷率的進一步提高。
【關鍵詞】胃鏡診斷;病理診斷;萎縮性胃炎;相關性
萎縮性胃炎屬一種慢性炎癥,但是嚴重的可能會導致發(fā)生癌變[1]。因此,及早、精準的對萎縮性胃炎進行診斷時避免胃癌發(fā)生的重要舉措。為探究胃鏡下萎縮性胃炎的正確診斷率,本次研究就對100例萎縮性胃炎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相關性分析。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2015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接收的100例胃鏡診斷萎縮性胃炎傾向及/或病理診斷萎縮性胃炎患者的臨床資料,排除標準:①胃大部分切術術后者;②心、肝、腎功能衰竭者;③胃癌、胃淋巴瘤患者;④肝硬化食管靜脈曲張患者;其中男58例,女42例,患者年齡15歲至76歲,平均年齡46.2±3.1歲。
1.2方法
1.2.1于胃鏡下的表現
黏膜表現為顆粒狀,皺襞較平、血管清晰可見,于灰色腸上見有皮化生結節(jié)。
1.2.2活檢
所有患者均在其病變處取3~4塊胃粘膜組織,借助于10%甲醛溶液進行固定,之后送至病理檢查。
1.2.3病理學方法[2]與標準[3]
常規(guī)進行石蠟制片,做HE與Giemsa染片。委派固定病理醫(yī)師進行診斷。依據固有腺體萎縮程度分為3級,包括:輕度為固有腺減少不超過1/3;中度為固有腺減少在1/3到2/3;重度為固有腺減少超過2/3。依據腸上皮化生腺體進行分級:輕度為腸上皮化生細胞取代低于1/3的胃粘膜固有細胞;中度為取代介于1/3到2/3間;重度為取代超過2/3。依據增生細胞數量與其形成腺體的異型程度,可將異型增生分為3級,即:輕、中、重。
1.3數據分析與處理
對胃鏡診斷萎縮性胃炎傾向及病理結果的符合率、病理診斷萎縮性胃炎及胃鏡診斷的符合率進行計算,統(tǒng)計萎縮性胃炎漏診率。
2結果
2.1胃鏡與病理診斷結果
所有患者皆行胃鏡下診斷與病理診斷,其中胃鏡診斷萎縮性胃炎傾向患者30例,病理診斷萎縮性胃炎患者92例,兩者皆符合為23例。
2.2胃鏡診斷的病理結果
經胃鏡診斷30例萎縮性胃炎傾向的患者其病理結果具體如下表1所示。
2.3病理診斷的胃鏡結果
經由病理診斷的92例萎縮性胃炎患者其胃鏡診斷結果具體如下表2所示。
2.4所有患者中,幽門螺桿菌呈陽性者97例(97.0%),呈陰性者3例(3.0%)。
3討論
一旦胃粘膜發(fā)生萎縮,如若沒有受到醫(yī)生的足夠重視與及時治療,非但會導致不易恢復正常,而且還極易誘發(fā)胃癌[4]。依據萎縮性胃炎定義,其在胃鏡下的表現主要包括兩種:①基于腺體的減少而導致黏膜變薄,將血管網充分暴露出來;②當化生腺替代時,黏膜厚度呈正?;蛘呤羌雍駹?,并不一定會有血管網的顯露。經過臨床大量實踐證明[5],萎縮性胃炎的胃鏡與病理相關性較差,因此要求臨床內鏡醫(yī)生必須要為提高胃鏡診斷與病理診斷的符合率而努力。
本次研究結果表明,于胃鏡下診斷的萎縮性胃炎傾向與其病理結果只有23例相符,且病理結果中表明的中、重度萎縮居多。這也進一步說明,于胃鏡下診斷的萎縮性胃炎傾向中,主要是以中、重度萎縮性胃炎為主。
病理資料表明,經由病理診斷為萎縮性胃炎的患者與胃鏡診斷相符率為25.0%,糜爛性胃炎占33.7%,胃潰瘍占25.0%,復合性潰瘍占8.7%,幽門管潰瘍占7.6%;這也表明萎縮性胃炎在胃鏡下的診斷率較低,而漏診率也已經達到75.0%(69/92)。這也進一步表明,萎縮性胃炎常與潰瘍以及糜爛等病癥共存,而其在胃鏡下的特征又經常會被這些共存的病變所遮蓋,因此當在鏡下觀察到有發(fā)生潰瘍或者是糜爛等病變時,應對其邊緣與周圍黏膜情況進行仔細觀察,盡量取檢于多處。
本次研究結果還表明,糜爛性胃炎伴萎縮者中同時還伴有腸化生、伴不典型增生例數較多,胃潰瘍伴萎縮中同時合并腸化生以及不典型增生的例數較多,這也進一步表明,當胃粘膜萎縮伴有發(fā)生糜爛、潰瘍等病變時,其存在著伴發(fā)不典型增生、腸化生的幾率也會逐漸增加,繼而加大癌變幾率,基于此,必須要意識到取活檢的重要性。
本次研究中所選患者其幽門螺桿菌感染率高達97.0%,表明萎
縮性胃炎的發(fā)生與幽門螺桿菌感染存在密切相關性,而由于幽門螺桿菌感染,又會誘發(fā)水腫、胃粘膜充血等影響到萎縮性胃炎的特征表現,更增加了胃鏡精準診斷的難度。
總結來說,萎縮性胃炎胃鏡診斷與病理診斷的一致性較差,針對于此,應予以該病癥于胃鏡下的特征表現足夠重視,促進胃鏡對萎縮性胃炎傾向診斷率的進一步提高。
【參考文獻】
[1]郝潤芳.胃鏡診斷萎縮性胃炎的臨床分析[J].吉林醫(yī)學,
2013,34(2):295.
[2]李問津.慢性胃炎胃鏡診斷和病理診斷的臨床分析[J].中
國現代醫(yī)生,2010,48(32):140-141.
[3]李佳佳,陳潔.胃鏡診斷萎縮性胃炎的臨床觀察[J].臨床合
理用藥雜志,2015,(2):132-133.
[4]曹旭升,張建中.萎縮性胃炎胃鏡與病理診斷符合率研究
[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醫(yī)學專業(yè)),2010,12(24):149.
[5]張志勇.胃鏡診斷萎縮性胃炎臨床療效探討[J].中國實用
醫(yī)藥,2013,8(15):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