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河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 馬劍
練習健身氣功為什么要站樁
文 河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 馬劍
站樁是健身氣功的筑基功夫。在練習健身氣功時,指導老師經(jīng)常會讓我們練習站樁,這可能出現(xiàn)在練習氣功之初,也可能出現(xiàn)在練習氣功的過程中。越是隨著練功的深入,站樁的重要性也就越突顯出來。不知我們是否有過這樣的思考:練習健身氣功,我們?yōu)槭裁匆緲??站樁的目的、作用和功能是什么?基于此,就站樁的一些心得與體會,同時結合健身氣功練習的一般原理,我想談談站樁練習的個中緣由。在此,須說明一點,此文意欲交流的是一種有關氣功素養(yǎng)層面的基本原理或基本認識問題,并非是功利性的具體操作練習方法。
談站樁,首先應當從“樁”字的理解開始。所謂“樁”一般是指為起到支撐作用或者穩(wěn)固作用,將桿狀物體的一部分埋入巖土,另一部分露出,此物體被稱之為樁。站樁,顧名思議就是站立式樁功,兩腿形如樁,其意在于扎入地中,身體穩(wěn)固而泰然不動。如果給“站樁”下一個定義,站樁是指在氣功練習中,那種站立式靜止性練習功法,我們一般稱之為“站樁”。因此,“站樁”須具備二個典型特征,即站立式和靜止性,此二者缺少任何一項都不能稱之為“站樁”。
簡而言之,站樁既是筑基功,也是強化功,它的基本功能及目的就是“打基礎、強功能”。所謂“打基礎”則是為更高一級的氣功操作練習筑基石;所謂“強功能”,則是為了強化人體的某種特定功能。因此,站樁是氣功功法的基本功法或是專門性強化練習功法。
中國有句俗話“行家一伸手,便知有沒有”,而這一伸手一投足,實則是一種身體的表現(xiàn)與行為。在氣功練習過程中,我們常常會用“范兒”來表示這一“有沒有”概念。有“范兒”則表示功力強,而“范兒”仍然是以身體作為基礎,再加之精神與氣息。眾所周知,在健身氣功的基本理論之中,“三調”是氣功練習的核心和宗旨,也是氣功練習的基本手段。“三調”之一“調身”,常常被氣功養(yǎng)生家認為是練功的第一步功。中國歷代氣功家一直有這樣的觀點:即“形不正,則氣不順,氣不順則意不寧,意不寧則神散亂?!庇纱丝磥恚毩暯∩須夤?,其基礎必須從身體做起,使其達到形正之目的。所謂“正形”就是讓身體做到“中正安舒、松靜自然”,若要保持身體達到如此規(guī)范要求,其基本操作手段就是通過站樁來實現(xiàn)調身之根本目的。站樁中的典型特征之一靜止性,可以讓身體中每一塊肌肉通過靜耗動作充分感知并體驗身體各部的正確合理位置,保證經(jīng)絡與氣血的暢通,為后續(xù)的用意與呼吸吐納創(chuàng)造基礎環(huán)境。長期合理正確的站樁操作練習,可以強化這種身體的感知覺,并使肌肉與身體動作形成良性的動力定型,使其無時不刻為調身、調息、調心做好準備性工作??梢哉f,站樁的第一要旨是為了正形,是為氣功之“范兒”構筑基礎。
“調心”是氣功練習的核心,而調心的關鍵在于是否能夠達到“入靜”狀態(tài)?!叭腱o”并非僅僅是那種身體處于安靜的狀態(tài),它是在此基礎之上的進一步升華,使練功者的思維及意識由一般覺醒狀態(tài)進入一種排除雜念、意念純凈的舒適境界。當然,入靜也有層次之分,通過調心將練功者引入到一種高度入靜狀態(tài),這種氣功練習就已進入高級境界。站樁以其站立式和靜止性兩個典型的動作特征,非常適合作為入靜的誘導訓練手段。首先,站樁以其靜止性特點,可以為練功者排除雜念、進入入靜狀態(tài)創(chuàng)造一個穩(wěn)定的基礎性載體環(huán)境。其次,站樁以其站立式特點,使人體保持一種適宜的松靜站立狀態(tài),能夠對大腦神經(jīng)及思維意識起到適度的刺激作用,以此保持神經(jīng)與思維能夠長期處于適度的活躍狀態(tài)而不易疲倦。就不同體位而言,相比坐式和臥式,站立式更易激活大腦神經(jīng)和思維意識以處于適宜的覺醒狀態(tài)。因此,站樁是氣功練習中調心入靜的必要環(huán)節(jié),長期堅持站樁練習,使身體處于輕松靜止性站立狀態(tài),練習者很容易入靜。
“氣功”一詞被廣大人民認可并得到廣泛應用是在新中國成立之后,而在古代它被稱之為“吐納”“導引”“行氣”等。其中,“吐納”和“行氣”主要是以人體呼吸為載體,通過控制和調理呼吸以達到養(yǎng)生之效果。由此可以看出,對呼吸的調理與控制是氣功練習中的重要方法和關鍵技術。習練氣功時所采用的腹式呼吸是在意念引領下的以腹部為呼吸動力與腔體而進行一種特異性呼吸方法。因為這兩種呼吸方法與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以胸腔作為呼吸動力與腔體截然不同,所以此種呼吸技術與方法須經(jīng)過必要的功法練習才能使人體漸近得到掌握。不僅如此,更為重要的是,如果讓人體如同日常生活呼吸那樣高度適應與習服腹式呼吸與逆腹式呼吸,就必須依靠樁功練習才能得到鞏固與強化。站樁,以其站立式和靜止性兩個典型特征,又成為訓練呼吸技術的著眼點。首先,人體處于靜止狀態(tài),沒有任何動作產生,使人體對于氧份的需要量大大減少,由此才有可能對呼吸進行有意識的控制與調理,使其漸近達到氣功練習所需要的呼吸方法與深度;其次,人體處于松靜站立狀態(tài),人體所有骨骼與肌肉處于一種最為自然的舒張狀態(tài),有利于氣血運行,以及內在臟腑運動。因此,為更好地控制與調理腹式呼吸和逆腹式呼吸,我們應當進行站樁練習。
通過上述說明,大家可能會產生一個疑問,即,站樁就是訓練“三調”,那么它與我們常說的套路功法又存在什么樣的區(qū)別?如果有區(qū)別,二者之間又有什么樣的聯(lián)系呢?既然站樁的功效如此好,是否可以用站樁來代替其它的功法呢?
從本質而言,本文開篇就已闡明站樁是氣功的一種重要形式,也可以說它就是一種靜功練習。從練功的目的而言,站樁是為調身正形、調心理意、調息吐納而進行的一種筑基之功,它是練習其它各種功法的基礎。其它任何功法練習的操作均以此站樁作為基本素養(yǎng),由此而再進一步進行針對性系統(tǒng)化練習。雖然站樁在功能性方面對于三調具有一定的強化作用,就一般意義而言它只是起到了一種初級輔墊作用。站樁與套路性功法比較而言,站樁如同一種身體素質性練習,而套路性功法如同專項技能訓練。站樁一般性目的是為了訓練氣功態(tài)的基本素養(yǎng),套路性功法則是提升氣功的不同功能與特性。從訓練學角度,站樁既是一種素質培養(yǎng),又是一種定項的強化練習,但其主旨目的是為氣的運行構筑基本能力的一種訓練方法。
言而總之,站樁就是強化三調,進而達到筑基的作用,它既是氣功練習的基礎,又是氣功練習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