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素芹
【摘 要】
傳統(tǒng)教學走不出應(yīng)試教育的樊籬,作文教學出現(xiàn)失語的窘境。本文主要分析初中作文失語的主要癥狀,從打破生活與作文之間的壁壘、優(yōu)化語文閱讀教學、建構(gòu)開放的寫作訓練體系讓學生敢于表達、善于表達、樂于表達。
【關(guān)鍵詞】
初中作文 失語現(xiàn)象 探析 對策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創(chuàng)造性表述的過程。”作文是學生心靈對話、情感宣泄、展示天性、自我創(chuàng)造的舞臺,而長期受應(yīng)試教育的影響,學生受困于“作文大全”等各類范文之中,老師拼命猜題、押題,然而學生難有進步,反而陷入了集體失語的狀態(tài),這不能不引起我們的思考。究其原因,學生缺乏真實的生活體驗,就失去了自己的思想、喪失了想象的空間,以致假話、空話、套話“連篇”,甚至出現(xiàn)抄襲例文的現(xiàn)象。
一、初中作文失語的主要癥狀
1.選材上的問題。初中作文內(nèi)容空洞無物,或文字堆砌、簡單羅列,缺乏情感,或材料貧乏暴露出“無話可說”尷尬。(1)言之無物。部分學生敘事時只說故事概要,寫人時只羅列人物特點,議論時只浮于表層。文章缺少細節(jié),缺少深度,條理不清晰,甚至病句層出不窮,缺乏有意義的內(nèi)容。(2)簡單堆砌。文章的“文辭”是為了“達意”,部分學生不顧實際需要,將流行歌曲或網(wǎng)絡(luò)用語串聯(lián),將作文成為詞藻的簡單堆砌,表面看起來句句精彩,但細讀起來卻不知所云。(3)捏造材料。在作文中,部分學生的選材較為陳舊,喜歡鸚鵡學舌,套用別人的觀點,或?qū)Σ牧先狈Y選、加工,寫出來的東西多是陳年爛谷子,缺乏新意。部分學生覺得自己的經(jīng)歷不夠感人,喜歡沒有根據(jù)的胡言亂語。
2.情感上的問題。許多中學生習慣編造謊言,不能吐露真情,不能表達自己的獨特感受。(1)言不由衷。學生作文中不乏豪言壯語、歌頌贊美、匡時濟世,看到的是被復制思想的說教者,而個性沒有了,靈性沒有了,充其量是大眾的傳聲筒。(2)感情虛假。部分學生感到自己筆下的人物過于普通,不能產(chǎn)生震撼的力量,于是無限拔高,讓讀者看到不完整的敘事,看到的只是空泛的抒情及大而無當?shù)淖h論。
3.表達上的問題。一方面,部分學生行為隨意,東一榔頭西一棒,想到哪寫到哪,寫后也不作修改,以致結(jié)構(gòu)松散、內(nèi)容空泛,給人拼湊嫁接的感覺。另一方面,個性缺失。學生采用相似的語言、材料、行文方式寫作,表現(xiàn)出千人一面的內(nèi)容:寫人始于外貌,寫景一律總分總,記事一律三段式。
二、根治初中作文失語癥的有效對策
1.打破生活與作文之間的壁壘。學生沒有生活的源泉,就會出現(xiàn)“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困境,作文就會言不由衷,空洞無物,教師要打破“一心只讀應(yīng)試書”的封閉模式,為學生營造開放的學習氛圍。
(1)參與豐富多彩的生活。教師要增加生活外延,讓豐富多彩的生活成為學生寫作的源泉,讓作文課堂充滿生命的氣息。首先,學生要走向自然,擁抱自然,讓學生欣賞春天的綠野、秋天的豐收,走向大山、原野、山谷,將自己置身于大自然之中,如帶領(lǐng)學生走出校園,投入春的懷抱,感受自然之美,然后以“美麗的春天”為題開展寫作,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其次,學生要走向社會。學生要走進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要擁有觀察生活的慧眼,要仔細觀察,勤于思考,才會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寫作材料,就會引發(fā)學生極大的興趣。最后,要走向傳媒。教師要將現(xiàn)實生活的鮮活素材與傳媒中時尚的信息整合有一起,讓作文教學不再顯得枯燥乏味。當然,我們要辯證地對待媒體信息的良莠,要有選擇地接受,要有效加以利用,才能培養(yǎng)素材的辨析提煉能力。
(2)養(yǎng)成觀察生活、思考生活的習慣。觀察有規(guī)律可序,無論是觀察盆栽、建筑、人物、工藝品,都要有一定的順序,觀察時也不能平均用力,要有所側(cè)重,要能抓住特點,要融入多重感官的參與,才會使寫出的文章有血有肉。
2.優(yōu)化語文閱讀教學。一方面,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教師要引領(lǐng)學生走進書的海洋,讓書籍成為學生的指路人,讓他們接受“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教師要采用多種方式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讓他們愛上閱讀,并從讀書中受益。教師要引導學生多讀課外讀物,將獲得信息的渠道向外延伸。如七年級上學期須讀完必讀書目《湯姆·索亞歷險記》《繁星·春水》《安徒生童話》,選讀書目有《泰戈爾詩選》《老舍散文》《海底兩萬里》《昆蟲記》等。課外閱讀猶如給學生打開了另一扇門,讓學生走向一個神奇的世界,讓他們感受世界的豐富多彩。另一方面,教師要注重學生在閱讀中形成的感悟。教師要留有讓學生思考的時間,讓他們運用生活經(jīng)驗、情感對作品進行解讀,與作品的形象進行心靈對話,以實現(xiàn)思想升華、靈魂凈化。教師要為創(chuàng)設(shè)體驗的情境,讓他們大膽說出體驗,讓他們在享樂文本的同時,也能增加自信,體驗成功的愉悅。
3.建構(gòu)開放的寫作訓練體系。(1)解放心靈。教師要解放學生的心靈,讓他們敞開心扉,產(chǎn)生舒展心靈的愿望,從而讓他們不吐不快,敢于說真話,寫出好文章。(2)從封閉走向開放。教師要開放作文形式,將作文教學與說話、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結(jié)合起來;過程開放,由封閉的課堂空間走向時間、地點相對開放的條件下寫作,會增加學生成功撰寫作文的機會;評改開放,教師要用“淘金”的方法挖掘?qū)W生作文的閃光點,盡量多批贊美語,激發(fā)學生的寫作熱情。
總之,面對學生作文“失語”狀況,我們要探討原因,尋找療救的對策,解放源頭活水的阻塞問題,提高學生的寫作技能,讓學生敢于表達、善于表達、樂于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