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莉
摘 要: 在高科技迅速發(fā)展的今天,計算機與互聯(lián)網的應用十分廣泛,與人們的生活、學習密不可分。網絡教學,作為教育的另一種手段,在中學里已普及。借助這個平臺進行思想政治教學,因其內容的豐富多彩,方法的靈活新穎,能夠開闊視野,促使學生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有效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新精神,同時在教學過程中要認真思考網絡教學是否適用、是否科學,不能讓網絡教學流于形式,流于俗套。
關鍵詞: 高中生 思想政治 網絡教育
網絡在短短的時間內風靡全球,嚴重影響人們的生活、工作和學習方式[1]。其教學方式悄然變化,因此,傳統(tǒng)的模式已不能完全滿足課改的需要。21世紀是網絡的時代,利用網絡條件可以使教學內容更豐富,更形象。網絡材料的及時性可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拓寬學生的視野。辯證唯物主義認為,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面性。正如所有事物一樣,網絡也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網絡的方便與快捷為我們提供了豐富的知識并進一步實現(xiàn)了教學資源共享,另一方面,網絡也帶來一些不利因素。能否正確指導學生有效利用資源,是能否良好地進行網絡教學的關鍵,因此,需要建立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
自從中國共產黨的第十八次代表大會召開以來,我黨十分關注網絡技術的發(fā)展壯大,習主席十分重視網絡安全與信息化建設并對此做出過重要指示,深刻表明網絡技術的作用、目的和方式。隨著現(xiàn)代科技的發(fā)展,網絡教學模式對傳統(tǒng)教學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戰(zhàn),網絡提供了新的載體和巨大的信息資源,網絡化學習逐漸走進高中思想政治教學課堂。因此,網絡成了人們工作學習的主要平臺與載體,現(xiàn)在高中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須符合學生的所需,采取他們喜歡的形式,依照教育規(guī)律與網絡特征正確指導學生。
一、高中生思想政治網絡教學的意義
(一)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吸引力。在傳統(tǒng)思想政治教學模式中,主要以“傳遞—接受”為特征,有助于學生短時期內形成知識結構體系。然而這種模式雖能達到傳授知識的目的,但教學單一且形式固定,對于能力培養(yǎng)達不到很好的效果,也不能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反觀多媒體網絡教學模式,教學元素變化多樣,既有文字、圖例,又有音樂、視頻,讓本來乏味的課堂變得豐富多彩,帶動學生踴躍參與其中?!芭d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學生對課堂內容及形式產生興趣,他們才不至于被動地接受知識,這樣才會起到很好的作用。
(二)增強教育內容的豐富性,將教學抽象內容形象化。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教師常常進行注入式教學,學生的不感興趣會嚴重影響教學效果。而網絡多媒體教學則可以通過漫畫或視頻等將抽象內容形象化,給學生更加直觀的感受,從而更有利于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與記憶。
(三)增強教育創(chuàng)造性,提高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教師通過網絡將一些社會熱點材料下載給學生,讓學生去分析、討論,通過與課本內容結合發(fā)現(xiàn)新問題,解決新問題。如學生可圍繞霧霾天氣、戒奢從簡,傳統(tǒng)美德等熱點問題展開思維,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從而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
(四)對增強教育的實效性,開闊學生的眼界起到了重要作用。江澤民同志說:“要重視和充分利用網絡技術,使思想政治課教學提高實效性,擴大覆蓋面,增強影響力?!本W絡教學可增強思想政治課教學的生動性與實效性。如在講述經濟問題時,可找出近年來的經濟變化趨勢及相關資料,不僅讓學生直觀地了解了內容,而且拓寬學生的視野。
(五)通過教師之間開展備案制度,達到教育信息的互通有無。伴著當下科學技術的綜合運用,網絡上充斥著很多教學系統(tǒng)與信息系統(tǒng),大家都可以按照自身需求于網絡上借鑒其他知名老師的教學經驗,以求達到互通教學信息的目的。21世紀是信息的時代,也是合作的時代,資訊的發(fā)達要求教師要有團隊精神,只有資源共享,優(yōu)勢互補,才能達到互贏,創(chuàng)造更多財富和價值。
(六)除了老師的耳提面命之外,信息時代也使我們獲得了另外一種受教育方式——網絡教學,它可以使得我們從聲音和圖像中更形象地了解相關專業(yè)的作業(yè)流程,還可以使我們獲得更多互動資源,在討論中獲得更多解決方案,促進學生更主動地參與到研究中,提高自主學習能力。還可讓學生在自己薄弱的知識點上,在網絡上搜索查詢并學習,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而且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
二、運用網絡教學時需要注意的主要問題
(一)注意網絡教學的適用性、科學性。在教學過程中,并不是所有知識都需要借助網絡學習,一些重點、難點及關鍵點才值得運用多媒體或課件輔助教學,以達到加強理解,加深記憶的效果,從而體現(xiàn)人機協(xié)作的原則。
(二)網絡教學一定要隨著教育的進步不斷更新,不能因為懈怠而導致網絡教學跟不上專業(yè)科目更新的步伐。在講解中不能脫離現(xiàn)實而胡編亂造出某些事例,一定要對學生的求知欲負責。所以,在網絡教學中要創(chuàng)設真實情境并與時事材料結合,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關注教育途徑的多樣性、可理解性。過去采用的方法在某些方面是現(xiàn)在先進的網絡方式所不可替代的,但網絡方式于某些方面也能完善過去的不足。應該多種教學模式手段相互滲透,相互補充,相互協(xié)調,從而發(fā)揮最大的效益。
(四)明確主次,避免舍本逐末。隨著互聯(lián)網資訊包羅萬象,內容豐富,在教學上更要仔細甄別,萬里挑一,做到在正規(guī)網站獲取資料。
(五)教師駕馭基本方法并加以啟發(fā)。隨著科技的進步,對教師的綜合素養(yǎng)愈發(fā)高要求,使得諸多政治教師堅持自我學習,掌握當代教育技能。網絡世界魚龍混雜,教師必須正確引導學生,讓學生有明確的方向并健康快樂地學習。
綜上所述,在互聯(lián)網技術飛速發(fā)展的今天,我們要合理、有效地利用網絡資源,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加強對學生的正確引導,從而實現(xiàn)高中思想政治教學的突破。
參考文獻:
[1]楊德東,楊松雪.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現(xiàn)狀調[J].查高等農業(yè)教育,2013(6):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