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陽海
一、閱讀詩歌,回答問題。
雁門太守行
□李 賀
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
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1.按原文填空。
(1)詩中描寫戰(zhàn)爭形勢危急的詩句是:
。
(2)從聽覺和視覺的角度渲染戰(zhàn)爭激烈的詩句是: 。
2.“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中的“玉龍”指( )
A.人名 B.玉做的龍
C.玉色的龍 D.寶劍
3.“黑云壓城城欲摧”運用的修辭手法是( )
A.借代和比喻 B.夸張和借代
C.比喻和夸張 D.夸張和雙關
4.對本詩理解、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雁門太守行”是古樂府曲名,“行”是古詩體裁,本詩借用它作詩題寫當時戰(zhàn)事。
B.全詩以色彩斑斕的詞語,濃墨重彩地描繪戰(zhàn)爭場景,構成了奇特的意境,歌頌守邊戰(zhàn)士浴血奮戰(zhàn)、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
C.詩的前四句寫日落前的情景。“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是說塞上的泥土在晚霞映襯下凝成胭脂色,寫出了邊塞風光的秀美。
D.“半卷紅旗臨易水”使人聯(lián)想起“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喻示將士們無所畏懼,勇往直前。
5.“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歷來為人傳誦。請你自選一個角度,對它作點賞析。
二、閱讀詩歌,回答問題。
浣溪沙
□晏 殊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1.詞人徘徊于小園香徑,精心選擇了
、 、 等景物,描繪了一組優(yōu)美的畫面。
2.這首詞多處運用對比寫法,請找出一例,并簡要說明其好處。
3.這首詞通篇寫景,但字字皆情,這種情又似乎難以確指,根據(jù)你的體會,你認為詞中表達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4.“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是千古名句,試簡析這兩句好在哪里?
三、閱讀詩歌,回答問題。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杜 甫
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下者飄轉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嘆息。俄頃風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里裂。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自經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1.詩中“俄頃風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兩句在詩里具有兩種作用:一是寫自然環(huán)境,交代了事件發(fā)展的具體 ,并渲染了特定的 ;二是烘托出詩人 的心境,為下文寫詩人 的偉大胸襟蓄勢。
2.就主題而言,讀了這首詩后,我們會自然聯(lián)想到哪些人物的感人事跡或經典名言?請任舉出一例。(古今例子均可)
3.詩的第一節(jié)是怎樣描繪秋風肆虐的情景的?詩人為什么要作這樣的描繪?
4.杜甫一向關心人民疾苦,他的詩素有“詩史”之稱,但為什么這首詩中卻一反常態(tài),只寫自己的個人遭遇?請談談你的理解。
5.請對這“雨腳如麻未斷絕” 進行簡要賞析。
6.本詩是一首歌行體的古詩,詩中有描寫,有敘事,有抒情,請在詩中各找出一個例子。
四、閱讀詩歌,回答問題。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劉禹錫
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xiāng)翻似爛柯人。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1.第一聯(lián)作者通過“ ”和“ ”這些富有感情色彩的字句的渲染,表達出自己
之情。
2.這首詩雖含憂傷,但更見豁達。請結合頸聯(lián)作簡要分析。
3.本詩藝術特色突出:詩情起伏跌宕,于
中見 ;語言精練,“聞笛賦”“爛柯人” 貼切,是酬答詩中的優(yōu)秀代表,尾聯(lián)既是對友人關懷的感謝,也是和友人共勉,表現(xiàn)了詩人 ,首、頷、頸、尾四聯(lián)內容層層遞進,不僅表達了詩人豪邁樂觀的情懷,也給友人以 。
五、閱讀詩歌,回答問題。
夜雨寄北
□李商隱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1.首句中兩個“期”字連用,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2.詩中“巴山夜雨”重逢出現(xiàn)有什么藝術效果?
3.“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兩句詩,作者想象了怎樣的情景?表達了怎樣的感情?
4.本詩的一個耳熟能詳?shù)某烧Z是: ,成語的含義是
。
5.“巴山夜雨漲秋池”中“漲”字用得極其生動,說說妙在哪里。
六、閱讀詩歌,回答問題。
題張十一旅舍三詠·榴花
□韓 愈
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間時見子初成。
可憐此地無車馬,顛倒青苔落絳英。
1.請你任選一個角度賞析“五月榴花照眼明”這句詩的藝術效果。
2.詩歌的后兩句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3.石榴花“丹葩結秀”曾激發(fā)了無數(shù)文人墨客的激情,留下了許多詠石榴花的佳句,請你試寫出一句。
七、閱讀詩歌,回答問題。
題李凝幽居
□賈 島
閑居少鄰并,草徑入荒園。
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
過橋分野色,移石動云根。
暫去還來此,幽期不負言。
1.有人說詩中的“僧敲月下門”句與名句“鳥鳴山更幽”有異曲同工之妙,它們在表現(xiàn)手法上有什么共同特點?
2.聯(lián)系全詩,說說這首詩表現(xiàn)了詩人怎樣的生活情趣?
3.任選角度鑒賞全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