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晶
有人喜歡李白的浪漫,有人喜歡杜甫的現實,有人喜歡李清照的婉約,有人喜歡蘇軾的豪放……我呢,我也很喜歡古詩詞。談到我喜歡的詩人,我有好多話要說,但我最想說的是——又愛又恨是岑參。
背誦李白的《行路難》,我真的沒有覺得太費力。這首詩雖然十幾句,但老師講完之后,我也就背誦下來了。這首詩中的“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币恢惫奈柚見^勇向前。我對古詩詞的興趣更濃了。
可是,看到岑參,我有些恐懼了。初二時,他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是學過的古詩中最長的一首。老師沒講這首詩時,我曾試圖把它背下來??晌屹M了九牛二虎之力,還是沒有成功。我只好等老師講解了。老師講授這首詩時,把十八句詩分成了“寫景”和“送別”兩部分,每句詩都細致地進行了分析,背誦起來容易多了!可是,老師檢查背誦時,我還是出了差錯。尤其在考試默寫時,我竟然“所答非所問”,把《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言盡而意無窮”的語句寫成了“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結果丟了2分,也因此沒能得到語文最高分。
初三的課本發(fā)下來,我一看,又有一首岑參的詩——《走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啊!可恨死了!岑參!這首詩更難背!我讀了一遍,查了三次字典。岑參啊,岑參?。∧銥槭裁纯倢戇@樣的詩呢!來首短些的絕句、律詩不好嗎?那樣不是更容易理解嗎?我干脆不理這首詩了!
我真的恐懼岑參了嗎?一首戍邊詩就把我難住了?我不服氣。一個初三學生竟然不敢去背一個唐朝詩人的愛國詩篇?還找什么借口?數理化題目很多很難,政治歷史要背誦,別的學生不也有這么多的學習任務嗎?不行,我一定要把這首詩背下來!
靜下心來,我查閱了參考資料,了解了詩歌的創(chuàng)作背景。然后,三句三句來背,先理解句意,在理解的基礎上居然沒用十分鐘就背下來了!默寫一遍,讓同學幫助批改一下,沒有寫錯的!
岑參??!你真是讓人又恨又愛!把你的詩背誦出來了,對你的“恨”也就煙消云散了。是岑參讓我對古詩詞充滿了信心!
點評
作者以“對岑參的感情變化”為線索組織材料,細致地敘述了在古詩詞學習過程中的“愛恨”情感以及古詩詞帶給自己的切身感受。在中學階段接觸的詩人之中,岑參的詩應該是最長最難背誦的,作者把背誦岑參兩首詩的情景真實地再現在讀者面前,易喚起讀者的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