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主要依賴于口頭形式傳承的泰國民間故事具有悠久的歷史與深厚的根基,在時間的沉淀中愈發(fā)多彩,是泰國民族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泰國民間故事題材豐富、異文眾多,故事中的女性形象各異,連同動人心弦的故事情節(jié),共同構(gòu)成了一幅幅絢爛多彩的生動圖景。本文旨在概述泰國民間故事中女性形象的類型與特點,從而探討故事中女性形象所反映出的民族文化特征,對泰國民間故事作更進一步的了解。
【關(guān)鍵詞】:泰國;民間故事;女性形象;文化特征
一、引言
泰國民間故事題材豐富,異文數(shù)量眾多,融合了多種文化元素的同時又保留了自身的特點,故事情節(jié)跌宕起伏,引人入勝,大致可以分為:動物故事、寓言故事、魔法故事、生活故事、幽默與笑話故事以及其他故事等幾大類。
泰國民間故事中有許多性格特征各異的女性形象,她們或溫柔善良,或聰慧過人,或有情有義,或忠貞不渝,或心腸歹毒,正是種種不同的形象特征構(gòu)成了一個個動人心弦的故事,豐富故事情節(jié)的同時也反映出了泰民族獨特的文化特征。本文旨在宏觀概括泰國民間故事中不同女性形象的類型與特點,從而進一步探析故事中女性形象所反映出的民族文化特征。
二、泰國民間故事女性形象類型及特點
泰國民間故事中的女性形象眾多,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一)女神形象
泰國民間故事中的女神形象大多出現(xiàn)于創(chuàng)世神話之中,她們多具有某一特殊神力或擔(dān)負(fù)某一具體職責(zé),這里的女神不單單僅指“天上”的神,也包括民間故事中其他具有某些神力的女性形象。女神形象是泰民族原始崇拜與信仰的反映,當(dāng)然,隨著印度文化以及其他文化的影響,故事中的女神形象也有著外來文化的痕跡。如:創(chuàng)世神話中的“桑賽婆婆”就是創(chuàng)造人類的女神,“谷魂奶奶”帶來了稻谷,海神“媚卡拉”負(fù)責(zé)保護和救助海上落難的人以及宋干節(jié)傳說中的七位“宋干女神”等。
(二)女妖(鬼)形象
泰國民間故事中的女妖(鬼)形象多是邪惡、丑陋、歹毒的,女妖多為夜叉,明顯受到印度文化的影響,女妖中也有少部分是善良的,如人魚。故事中,她們長相丑陋、性格暴戾,迫害人類,最終都遭到了惡報。如:《帕阿派瑪尼》中的女夜叉,喜歡上人間俊美的男子便擄去囚禁起來,后來又殺害無辜人類,終被殺死;《香發(fā)女》中的女鬼殺死并幻化成人間女子的形象,最終被識破也被殺死等。
(三)溫柔善良的女性形象
泰國民間故事中的女性形象多為正面的形象,其中溫柔善良的女性占了很大一部分。故事中的女性多為某一個國家的公主,她們美麗大方、溫柔善良,和其他國家的王子一見鐘情,在整個故事中,她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磨難,但不管如何艱難,溫柔善良的特質(zhì)不會改變,在歷經(jīng)磨難之后和王子有情人終成眷屬。這樣的故事有很多很多,特別是魔法故事。
(四)忠貞不渝的女性形象
泰國民間故事中也不乏忠貞不渝的女性形象,不論遇到什么情況,她們對自己的丈夫始終如一。故事中的男性大多不止一位妻子,他們一生中會遇到許多女子,且會與多名女子結(jié)合,但故事中的女性并不會因此妒嫉與怨恨,反而一心一意對待自己的丈夫。這樣的故事也有很多,如故事中皇帝的妃子、《帕阿派瑪尼》中的素婉瑪麗等。
(五)追求愛情的女性形象
泰國民間故事中追求愛情的女性形象比比皆是。如前面說到的女妖夜叉,她們雖然丑陋、邪惡,為了得到自己心愛的男子而不擇手段,但也是一種對愛情的追求。而魔法故事中的女性,她們從小遭到迫害被迫離家,但后來遇到心愛的男子,歷經(jīng)各種磨難后始終能勇敢地追求自己的幸福,并最終和自己心愛的男子有情人終成眷屬。
(六)貪婪自私的女性形象
泰國民間故事中也有許多貪婪自私的女性形象,她們?yōu)榱诉_到自己的目的而不擇手段,但終是害人害己,也得到了應(yīng)有的報應(yīng)。如:《桑通》中的皇后為了爭寵,把其他妃子所生的孩子自小就送出宮去,并派人暗中加害,最終孩子學(xué)得一身本領(lǐng)為父親效力的時候又讓自己的兒子殺死這個孩子并搶去他的功勞,最終在隱士的幫助下,孩子重生,在國王面前揭露她的惡行,最終被處死。另外如《十二女子》里由妖怪幻化成的妃子謊稱得了重病,需要拿國王女兒的心做藥引子,并且弄瞎了公主的眼睛,最終也被識破陰謀,得到應(yīng)有的懲罰。
(七)心腸歹毒的女性形象
泰國民間故事中心腸歹毒的女性多為灰姑娘型故事中的繼母形象,她們?yōu)榱藸帉櫥蜃屪约旱呐畠韩@益不惜殺害丈夫其他妻子的女兒,最終也還是沒能逃過正義的懲罰。如:《巴布通》中小老婆的女兒善良溫柔,王子和她一見鐘情,向她家里提親之后回宮準(zhǔn)備婚禮。大老婆由于嫉妒,心狠手辣地殺死了小老婆,小老婆變成魚、變成鳥為女兒出謀劃策,最終被大老婆發(fā)現(xiàn),殺死了小老婆的女兒并讓自己的女兒進宮去和王子成婚,最終在隱士的幫助下,小老婆和她的女兒重生,大老婆和她女兒的詭計被識破并被殺死,得到了應(yīng)有的懲罰。
三、泰國民間故事女性形象反映出的民族文化特征
泰國民間故事中形象各異的女性從側(cè)面反映出了泰民族豐富的社會生活以及獨特的民族文化特征,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原始崇拜與信仰
任何一個國家或地區(qū)都有其獨特的原始崇拜與信仰,泰國是農(nóng)業(yè)社會,泰國人相信萬物皆有靈性,許多不能解釋的現(xiàn)象都被認(rèn)為是神跡。如創(chuàng)世神話中的“桑賽婆婆”、“谷魂奶奶”等女神形象就是一種原始觀念與信仰,而故事中的人魚等精靈則是萬物有靈觀的反映,至于夜叉等妖怪則是印度文化與本土文化共同作用下的結(jié)果。
(二)價值觀念
泰國文化深受南傳上座部佛教的影響,民間故事也不例外。故事中丑陋、邪惡的女妖(鬼)無惡不作,最終被殺死;貪婪自私、心腸歹毒的女性為了自己的利益而迫害他人,最終受到應(yīng)有的懲罰體現(xiàn)出了佛教的“因果報業(yè)”觀。此外,故事中許多女性的丈夫都有不止一位妻子,這是泰國古代“一夫多妻制”價值觀念的集中表現(xiàn)。
(三)審美追求
故事中有許多溫柔善良、忠貞不渝的女性形象,這是古代泰國人對女性審美追求的折射,即便到了現(xiàn)代也影響頗深。女性須有溫柔善良的性格、對待丈夫要一心一意,此外,還需要具備某些特質(zhì),如:《香發(fā)女》故事中的女性頭發(fā)有香味,受男子喜愛。《帕阿派瑪尼》中的女性雖然不美麗,但智慧超群,能夠為丈夫出謀劃策??傊?,這些特質(zhì)都是古代泰國人對女性審美追求的體現(xiàn)。
(四)女性地位及自我意識
古時候泰國女性的地位不高,沒有權(quán)利決定自己的命運,特別是愛情,但故事中許多女性為了追求美好的愛情不顧一切,最終也能在歷經(jīng)磨難之后收獲屬于自己的幸福,這是古時候泰國女性地位低下這一狀況的體現(xiàn),也是女性自我意識的覺醒,為了爭取自己的權(quán)利和社會不公平現(xiàn)象及觀念作斗爭的印證。
四、結(jié)語
總之,泰國民間故事中有許多不同的女性形象,她們或溫柔善良,或忠貞不渝,或貪婪自私,或心腸歹毒,連同動人心弦的情節(jié)構(gòu)成了一個個引人入勝的故事,展現(xiàn)了泰國社會的多樣性與豐富性。而這些女性形象又直接或間接地展現(xiàn)出了泰民族的原始崇拜與信仰、價值觀念、審美追求、女性地位及自我意識等方面的民族文化特征。
參考文獻:
[1]金勇. 泰國民間文學(xué)[M]. 寧夏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2]刀承華. 泰國民間故事選譯[M]. 民族出版社,2007.
[3]戴維·K·懷亞特著,郭繼光譯. 泰國史[M]. 中國出版集團,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