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中是我國基礎教育的重要階段,也是人的一生學習和發(fā)展的關鍵時期。隨著我們農(nóng)村生活水平的提高,為孩子的學習提供了很好的物質基礎,然而這并不代表著學生們的學習興趣提高,農(nóng)村初中生厭學以致輟學的現(xiàn)象越來越嚴重。近幾年,初中生厭學的情況越演越烈,不僅是沒有的得到改善,甚至還形成了一定程度的蔓延趨勢。根據(jù)有關人士的調查,初中生對學習不感興趣的占全國總學生的48%,對學習產(chǎn)生明顯抗拒的的約有32%,而真正的對學習保持積極態(tài)度的只有20%。顯而易見,中學生的厭學問題不僅僅要引起家長和老師們的重視,厭學不僅僅只是影響學生的學習成績和學習狀況,更加的阻礙的學生身心健康的發(fā)展,政府相關部門也應該重視起來,這也是國家義務教育的實施和素質教育的改革的關鍵。
【關鍵詞】:農(nóng)村中學生;厭學;原因分析
導致農(nóng)村初中生厭學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通過資料閱讀和實際調查可以將其歸納為學生個人因素,家庭因素、學校因素、和社會因素等四個方面。
(一)學生個人因素
1、學生自身缺乏明確的學習目標
俗話說“有志者,事競成”??墒侨缃竦某踔猩o自己的學習樹立了怎樣的目標呢?曾經(jīng)提出了一個“我為什么來上學……”的話題和學生討論,發(fā)現(xiàn)許多的學生對自己為什么學習并不明確,有個學生坦率地說:“我也不知道為什么上學,可是如果不來上學,在家也好無聊的,還不如來學校呢?!彼麄兇蠖鄶?shù)都不是發(fā)自內(nèi)心地渴望學習知識,來上學只是為了聽從父母的命令,把學習當成是完成父母安排的任務。在這種沒有目標的、消極的學習態(tài)度下,學習往往只是應付了事,所謂的上學對他們來說就是每天按時來學校,坐在教室里,放學按時回家。至于在學校學到了什么,他們根本不在乎。
2、學習難度增加,導致興趣不足
基礎知識薄弱是造成大多數(shù)學生厭學的共同原因。某些學生在小學階段基礎知識掌握的不牢固,到了初中階段,他們在接受新學科、新知識時就會更加吃力,再加上其中部分學生學習態(tài)度不端正或者學習方法不得當,就使學習變得非常困難。初二年級是學生厭學行為的高漲期,而到了初三又有所上升。在學習難度增大的大量的作業(yè)面前,那些學習能力差的學生因在學習過程中時常碰到困難,遭遇失敗,逐漸喪失自信心,久而久之就失去了再學下去的興趣。
(二)家庭因素
1、家長期望過低
大部分的學生都是來自于農(nóng)村家庭,父母的受教育水平有限,眼界也受到成長環(huán)境和生活方式的限制,沒有認識到學習對于孩子的重要性,只認為完成九年義務教育就算完成了任務。一次在問及“您對自己的孩子的學習有什么想法嗎?”時,有的家長就很直接地回答:“沒什么要求,讀好讀不好無所謂,孩子大了打工也能掙錢過日子。家長的這種想法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孩子,這給學生傳達了一個錯誤的信念,認為學習是沒有意義的,上學只是為了完成國家規(guī)定的義務教育,用心學習與否無關緊要。
2.家長知識水平有限,不能在學習方面給與輔導
由于農(nóng)村家長大多數(shù)的文化水平比較低,其中初中水平占70﹪,孩子在學習上遇到問題,不能及時有效的輔導孩子,孩子日積月累,不會的知識越來越多,與同學之間也逐漸的產(chǎn)生了差距,而這種差距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大,這就使得學生的厭學情緒越來越明顯。
(三)學校因素
1、片面追求升學率的消極影響
受當今社會一些不良的對于學校的輿論導向,使得一些學??桃獾淖非笊龑W率,而升學率也成為了評價一個學校的重要的因素。對于學校而言,如果升學率遙遙領先于其他學校,那么,各方的贊揚溢美之詞會鋪天蓋地的朝著學校涌來,而校長和教師自然會受到嘉獎,反之亦然。對于教師來說,所教班級的成績以及升學率是其他人評價他們的教學工作的一桿秤,對于晉級職稱和評優(yōu)評獎也是一個加分項。當然,學校和教師面對這種趨勢,也必然的把升學率作為工作的重點。在“應試教育”模式和“片面追求升學率”的思潮的影響下,甚至還涌現(xiàn)出了學校為了證明本身的高教育水準,不惜放棄一些成績差的學生,這樣就會加劇學生的兩級分化,直接影響部分學生學習積極性,增強了他們的厭學心理。
2、教師的教學方法單一
由于農(nóng)村教師年齡普遍偏大(70﹪以上是50歲以上),對多媒體的使用率不高,大多數(shù)的教學方法還是傳統(tǒng)的板書和書本的使用,學生感到枯燥和乏味,同學們認為提高多媒體的使用率會激發(fā)學習興趣,能進一步減輕厭學情緒。另一方面,老師與同學年齡相差太多,老師與學生之間有代溝,溝通上存在問題。
(四)社會因素
1、不良大眾媒體的影響
在這個高速發(fā)展的時代,電視及電腦網(wǎng)絡早己走入了千家萬戶。據(jù)調查,基本上所有家庭都擁有了電腦上網(wǎng),大多數(shù)家長認為孩子平時學習比較辛苦,節(jié)假日上上網(wǎng),輕松一下也是對孩子的關心,勞逸結合有益于接下來的學習。可他們不知道,許多孩子沉迷于網(wǎng)絡游戲不可自拔,最嚴重的是網(wǎng)絡背后帶來的犯罪。
2、“讀書無用”等言論的誤導
以前大家認同知識改變命運,家長很重視對子女的教育。可是隨著金融危機對中國經(jīng)濟的沖擊,許多企業(yè)用工需求嚴重下滑,應屆高校畢業(yè)生的數(shù)量不斷攀升,其中許多人卻沒有找到工作。再加上一些單位用人方向的轉變,也加大了大學生就業(yè)的難度。在企業(yè)的招聘時,學歷僅僅只是一個表象,更多的是注重工作經(jīng)驗。事實是最好的老師,殘酷的現(xiàn)實顛覆了農(nóng)村人心中理念,他們開始重新審視教育,“讀書無用論”逐漸替代了“知識改變命運”?!白x書無用論”認為,高投入的上學讀書并不能給學生及其家庭帶來足夠的利益價值,是“虧本”的投資。特別是在農(nóng)村,“知識貶值”成為某些學生的口頭禪,進一步導致許多學生對讀書沒有興趣。
參考文獻:
[1]孫蕓.初中生厭學問題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 4.
[2]張建全.初中生厭學現(xiàn)狀調查. [D].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2014.6
[3]肖琴.初中生厭學問題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3.5
[4]俞雪強.農(nóng)村初中生厭學的成因及對策[D].華中師范大學.2014.10
[5]溫秀娥.農(nóng)村初中學生厭學的成因及對策研究. [D].四川師范大學20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