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以STAR模型解釋如何有效地做一個成就事件分享;并從主題班會、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中的自我能力探索和就業(yè)指導中的行為面試三個維度解說成就事件分享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具體運用以及重大作用。
【關鍵詞】:成就事件;朋輩教育;可遷移能力;行為面試
一、成就事件分享
成就事件(Achievement Stories),通常以“你最大的成就是什么?”、“最讓你有成就感的事情是什么?”等問題的形式提出。而成就事件分享,就是回答上述問題的完整敘述。如何做一個有效的成就事件分享呢?筆者介紹一個經(jīng)典方法——STAR模型[1]。
(一)STAR模型
S Situation(情境) 成就事件發(fā)生的背景,當時的具體情形為何。
T Task(任務) 面臨何種任務或目標。
A Action(行動) 采取何種策略或行動來解決問題、達成目標。
R Result(結果) 取得何種結果、有何收獲。
STAR模型是成就事件分享中最常用、最經(jīng)典的方法。在用STAR模型解說成就事件之后,通常會分析該成就事件中所展現(xiàn)的各項能力。有的學者使用3A成就事件分析法[2]來做成就事件分享。該方法分為Affair(事件)、Analysis(分析)和Application(應用)三個部分。其中,Affair部分包含了STAR模型中的內容。Analysis部分旨在分析成就事件中展現(xiàn)的能力。Application部分側重成就事件中能力的運用。
(二)成就事件分享案例
筆者將STAR模型和3A成就事件分析法雜糅,用以下案例來說明如何做一個有效的成就事件分享。
Situation(情境):我暑假時擔任了國際支教團志愿者,在越南一所鄉(xiāng)村小學支教六周。由于所在學校生活條件非常艱苦,有隊友臨陣退出。
Task(任務):我本來的任務是英語教學,但是由于隊友的退出,她的對外漢語教學任務分配給了我。由于沒有對外漢語教學相關的知識儲備和實踐經(jīng)歷,備課內容多、時間緊;與此同時,我還要完成英語教學工作,挑戰(zhàn)很大。
Action(行動):我上網(wǎng)查閱、向師友請教對外漢語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選取學生既感興趣又能彰顯中華文化的課程內容,運用以學生為主、師生互動的教學方式,認真?zhèn)湔n、自行演練、征求隊友意見,為走上講臺做好充分的準備。
Result(結果):我最終適應了艱苦的條件,圓滿地完成了英語和對外漢語支教任務,獲得了優(yōu)秀支教志愿者的稱號。
Abilities(能力):適應能力;抗壓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快速學習的能力;時間管理能力;團隊協(xié)作;擔當精神
Application(運用):在今后的學習和工作中,如果遇到類似情形或困難,我將運用以上能力解決困境、達成目標。
二、成就事件分享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運用
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成就事件分享還未得到充分的運用,其作用還未受到充分的認識。下文從主題班會、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和就業(yè)指導三個維度說明成就事件分享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具體運用。
(一)主題班會
筆者在大二學年第二學期召開成就事件分享的主題班會。事先告知學生如何運用STAR模型做成就事件分享,并請學生做好相應的準備。在班會上給每位學生3分鐘時間陳述大學期間最有成就感的一件事。該主題班會一是增進同學之間的了解,相互學習,充分運用朋輩教育的效應和榜樣的力量,促進學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發(fā)展。二是以主題班會的形式開展分享活動,氣氛歡快而輕松,寓教于樂,將班級建設、團支部建設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增強班級的凝聚力和團結性。
(二)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中的自我能力探索
大學生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包括覺知與承諾、自我探索、工作世界探索、決策、行動和再評估六大部分。其中,自我探索劃分為性格、興趣、職業(yè)價值觀、能力四個方面。由于用人單位在招聘中越來越看重應聘者的可遷移技能,因此在能力探索中,可遷移能力的梳理和總結顯得尤為重要。
大學生對自己的可遷移能力的認知普遍不足。為了使學生更清楚地了解自己的可遷移能力,較常用的方法是通過5-7個成就事件的梳理,總結所有成就事件展現(xiàn)的能力,按照能力出現(xiàn)的頻率、喜愛程度以及擅長程度排序,列出自己的可遷移能力清單[3],從而增進學生的自我認知。
(三)就業(yè)指導中的行為面試
行為面試,又名“行為事件訪談法”,是一種“開放性的行為回顧式探索技術”[4]。在類似的情境中,過去的表現(xiàn)是未來表現(xiàn)的最佳預測器,因為可以全面而深入地從應聘者過往行為中了解其能力和素質,這種面試方式和無領導小組討論越來越受到用人單位的青睞。例如,寶潔公司的“經(jīng)典八大問”即是典型的行為面試。節(jié)選四道題目如下,括號內為應聘者待考察的能力:
1. 舉例說明你如何制定了一個很高的目標,并且最終實現(xiàn)了它。(目標制定、執(zhí)行力)
2. 舉例說明你在一項團隊活動中如何采取主動性,并且起到領導者的作用,最終獲得你所希望的結果。 (積極主動性、領導力)
3. 舉例說明你如何有效地運用事實,促使他人與你達成一致意見的。(說服力、影響力)
4.舉例說明你如何有效地與他人合作,共同實現(xiàn)一個重要目標。(團隊協(xié)作)
用人單位試圖考察應聘者是否具備以下能力:決策力、解決問題的能力、領導力、積極主動性、溝通協(xié)調能力、人際交往能力、批判性思維能力、影響力……應聘者如果運用STAR模型來回答上述行為面試問題,從情境、任務、行動和結果等四方面來闡述,將顯得邏輯清晰、條理分明,一方面體現(xiàn)應聘者良好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一方面很好地突顯應聘者的各項可遷移能力。因此,運用成就事件分享中的STAR模型回答問題,將有助于增強應聘者在行為面試中的表現(xiàn)。
三、成就事件分享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從成就事件分享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運用可知,其在大學生思政教育中具有諸多作用,總結起來有以下三條:
(一)以成就事件分享內容來發(fā)揮朋輩教育效應和榜樣的力量,促進學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發(fā)展;以主題班會形式帶動班團建設,增強班級凝聚力。
(二)通過5-7個成就事件故事的撰寫,梳理成長路徑、總結自己的可遷移能力清單,進行自我探索,加深自我認知,開展大學生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
(三)掌握STAR模型,從情境、任務、行動和結果四方面回答行為面試問題,展現(xiàn)良好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突顯可遷移能力,提高面試中錄用的機會。
本文以STAR模型法解釋如何有效地做一個成就事件分享;并從主題班會、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中的自我能力探索和就業(yè)指導中的行為面試三個維度解說成就事件分享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具體運用以及重大作用,希望可以引起學生工作者的重視,并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實踐,發(fā)揮其作用和功效。
注釋:
[1]《你的降落傘是什么顏色?》,p143.
[2]參看《高校教師的職場必修課》課件。
[3]《你的降落傘是什么顏色?》,p149.
[4]《行為事件訪談法在面試中的應用》,p48.
參考文獻:
[1]北京新精英生涯國際教育科技中心. 高校教師的職場必修課課件[?]. 2015.
[2]邱喬紅. 行為事件訪談法在面試中的應用[J]. 中國勞動, 2011(9): 46-48.
[3] 理查德·尼爾森·鮑里斯.你的降落傘是什么顏色?[M]. 李春雨,王鵬程,陳雁,譯.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