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進行翻譯批評時,翻譯作品的文本類型是不可或缺的考慮因素。其中最特別的往往是歌曲翻譯,因為要考慮到吟唱的特點,翻譯往往更加困難。本文著重分析了著名翻譯家、語言學(xué)家趙彥春的《菊花臺》英譯本,在翻譯類型學(xué)的視角下進一步理解歌詞翻譯的批評標(biāo)準(zhǔn)。
【關(guān)鍵詞】:歌曲翻譯;文本翻譯;英譯本
文本類型決定翻譯批評標(biāo)準(zhǔn),這是德國著名學(xué)者凱瑟琳·賴斯在其《翻譯批評——潛力與制約》中提出的觀點。她認(rèn)為,在評價一篇翻譯的好壞或多篇翻譯的優(yōu)劣時,首先要判斷其所屬的文本類型,類型不同,翻譯批評標(biāo)準(zhǔn)也絕不能一樣。對于《菊花臺》這樣的抒情歌曲,在翻譯時,則要遵循歌詞翻譯這種特殊的翻譯標(biāo)準(zhǔn)。
1. 理論基礎(chǔ)
基于德國心理學(xué)家的語言功能論,賴斯認(rèn)為文本一共可以被分為四種類型:重形式文本、重內(nèi)容文本、重感染文本還有視聽媒介文本。重形式文本指的是詩歌、小說和散文等注重美學(xué)效果和文學(xué)效果的作品。重內(nèi)容文本指的是說明書、學(xué)術(shù)報告等等把內(nèi)容和信息作為關(guān)注點的文本類型。重感染文本則是以檄文或者演講文稿為代表的一種以感染別人為主要目的的作品。而視聽媒介文本則是一種超類型文本,主要包括歌曲、視頻等等,它們通常借助各種感官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影響受眾,達到整體的視聽效果和心理感受。
2. 文本分析
《菊花臺》是中國臺灣歌手周杰倫創(chuàng)作并演唱的一首抒情歌曲,描寫了一位戎馬疆場的戰(zhàn)士因為戰(zhàn)事與心上人離別多載的悲傷與思念,歌曲委婉動聽,配上極具中國風(fēng)韻的歌詞,要翻出這種其中的凄涼環(huán)境和凄慘心境,還要與古風(fēng)古韻相得益彰,翻譯難度極大,可趙彥春教授卻為我們提供了這樣一篇翻譯佳作,下面是趙彥春先生翻譯的譯文節(jié)選:
菊花殘,滿地傷,你的笑容已泛黃。
Daisies hurt on the ground, your smile is over there drowned.
花落人斷腸,我心事,靜靜淌。
Petals falling down, my feeling flows along.
北風(fēng)亂,夜未央,你的影子剪不斷。
North wind soughs; night draws on. Your shadow can’t be off shorn.
徒留我孤單,在湖面成雙。
I am left alone on the lake one in one.
在我們進行《菊花臺》歌曲英譯本的賞析之前,我們首先需要分析其所屬的文本類型。沒有文本類型分析的翻譯批評一定不是合格的、合適的翻譯批評。《菊花臺》是一首抒情歌曲,其所屬的文本類型是上文談到的視聽媒介文本,更具體一點說,是聽覺型媒介文本。受眾只憑耳朵去聆聽曲調(diào),辨析歌詞,配合歌曲的意境,想象心中的畫面。所以,在賞析歌曲翻譯時,最重要的是看翻譯能否像原作歌曲一樣朗朗上口,是否與原作的意境相互吻合,只有兩個答案都是“是”,才能說翻譯是上乘的,是一首佳作。
說到使歌曲翻譯如原作那般朗朗上口,一是要看翻譯過后的歌詞是否符合原作的節(jié)奏,斷句是否合適,不能在原作沒有斷掉的時候斷掉,這樣無疑割裂了原作的美感。而看《菊花臺》英譯,原作是一首4/4拍的歌曲,而在翻譯過后,唱起來依然非常通順,連音縮合置于其中,更使譯文在演唱過程中更加順暢,使本來就比中文長出一截的英文歌詞在演唱中能夠順利的與曲調(diào)進行搭配。二是要看譯文是不是有歌曲的韻腳。歌詞短小精煉,為了滿足便于傳唱和適合吟唱,要有一定的尾韻。中文原文每句最后的字分別是“傷”“腸”“淌”“央”“雙”,可見其壓的是“ang”這個韻。而英文譯文最后的字分別是“ground”“drowned”“down”“along”“shorn”,最后落腳的韻是/ ?n/,壓中尾韻已非易事,與原作尾韻發(fā)音都幾乎相同,則體現(xiàn)了譯文的水平和譯者的能力。
再看其中的意境,原文描寫的是久在沙場的將士與心上人分隔異地的相思。歌詞最后一句寫北風(fēng)呼嘯,長夜未眠,心上人的身影還在腦海中久久不能忘懷,而自己只能望著湖面中自己的影子,感嘆只能與自己的身影成雙入對。譯文最后的一句: I am left alone on the lake one in one中的one in one,既譯出了原作中“對影成兩人”的情景,更是表達了一人在另一人心中的心境,相思之情噴薄而出,在最后達到高潮,幾乎做到了形式對等和功能對等的完美統(tǒng)一,實屬難能可貴,而且這種程度的翻譯在譯文中的其他地方也比比皆是。
3. 結(jié)語
歌詞作為一種聽覺媒介型的文本,主要在于渲染氛圍,表達感情,渲染力和呼吁力是最重要的作用,我們在進行翻譯批評時,要看是否達到了原作相同程度的影響效果。而為了達到良好的視聽效果,歌詞翻譯往往在翻譯的過程中,要對歌詞意境做出一定的讓步,我們在賞析的過程中,要考慮到其中的困難和局限,做出一個相對客觀的評價,如果在具有優(yōu)秀聽覺效果的翻譯基礎(chǔ)之上,還能達到一定程度的意境表達,那必然是歌曲翻譯的佳作了。
參考文獻:
[1]王榮. 文本類型的翻譯批評導(dǎo)向——兼評賴斯的翻譯批評觀[J]. 紹興文理學(xué)院學(xué)報(哲學(xué)社會科學(xué)). 2006, (5).
[2]單麗雯. 凱瑟琳娜·賴斯翻譯思想評介——評賴斯的《翻譯批評:潛力與制約》[J]. 渤海大學(xué)學(xué)報(哲學(xué)社會科學(xué)版). 2005,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