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級是一個學校的基本組成單元,是一個學校的核心要素。說到底,學校的管理就是班級的管理。一個班主任就是一個小校長,學校中的這些小校長做好了,那么這個學校的管理就上去了。那么如何才能讓這些小校長做好班級的管理呢?近來讀了美國作家雷夫·埃斯奎斯的《第56號教室的奇跡》,讓我眼前一亮。文中一個個典型的案例讓我從繁重的班級管理的迷茫中走了出來。
俗話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踏上三尺講臺,也就意味著踏上了艱巨而漫長的育人之旅。教師的職責就是教書育人。但是,我認為教書之前應是育人,育人才是教育之根本。也就是說學生的情商更重于其智商。熱愛學生,尊重學生是班主任最基本的道德素養(yǎng)。一個班主任只有熱愛學生,才會依法執(zhí)教,無微不至地關心學生的健康成長;才會愛崗敬業(yè),樂于奉獻,竭盡全力地去教育學生;才會自覺自愿地約束白己,規(guī)范白己的言行,更好地做到為人師表。
前段時間參加了市里舉辦的“班主任自我成長與班級文化構建”專題培訓會。聆聽了北京師范大學丁榕教授的專題報告,受益匪淺。
丁榕教授首先談到了我們要時刻微笑著面對學生,把微笑留給學生。教育的藝術在于激勵、喚醒,在于鼓勵。講到了班主任的發(fā)展軌跡:由原來的職業(yè)型到事業(yè)型,到現(xiàn)在的發(fā)展型。要想做好班主任光有愛心、奉獻、經(jīng)驗、閱歷、專業(yè)還不夠。更需要智慧、魅力、創(chuàng)造、激情和專家。通過精神病學生案例,闡述了“教師的一句話可以毀掉學生的一生,一句話也可以挽救一個學生”的教育真諦!
我國現(xiàn)代教育家夏沔尊說:“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能稱其為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班主任面對的不是冷冰冰的產(chǎn)品,而是一個個有著鮮活生命,正在茁壯成長的孩子。如果說智慧要靠智慧來鑄就,那么愛心要靠愛心來成就。在我的身邊,許多老師敬業(yè)愛生的事跡常常感動著我,尤其是那些班主任,他們是真正將白己的心掏出來給孩子們的,這樣的老師怎能不贏得學生的愛戴!古代教育家早就提出“有教無類”,“同在一片藍天下,孩子們應該有同等的受教育權利?!睙釔垡粋€學生就等于塑造一個學生,而厭棄一個學生無異于毀壞一個學生。前蘇聯(lián)著名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就曾花10年時間,將一名有偷竊習慣的學生培養(yǎng)成一名成功的農(nóng)莊主席。每一位學生都渴望得到老師的愛,尤其是那些家庭有過特殊變故的學生,容易形成特別性格,這就要求班主任真誠相待、熱情鼓勵、耐心幫助,用師愛的溫情去融化他們“心中的堅冰”,讓他們在愉快的情感體驗中接受教育。雖然我們無法象太陽一樣,將自己的光輝撒遍世界的每個角落,但我們卻可以象母雞愛護小雞一樣,關愛自己的每一個學生。
是的,我們有時會有這樣一種感覺,我們的付出和收獲不同步,付出的多而收獲的少。我們?nèi)绾尾拍芪覀兊膶W生呢?丁榕老師講到“用我們的人格魅力來吸引學生”。藝術的精髓就是創(chuàng)造,每個班主任都有自己的特色。所以說.我們的特色就是我們的魅力所在,當我們在學生的心目中有了地位,那么班級的管理、同學們的學習就都上去了。
我們每個人都不是生活在真空中,無論是生活還是學習,只靠自己閉門造車是萬萬不行的。所以,在日常教學教育中,要教育學生的互助性,在他們的成長路上要知道尋求幫助。然后才是大家的共同進步。
一個班集體是否有活力、有激情,還應有良好的班風和學風,只要班里有了正氣,有了學習的良好氛圍,同學們的成績一定會大面積的上升。
新課程改革已全面鋪開,其主要理念就是“以學生為本”,關注學生的主體地位,而尊重學生,平等對待學生,關愛學生是師生和諧相處的重要前提。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自尊,每個人都希望得到別人的尊重,這是一種心理上的需求,但尊重是相互的。學生是有自己思想和行動自由的獨立個體,被平等對待是一大愿望,能得到老師的尊重對學生是極大的精神激勵。尊重學生的實質是把學生當作和自己一樣有尊嚴、有追求、有獨特個性特長、有自我情感的生命個體,從尊重學生出 發(fā),建立新型的現(xiàn)代師生關系,班主任要進行必要的角色轉換,要從傳統(tǒng)的師道尊嚴中擺脫出來,要從家長的威嚴中解放出來,要從唯一正確的師長的假想中醒悟過來,學會傾聽,學會理解.學會寬容,學會欣賞,懂得贊美,善于交流,成為學生成長的伙伴,成為學生成長的引導者和鼓勵者,成為“孩子們的同志和朋友”。在學生心靈中栽下一棵尊重的幼苗,用愛心去澆灌,必將伴隨其生命的成長豎起人格的參天大樹。“萬紫千紅隨風去,冰心一片載玉壺”,這就是一位普通班主任的高風亮節(jié)!雨果曾說過:“花的事業(yè)是尊貴的,果實的事業(yè)是甜美的,讓我們做葉的事業(yè)吧,因為葉的事業(yè)是平凡而謙遜的?!蔽蚁耄嘀魅嗡鶑氖碌木褪沁@種葉的事業(yè)——平凡而偉大。